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养殖技术 > 非洲猪瘟两周年,吹响了反击号角!未来关乎技术、资本和执行......

非洲猪瘟两周年,吹响了反击号角!未来关乎技术、资本和执行......

  8月3日,距离非洲猪瘟在我国首次确诊已经度过了2周年。2年里养猪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速度之快是许多人都始料未及的。2年里养猪业最首要的工作就是非洲猪瘟的防控,在这个大背景下,养猪业复产重建,极大程度推动了规模化、集约化的进程。

  在1周年的时候《农财宝典》新牧网曾按照时间顺序整理了非洲猪瘟发生第一年里重大事件,(点击链接回看《再战到底!七大关键词带你回顾非洲猪瘟一周年》),可以看到那时候政策频出,几乎每周、每天都有新闻发生,那是一个“找路”的过程。

  而在过去的一年里,防控非洲猪瘟成为了养猪业的基本知识和日常工作,复产保供给成为了主旋律。养殖企业迅速提高技术水平,资本瞄准机遇扩张,可以说是一个重新“开路”的过程。

  根据农业农村部7月发布的信息,2020年6月,能繁母猪实现了自2018年4月以来的首次同比增长。上半年有6177个新建规模猪场投产,去年空栏的规模猪场有10788个复养。而根据公开的数据,12家上市企业上半年出栏量达到1977.93万头,超过大部分省份全省上半年的出栏量,与排名前二的湖南、四川出栏量相差仅两百多万头。猪价长时间居于高位,大型集团利润高企,如牧原股份2020年上半年营收210亿元,利润近108亿元。畜牧兽医专业学生就业紧俏,技术人才获得了更多的重视和回报。

  对非洲猪瘟的反攻:有条件的猪场考虑净化和根除

  回顾2年的历程可以看到,如果将非洲猪瘟防控比作抗日战争,那么第一年可以比作战略防御阶段。在这个阶段,遏制非洲猪瘟的扩散和蔓延是最紧迫的任务。彼时我们对非洲猪瘟更多的是未知,只能运用国外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不断地进行中国化,不断的地试错和探索。整体形势上是被动的,但是被动中有养猪人面对困难不屈不挠的主动。这时对于所有的养猪企业,无论大小,几乎都在同一起跑线,有的寻找神药“病急乱投医”,有的清栏抛售损失惨重。

  第二年是战略相持阶段。在这一年里,试错成本已经付出,全国养猪密度下降,人们已经逐渐总结了防控经验,有了成熟的技术,非洲猪瘟变为局部散发,认知上“可防、可控”。相关政策也做了调整,更加能满足生产实际需求。猪场通过生物安全体系设计、科学洗消、检测诊断、精准剔除等方式可以保住猪场的安全。

  此时猪价高涨催动生猪复产,高额的利润吸引更多的资本进入养猪业。于是这一年行业已经不像第一年那样风雨飘摇,而是呈现出一种“危险的机遇”。这一年人们关注的主角从防控非洲猪瘟本身逐渐转移到重建、收购、猪价与扩张。

  同时,由非洲猪瘟而延伸出来的养猪产业链更多环节的需求也凸显出来,市场机遇从下游传导到上游。在这个阶段,表面上风欲停、雨欲止,但实则风云涌动。养猪人、养猪企业之间的差距从技术和资金上被拉开,真正对未来养猪业格局的改变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而进入第三年之后,笔者认为可以进入战略反攻阶段。所谓的反攻阶段并不是说在短期内就完全消灭掉非洲猪瘟,而指的是,有条件的养猪场已经可以并且应该有净化和根除非洲猪瘟的思维与意识,并且在此基础上,企业有睱去思考更多战略和发展的问题。中国农业大学杨汉春教授曾经在今年5月的讲课中谈到,控制和根除非洲猪瘟是我国生猪产业的必由之路,不根除非洲猪瘟我国生猪产业将举步维艰。的确如此,非洲猪瘟的阴霾如果一直在头顶盘桓,那么无论是横向扩大发展还是纵向养猪科技含量提升都会受到制约。

  那么第三年的反攻可能体现在哪些层面上?
非洲猪瘟两周年,吹响了反击号角!未来关乎技术、资本和执行......
8月3日,中国首次确诊非洲猪瘟已有两年。这两年,养猪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速度之快,很多人都想不到。近两年来,养猪业最重要的任务是预防和控制非洲猪瘟。在这种背景下,养猪业恢复生产和重建,极大地促进了规模化和集约化的进程。

一周年,穆欣。com按时间顺序整理了非洲猪瘟第一年的重大事件。(点击链接阅读“再战到底!七个关键词带你回到非洲猪瘟一周年,可以看到当时政策频繁,新闻几乎每周每天都有,是一个“想办法”的过程。

一年来,防控非洲猪瘟成为养猪业的基础知识和日常工作,恢复生产和保障供应成为主旋律。水产养殖企业技术水平的快速提高,以机会为目标的资本扩张,可以说是一个“再开路”的过程。

根据农业和农村事务部7月份发布的信息,2020年6月,能育母猪实现了2018年4月以来的首次同比增长。上半年新增规模养猪场6177个,去年空栏规模养猪场10788个。根据公布的数据,上半年12家上市公司的产量达到1977.93万,超过了上半年大部分省份的产量,仅与排名前两位的湖南和四川相差两百万以上。猪价长期处于高位,大集团利润高。比如2020年上半年,沐源股份收入210亿元,利润近108亿元。畜牧兽医专业学生就业紧缺,技术型人才得到更多的关注和奖励。

