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养殖技术 > “华川模式”帮助农民驶入增收快车道

“华川模式”帮助农民驶入增收快车道

花川县苏家店镇新生村的农民苗萧中最近心情很好。“今年玉米价格不错,总体来说增收没有问题。再说了,我们都上了保险,心里有底。”苗所说的保险,是华川县在大连商品交易所的支持下,与期货有限公司、P&C保险公司等部门和企业合作的“保险+期货”项目。自2016年实施以来,已从小规模试点推广到全县;经过五年的探索和实践,已经发展成为帮助农民增收的“华川模式”,从最初简单的“价格保障”到后来的“价格保障+现货购买”,再到现在的“收入保障”。据华川县金融办主任陈晓明介绍,2020年,全县参保面积将达到41.84万亩,参保农民4417人,是全国首个实现主食品种全覆盖的县。

规避风险,确保旱涝保收

王延龙是华川县长生现代农业机械专业合作社的董事长。2016年,他们因台风损失了近一百万。自2017年起,合作社参与“期货+保险”。当2019年夏天连续降雨,导致严重积水,玉米产量大幅下降时,王延龙认为还需要支付30万至40万元。没想到在腊月,保险公司来给投保的农民登记理赔,王延龙的合作社不但没亏,还赚了20多万。“亏了340万,赚了230万,这是多么大的差别啊!至少保证了我们春天有钱买种子。”他兴奋地说。

据陈晓明介绍,2019年,全县参保面积32.75万亩,参保家庭2555户。积水导致玉米产量下降50%左右,部分地块甚至停产。经计算,投保种植玉米的农民每亩获得补偿268元,全县获得补偿8787万元,大大避免了自然灾害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由于保险的保障作用,现在人们对保险非常热情."陈晓明说:“到2020年,每亩土地的地价为71.3元,政府支付15%,农民支付30%,大企业补贴55%。贫困户和边缘户的保费由政府补贴。”

安全性日益提高

华川县“保险+期货”的项目设计一直是以需求为导向。2016年,“期货+保险”以“价格保护”为重点,以避免粮价对农民的损害。后来粮价上涨,出现了没有市场的价格,农民卖粮困难。所以在“保价”的基础上增加了“现货购买”。该县与郑路期货公司合作,郑路期货公司下属的经贸公司组织合作社与玉米种植户签订玉米订单,建立了期货市场与现货订单收购的联系,解决了农民卖粮难的问题。2019年,农民收入问题更加突出,项目成为“收入保障”,帮助扶贫解困。

保险是自愿的,索赔至关重要。为了避免纠纷,华川县坚持“政府主导、群众参与”的原则。县、乡、村三级都有“保险+期货”工作组,农民个人参与保险、缴费、生产计量。同时在村级宣传全过程,保证农民了解全过程。

华川县委副书记、县长江玉凤表示,确保参保农民按照协议及时足额缴费是重中之重。“我们县和保险公司紧密合作,通过政府主导的方式推进理赔工作,确保保险公司及时将赔偿资金支付到理赔农户账户。"

“华川模式”期待优化

五年来,华川县共投入1045万元支持“期货+保险”项目。让473户贫困种植户和近千户边缘户获得稳定的种植收入,唤起更多家庭的希望。

“虽然我们的模式保证了大多数农民的收入,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江玉凤说:“目前我们是‘全县定损,全县推进,全县理赔’,对一些特殊地区和个别家庭的风险规避能力不够准确。下一步将讨论‘全县定损+精准理赔’,希望能在全县推广,也可以考虑特殊地区、特殊户的情况。”

江玉凤介绍,“目前,‘保险+期货’只允许部分县实施单一品种的全县覆盖项目,但县内农民不能只种植一种作物,单一实施一种品种不足以有效支持县内农民增收。只有实现“保险+期货”的全县覆盖,才能真正实现对农业地区农民收入的有效支持和保障。"

“华川模式”帮助农民驶入增收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