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养殖技术 > 全球口粮供应充足,玉米、大豆还是目前的生产和需求缺口

全球口粮供应充足,玉米、大豆还是目前的生产和需求缺口

以史为鉴:从2008年粮食危机开始,国际农产品价格涨跌互现,2003年至2006年全球粮食价格逐渐以相对缓慢的速度上涨。然后从2006年到2008年,频繁的极端天气导致小麦产量下降,小麦供需失衡,进而传导到其他农产品。全球粮价普遍上涨,2008年下半年粮价开始下跌。

推动国际粮价上涨的主要原因有几个:1)供给萎缩。世界上一些重要的粮食生产国,如澳大利亚,由于气候干旱,粮食产量大幅下降;此外,此时原油价格飙升,欧美国家大量使用粮食作物生产生物燃料,增加了粮食的非粮食消费,加剧了供需矛盾。全球粮食危机已经从小麦和玉米蔓延到水稻和大豆等其他作物。此外,一些国家采取措施限制农产品进出口,加剧了国际市场农产品供求失衡,进一步推动了国际市场价格上涨。2)成本上升。从2006年到2008年,全球农业生产成本的快速增长部分是由高油价推动的。高油价几乎影响到农业生产、加工、销售和运输的每个方面。尤其是石油和化肥价格的上涨,导致灌溉泵、机械和化肥的生产和运输成本不断增加。3)财务因素。全球大宗农产品主要以美元计价。从货币价值规模来看,美元贬值会对农产品价格产生积极的刺激作用,体现在农产品价格上涨上。

中国的口粮作物供应充足,与国际市场接触较少,粮食作物中只有大豆高度依赖国外;此外,政府还拍卖粮食储备,以确保供应和稳定粮食价格。因此,在全球粮食危机中,中国主要粮食作物价格涨幅小于国际粮食价格涨幅,成为世界粮食市场的“安全岛”。

全球大米和小麦供应充足,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续蔓延导致越南等国发布粮食出口禁令,引发全球粮食贸易供需矛盾的担忧。一方面,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全球农业生产活动,或减少了2020年的国际粮食供应。目前,重要的粮食生产国优先通过出口管制确保国内粮食供应。另一方面,在新冠肺炎疫情下,南美和北美一些地区的港口出口受阻,或者造成一些地区农产品供应的结构性失衡。

从全球粮食供求格局来看,主要农产品总体供需平衡,库存趋势分化。目前全球稻麦供需平衡,中国可以实现水稻自给,小麦整体供过于求。联合国粮农组织预测,未来三年全球大米和小麦库存预计将稳步增长,因此全球大米和小麦价格大幅上涨的概率较低。随着全球玉米库存逐渐减少,终端需求逐渐恢复,国际玉米价格可能会上涨空。连续三年,我国玉米生产与需求出现缺口,玉米库存持续减少。由于甜菜夜蛾等病虫害逐渐升级,玉米产量可能会减少,国内玉米价格有望进一步上涨。目前,全球大豆供需基本稳定,整体库存逐渐减少。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2019年大豆进口占全球进口的比例约为58%。巴西是中国最重要的大豆进口来源。最近,巴西的大豆出口没有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出货量在3月份接近历史最高水平。在2020年南美大豆预期高产的背景下,预计中国大豆进口将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价格大幅上涨的可能性较低。从长期来看,随着全球大豆库存的枯竭和中国大豆需求的进一步增加,全球大豆价格可能会上涨空。

风险警告:

1.新冠肺炎疫情的后续工作还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2.自然灾害和害虫影响全球农产品供应。

本文转载自中国饲料工业信息网,整合自中国育种网。如有侵权,请联系f_fb#foxmail.com,我们会立即处理。

全球口粮供应充足,玉米、大豆还是目前的生产和需求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