反击非洲猪瘟:有条件的猪场考虑净化和根除

回顾两年的历程,可以看到,如果把非洲猪瘟的防控比作抗日战争,那么第一年就可以比作战略防御阶段。现阶段,遏制非洲猪瘟的蔓延是最紧迫的任务。当时我们对非洲猪瘟还比较陌生,只能借鉴国外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不断的汉化、试错和探索。大局是被动的,但在被动中,养猪户有着不服输的主动去面对困难。这时候对于所有的养猪企业来说,不管规模大小,都差不多在一条起跑线上,有的在找神奇的药,有的在赶着去医院,有的在摆摊赔钱。

第二年是战略相持阶段。这一年,试错的成本付出了,我国养猪密度下降了。人们逐渐总结了防治的经验。随着技术的成熟,非洲猪瘟已成为地方性分布,在认知上是“可预防和可控制的”。相关政策也进行了调整,以更好地满足实际生产需求。猪舍通过生物安全系统设计、科学去污、检测诊断、准确剔除等手段,可以保持猪舍的安全性。

这时候猪价高促使猪恢复生产,高额的利润吸引了更多的资本进入养猪业。所以今年,行业不像第一年那样风雨飘摇,而是呈现出“危险的机遇”。今年,人们的注意力逐渐从预防和控制非洲猪瘟转移到重建、收购、生猪价格和扩张上。

同时,非洲猪瘟延伸的生猪产业链对更多环节的需求也凸显出来,市场机会由下游向上游传递。这个阶段,表面上风会停,雨会停,实际上情况是风起云涌。养猪户与养猪企业在技术和资金上的差距已经拉大,这对未来改变养猪业的格局确实起到了关键作用。

进入第三年后,作者认为可以进入战略反攻阶段。所谓逆袭阶段,并不是说非洲猪瘟会在短时间内彻底消灭,而是说有条件的养猪场能够也应该有净化和消灭非洲猪瘟的思维和意识,在此基础上,企业更应该思考战略和发展。中国农业大学的杨教授曾在今年5月的一次演讲中说,控制和根除非洲猪瘟是中国养猪业的唯一出路。不根除非洲猪瘟,中国养猪业将举步维艰。的确,如果非洲猪瘟的阴霾一直萦绕在头顶,无论是横向扩张还是纵向养猪都会受到限制。

那么第三年的反攻可能体现在哪些层面呢?

首先是非洲猪瘟的区域性净化。如果周围环境病毒载量大,单个猪场很难免疫。为了保证养猪场的长期稳定,区域净化是必要和可行的。农业和农村事务部近日发布通知,计划到2020年底在全国范围内建设一批非洲无猪瘟社区和一批非洲无猪瘟区。并对通过国家评估的非疫区和非疫区,在非洲猪瘟疫区的划定和封锁、生猪及其产品流通等方面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随后,广东、吉林、四川等省开始对非洲无猪瘟社区进行评估。

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研究员邱认为,目前,非洲猪瘟在我国已被广泛感染。虽然很难从全国范围内根除,但可以达到局部净化。最后从点到面,全国都要净化。

其次,在政策的引导下,我国整个养猪系统顶层设计规划的变更结果逐渐显现。养殖地理方面,过去密度过高的大型养猪县和省份生猪屠宰任务降低,一些过去屠宰量较少的地区迅速崛起,产业整体布局更加均衡;在养殖屠宰模式上,实行“养殖、养殖、屠宰、销售”一体化,生猪就地屠宰,猪改肉;在规模化、标准化过程中,企业集团化、智能化、精细化管理程度提高,老产能退出,新产能上升。

第三,在生猪养殖体系上,我们正在向专业化、集体化迈进。非洲猪瘟疫情对我国种猪生产体系产生了巨大影响。根据国家核心种畜场上报的数据,2019年杜洛克、长白猪、大白猪的新生长测定记录仅为2018年的57.2%,繁殖记录数为2018年的67.9%。可以推断,2019年核心群种猪供应能力将下降50%以上。差距就是机遇,种猪决定未来生产力,2020年种猪市场将成为继商品猪之后的新战场。各大企业竞相从国外进口种猪。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从国外进口种猪共10591头。

在非鼠疫时期,由于频繁引进可能带来的风险,业界已经开始重构种猪的养殖体系。祖代和亲代种猪场实行“自循环匹配”模式,商品猪场配一些纯种猪。通过只引入纯种、第一父本和终端公猪精液,可以实现种猪场的自我循环。因此,种猪市场模式将迎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国家猪种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吴振芳曾说:“在这种模式下,专业育种公司进行专业化育种,通过精液提供遗传物质,而猪育种公司购买精液,为基因付费。对于一般的种猪市场企业,未来市场可能会下降80%,部分企业可能要转产。这将迅速推动我国生猪养殖企业走向专业化和集团化,养殖工作将更加规范,养殖水平将显著提高。”

现在的养猪业已经和两年前的非洲猪瘟不一样了。短短两年,我觉得最重要的只有三点:技术、资金、执行力。

当然,在总结过去的时候,我们应该向前看,而不是向后看。面对未来,伟人毛泽东的一句话给了养猪的农民:多少事总是急;天地转,时间紧迫。一万年太长,抓住每一分钟。

祝大家在第三年摆脱瘟疫,抓住机遇。

这篇文章转载自穆欣。来自中国育种网。如有侵权,请联系f_fb#foxmail.com,我们会立即处理!

非洲猪瘟两周年,吹响了反击号角!未来关乎技术、资本和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