> 养殖技术 > 期货“跳水”豆市“乱方寸”

期货“跳水”豆市“乱方寸”

国内大豆市场面临“冷泉”,一系列豆类无休止下跌,期货“硬拉”,现货“跌”。东北豆农心理“崩溃”,卖豆热情大增;关内豆区失去支撑,部分地区价格“格格不入”。

上周,国内大豆市场在预期中迎来了“冷春”,连续的大豆主流合约跌停不休,从3月初的历史高点6375点进入下行通道,跌至最低点5623点,周五晚收于5712点,仅两周时间就下跌高达663元/吨。

期货“硬拉”,现货市场“跌”。随着备货期的到来和冻融全面开放,期货“跳水”后,东北大豆农的心理“崩溃”,卖豆热情大增。市场买卖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以前进村的商贩“找买”,到现在的农民“找卖”。由于需求主体的缺失,市场收购依然谨慎,以至于市场持续走低。

东北的情况明显影响到关内的豆区,根本没有市场。由于失去支持,一些地区的价格已经“失灵”。在国产豆缓释的情况下,进口豆供应充足,价格也随着国内豆市走低。

销售区的豆制品加工替代来源增加,经营者持有的国产豆类去库存化更慢;各种副食品和蔬菜供应便宜,居民和大型食堂选择范围广。对豆制品的需求正在下降。南北产区市场形势全面进入下行通道。销售区域去库存受阻后,短期内补货情绪较弱,观望气氛更强烈。预计南北产区在4月中旬之前不会出现拐点,现货市场利润空大于利润。建议各类市场主体理性看待期货动荡,面对现货需求疲软格局。

中国东北地区缺乏支持的情况继续加剧

春分当天,东北各地出现大范围雨雪,使“卧粮”难以转移到辖区内收购网点。天气转好后,粮食集中销售进一步压低了价格。期货市场地位大幅降低,现货拉动作用弱。

大豆现货市场流通受阻,在产区价格下跌的过程中,卖区在继续观望的同时积极消化库存,使得产区贸易商更难去库存,农民面临春耕,需要卖豆购买生产资料,价格会有所松动,这是预料之中的。

上周,在期货市场连续两周大幅下跌后,东北各大豆控股实体的情绪难以稳定。面对一个月来近700元/吨的大豆期货合约下跌,玉米价格持续下跌,大豆持有实体感到大豆市场的“寒潮”即将来临。

短短几天,东北各产区大豆价格纷纷下跌。以前最高价5800 ~ 5900元/吨,现在只要5400 ~ 5500元/吨。贸易商还要求大豆种植户将他们送到收购网点,他们对水分和蛋白质含量有严格的要求。

交易员普通选塔豆报价明显“混乱”,运输劣势区最低报价已经出现5760元/吨;同一天,位于交通优势区的海伦和绥化也提供了5760元/吨的装船价格。上周优质高蛋白品种和分离大粒品种价格下跌200 ~ 260元/吨,装载量价格在5800 ~ 5900元/吨之间。

本周产区收购压力将进一步凸显,很多贸易商会因为资金不足而停止采集,而一些正常收购的网点也会对价格造成压力,类似大豆源收购和净粮装的报价可能会继续下降100元/吨。蛋白质含量39.5% ~ 40%的普通塔豆主流装载量价格会在5640 ~ 5700元/吨之间,优质豆类源可能在5760 ~ 5800元/吨之间。经过本周的下跌,4月份大豆价格或表现企稳,但很快会大幅反弹。建议需求主体选择进入市场的最佳时机进行适当的补货。

下行通道的开启很难避免下跌趋势

关中地区的物价已经提前涨到了历史新高。现在恰逢东北产区衰落。再加上低成本进口豆对市场的冲击,关中各地豆市极其清淡,买家面对现状信心大跌;苏南产区率先引领市场,呈现持续下降趋势;山东、河南也有很多地区停止采集,市场行情松动;安徽部分产区物价相当高的现象,未来会失控。预计本周关中局势不容乐观,不同品质的大豆来源将大幅下降。

