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养殖技术 > 养猪也有“芯片损伤”?中国每年进口20000多头牛,这两个王牌正在崩溃

养猪也有“芯片损伤”?中国每年进口20000多头牛,这两个王牌正在崩溃

作为世界上最早养猪的国家,中国已拥有9000年的猪驯养史,明清时期的春节期间,单是京城杀的猪便接近10万头。可以说,中国在明清时期便成为了世界上养猪最多的国家。

  到了今天,中国人在“吃猪肉”上依旧无人可比。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猪肉消耗量达1.009亿吨,光是中国便消耗了4486.6万吨。毫不夸张地说,世界上每2头猪,便有1头吃进了中国人的肚子里。

  然而令人担忧的是,我们吃进肚子里的猪肉,却并非土生土长的本土猪,而是洋种猪的“后代”,为此,还有人提出以“猪芯片”理论来描述现阶段中国的生猪养殖,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进口超20000头!洋种猪到底好在哪?

  洋种猪当道,还需追溯回改革开放时期。当时,由于国内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幅提升,本土猪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已跟不上中国胃,靠着这一“契机”,洋种猪得以在中国市场快速扩张。两个数据直观地体现了这一时期的转变,1994年前,本土猪还占据着中国90%以上的市场份额,到了2007年,这一数字已下滑到2%。

养猪也有“芯片损伤”?中国每年进口20000多头牛,这两个王牌正在崩溃

一个更能说明问题的现象是,在上海电影制片厂1960年拍摄的电影《孙武空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中,猪八戒依然是土猪的黑猪形象。到1987年,在《西游记》中,猪八戒已经成为外国猪的白猪形象。这意味着到1987年,本地黑猪已经逐渐被外国白猪所取代。

  据第二次猪口普查数据,由于养殖户更倾向于选择洋种猪,中国特有的88种地方种猪中,已有85%左右存栏数量急速下降,31种处于濒危状态。

  洋种猪为何能迅速抢占市场?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因为瘦肉更多,符合现代人的口味偏好;二因为其长得快,6个月左右便能出栏,而本土猪一般都需1年左右;三是因为吃得少,喂养2-3斤饲料便可增重1公斤,本土猪则需喂养4-6公斤。

  既然洋种猪更符合市场需求,为何又说它是“猪芯片”?与种猪的进口依赖有关。据悉,2020年,我国进口超2万头种猪。据天兆猪业育种总监经璐介绍,这2万头进口种猪主要用于更新全国8-10万头的核心群,核心群年更新率为50%-80%。因此,进口种猪已占年更新需求量的30%到40%,这个数字已算不上小。

  克隆猪来“破局”,中国“种猪国产化”正持续发力!

  既然洋种猪已有“卡脖子”的苗头,那有无破解之法?我国已在持续攻关中。

  一方面,我国已意识到本土猪多样性的重要,并采取了相应措施将其保护起来。据悉,截至2019年6月,我国已建成国家级地方猪遗传资源保种场55个、保护区7个、国家家畜基因库1个,各地也建设省级地方猪保种场(区、库)80余个。

  这一系列的保护措施成效显著,以被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品种名录》的成华猪为例,据四川农业大学教授姜延志介绍,在近20年的遗传资源保护下,目前活体的纯种成华猪数量已由50-60头恢复到800-1000头。

  另一方面,我国已在开展种猪改良育种研究,快速培育、扩繁优良种猪新品种。据市场1月4日消息,近日,湖北省农科院与湖北劲豹雄猪基因科技有限公司还联合共建国内首个高端种猪选育示范基地,利用克隆技术,抢救性保护一批珍贵、濒危的地方猪种种质资源。

  值得高兴的是,在我国的努力下,本土猪在市场上已有了“卷土重来”之势,可以期待,未来,越来越多的本土猪将重新回到人们的餐桌。

养猪也有“芯片损伤”?中国每年进口20000多头牛,这两个王牌正在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