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养殖技术 > 东宁市10万农民种植黑木耳增加收入。质量更好更稳定(过年去基层)

东宁市10万农民种植黑木耳增加收入。质量更好更稳定(过年去基层)

如果你打开专栏,

一元重逢,万象更新。孕育着生机与活力的新的一年的到来,充满了期待。

感受新年气息最好的方式是辽阔的土地;最能触动时代脉搏的,还是基层。今天,该报开设了一个名为“新年到基层”的专栏。请跟随记者的笔触,嗅嗅泥土深处的芬芳,感受奋斗的激情,结识不断自强不息的人,走进一个和谐幸福的家,赞美那个正在悄然前行的国家。

“已经预定了4万袋细菌,今年我打算扩大种植规模。”49岁的张礼祥在黑龙江省东宁市万路沟村放下电话笑了。

2017年,镇上用小额扶贫贴息贷款鼓励张礼祥夫妇种植黑木耳,不仅派技术人员指导,还帮助他们销售。

“日子更有希望了!”这几年因为种植黑木耳,他每年能赚两万多。手里有了存款,张礼祥变得越来越有活力。

在东宁市,受益于黑木耳产业的不仅仅是张礼祥一家。2020年全市黑木耳种植规模达到9.1亿袋,产量4.1万吨,将帮助10多万农民人均增收1.3万元以上。

“基于自然资源的独特优势,我们在规模、技术、市场化和标准化方面努力工作。”东宁市市长周振海说。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东宁黑木耳的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到2013年底,全市黑木耳栽培量突破12亿袋。但是,由于质量没有跟上,市场情况并不令人满意。

成立木耳产业办公室,整体推进建设38个标准化生产基地...东宁市将采取正确的措施促进木耳产业的转型升级。

在政府的推动和支持下,大城子村试验了“棚挂袋”立体栽培技术,不仅使亩产平均增加了4倍,而且使单块黑木耳“形似月牙,色似黑玉”,实现了产量和质量的双重提高。截至目前,东宁市黑木耳种植规模已达2.7亿袋。

“黑木耳年加工量3000多吨,是两年前的五倍多。”东宁黑木耳产业办公室主任王表示,东宁已经形成了集养殖、产菌、种植、加工、回收为一体的产业链,构建了黑木耳产业集群。

山油食用菌科技R&D有限公司董事长关德辉带领工人调试菌酱生产线。“以前我们提供原材料的时候,都要请外省做加工。现在不需要了。我投资3500万,建了5条生产线,即将投产。”

近年来,东宁的黑木耳已经遍布全国各地,为当地人民播下了增收致富的种子。“山西中阳,陕西商洛,河北滦平...东宁市常年有300多名技术人员,北方地区的黑木耳栽培很多采用东宁的技术模式。”东宁黑木耳产业办公室技术员许说。

东宁市10万农民种植黑木耳增加收入。质量更好更稳定(过年去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