从本周开始,各产区气温将大幅上升。一旦达到20度以上,所有以前储存的高水分大豆来源将不同程度地恶化。这个时候销售市场极其不配合。在江苏南通、盐城、东台、大丰、淮安、宿迁等地,“大乳白色”装船价格降至7600 ~ 7640元/吨,“黑脐王”装船价格为7200 ~ 7300元/吨,“杂花豆”装船价格为6800 ~ 6840元/吨。部分地区部分品种跌幅最大的是40。以前在农村一些产区收购的券商库存,积极转移到收购网点,在压力加大的同时,收购方也在以更低的价格进一步收购。

山东省济宁市鱼台、金乡、嘉祥等地的收购网点大多已陆续被叫停。由于收购价格低,很多卖豆的都无法接受。采购商外运装价6800元/吨,几乎没有商家接单;菏泽、凉山、汶上等地有价无市。装载量价格6800 ~ 6900元/吨,外包几乎停滞。上述豆源质量与江苏“杂花豆”相差甚远,向下游运输成本高于江苏上述产区。上周,山东部分商家储存的豆源装车价格调整为6400 ~ 6600元/吨,将对其他品质的商品豆产生影响。

河南漯河、许昌、周口、新乡、永城存放豆源报价明显宽松。这类豆源的装载量价格上周末已经出现了6400 ~ 6500元/吨,而上述产地的优质豆源的装载量价格大多在6800 ~ 6840元/吨,处于无价状态。

安徽阜阳泰和库存豆难放,目前接收价进一步下调,装载量价格调整回6700元/吨,仍缺买家;漳州杨过的主流装价已经降到6760 ~ 6800元/吨,也是无价之宝;淮北装价6840 ~ 6900元/吨,流通停滞;苏州的灵璧、泗县、墉桥区装船价格大多在6800 ~ 6840元/吨,也缺少买家。

综合海关市场,受东北大豆价格持续下跌影响,当前价差再次拉大。就关中产区而言,山东、河南、安徽产区的品质和价格都难以与江苏的“杂花豆”相提并论。这次涨价造成的僵局继续拖延,距离小麦收获期只有两个多月,其压力凸显。预计大豆控股实体价格将从本周开始松动,随着时间的推移,4月初更有可能出现300 ~ 400元/吨的下跌。这一轮大规模的下跌也会影响到各种进口豆类,因为进口豆类在未来的豆制品市场需求中将占据“半壁江山”。如果海关对豆类价格的调整滞后,进口豆类会有“领先”的趋势。

销售区域转换太慢,消费选择面广

销售市场的预增购是疫情防控引起的恐慌,但今年的疫情并没有之前想象的那么恐怖。各地复工率基本保持正常年份同期水平。按理说豆制品需求不会大幅下降,国产豆的购销也不会那么清淡,但事实证明加工量确实下降了。主要原因如下:

一是春季市场集中常规蔬菜,各种副食品价格大幅下跌。居民和各种大型食堂选择面广,减少了对豆制品的需求。

第二,由于豆制品加工所需的各种原料价格大幅上涨,豆制品增加量小,加工者之间恶性竞争,豆制品利润小,导致加工能力较小的“小作坊”被迫停产。

第三,各种进口豆占据了国产豆的市场份额。一些大豆制品加工企业提前使用非转基因大豆作为原料,而美国湾和乌拉圭的转基因大豆自去年底开始试销。准确的说,市场上每进口一颗豆,国产豆的消费量都会减少。

销售区的市场经营者和生产区的市场经营者情况相同。在生产区域下降后,以高价入库的大豆来源有意加快去库存化,但加工能力难以跟上。销售区市场补货处于观望状态,南北产区国产豆价格下跌,进口豆价格也下跌。目前,进口大豆的流通正在下降,以至于许多抵达香港的进口大豆被阻止进入市场。由于长江流域几个港口的加拿大大豆出货缓慢,加拿大大豆价格也大幅下降。

随着巴西大豆收获的加快,3月份的出货量大幅增加,这将对4月中下旬其他国产进口大豆的价格产生影响。同样,南北地区的国产大豆流量和价格也会受到影响。建议豆源较多的各类题材理性看待市场前景,后期反弹预期不要太强,豆源要根据市场变化及时发布。

期货“跳水”豆市“乱方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