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养殖技术 > 生猪规模养殖首次超过散养养猪户。他们为什么等着看?

生猪规模养殖首次超过散养养猪户。他们为什么等着看?

通过

6∶4散养户和大型农场模式

现在

规模化养殖场比例达到53.8%,首次超过一半

明年

预计我省散养和规模养殖比例将达到4: 6

原因分析

散养户为什么观望退出?我怕活不下去了,也怕没有疫苗的非洲猪瘟疫情卷土重来。第二,我怕我赚不到钱。目前养猪成本居高不下,市场未来走向不明。

测量

要规范非洲猪瘟防控,强化金融手段,推广新型产业模式,分散和降低散养户风险。

“这个价位,养一只就能赚一两千。”8月8日,遂宁市船山区顾北乡龙兴村杨看到一则新闻:根据农业农村部“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价格信息系统”监测,今年第33周(8月7日至13日)猪肉价格为48.71元/公斤,同比上涨83.5%。但是杨却没有后悔。他说不养猪意味着少担心。

记者近日走访了几十户生猪散养户,其中近一半选择了杨。

长期以来,四川“中国最大的生猪省”的规模是基于庞大的散养户群体。那么,为什么散养户等着看甚至退出这轮复产呢?未来如何保证散养户的积极性?

□本报记者石成东

大规模农场的比例首次超过了散养家庭的比例

“养了半辈子猪,第一次放。”说起不愿养猪这个话题,63岁的孙直觉地觉得,村里微信群里没人谈过合伙买饲料,也没人交流过养猪这个话题。巴中市平昌县板庙镇白石村的农民表示,附近乡镇的散养户基本上已经“洗脚上岸”。

相比之下,周边的大型养殖场已经连续投产。其中最大的一个是去年6月签约的兰润集团的全猪产业链项目。项目投产后,年产量200万,相当于巴中年产量的一半。

“说实话,这个结果挺出乎意料的。”关于散养户和规模化养殖场的“一退一进”,省畜牧兽医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去年四川生猪复种时,我省明确提出“大的不放过小的”,也就是说要抓住每年500头以上的规模化养殖场建设和生产,但不能放松散养农户复种的步伐。去年以来,我省出台了财政支持、稳定生猪生产等八项鼓励和引导散养户的措施。

许多散养农民也承认,去年是四川近年来扶持养猪户最大、最有针对性的一段时间。

但结果不容乐观。统计显示,随着目前的恢复生产,四川生猪生产的规模趋势明显。上半年,散养户投放的生猪数量从全省总量的60%下降到46.2%。这也是四川历史上规模养殖场(年屠宰量500头以上)比例首次超过散养户。

猪散养户有“两个恐惧”:活不下去,不赚钱

散养户为什么观望退出?记者走访发现有两个原因:一是怕自己养不活,二是怕赚不到钱。

怕活不了,是怕没有疫苗的非洲猪瘟疫情卷土重来。“只要有一个案子,全村就没有猪了。”眉山东坡区农民周明说,前年他在外地养猪时,遇到了非洲猪瘟,他刚买的几百头小猪和几十头即将出栏的育肥猪,一夜之间全部被扑杀,初步估计损失近20万元。

农民就算能活,也怕不赚钱。因为,目前养猪成本居高不下,市场未来走向不明。

乐山井研县寺河乡农民蒋学友说,当地8斤左右的小猪价格1600元,相当于一只常年屠宰的肥猪的价格,饲料成本不断创新高。

据省农业厅监测,8月13日,全省仔猪均价104元/公斤,比2月份高50%左右。同时,饲料价格也进入了上涨通道。目前玉米市场价格已经达到2.6元/公斤,高于同期小麦。

“现在补10栏,加上人工,出门费用近4万。”蒋学友说,这是近年来当地肉价最贵的时候,也是养殖成本最高的时候。

成本高,自然介意价格走势。“肉价会长期下跌,多快?如果这两个不清楚,我就不冒险了。”自贡市雁滩区养猪15年的农民李翔说,尽管猪肉价格略有上涨,但他仍想观望一段时间。因为,小猪要五六个月才能出摊。在此期间,如果市场突变,他很可能亏损。

"没有人能对生猪市场的走向做出结论."省畜牧科学院副院长何志平坦言,从供给方面来说,猪的产能在不断恢复。"四川和其他养猪省正在加速补充."然而,在需求方面,有许多不可控制的因素,如新冠肺炎疫情、餐饮业和旅游业的恢复程度。

保险+新行业模式有望降低风险和损失

“从整个行业来看,规模是转型的必由之路。但从四川省的情况和传统来看,散养户不会也不能完全退出。”四川农业大学教授李雪薇表示,无论是为了完成目前每年6000万头猪的屠宰任务,促进农民增收,还是为了稳定四川未来的生猪生产和市场状况,都不应该放弃散养户。

8月14日,四川在全省进一步提高生猪产量视频会议上给出答案:今后要规范非洲猪瘟疫情防控,强化金融手段,推广新型产业模式,分散和降低散养户风险。

“把防控非洲猪瘟作为重中之重,确保四川猪恢复生产。”省畜牧兽医局副局长胡介绍说,目前,全省已在县、乡、村三级建立了13.2万人的官方兽医网格化管理体系,并在省、市、县三级建立了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专班。与此同时,在高速公路和省际公路入口处设立了862个检查站,以防止非洲猪瘟的输入和传播。

保险是最重要的支持金融手段的方式。

据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负责人介绍,我省正在规划提高生猪保险覆盖面。上半年,通过政府补贴和农民缴费,全省生猪投保1344.88万头,保额123.73亿元。

新的产业模式实现了散养户与龙头企业“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主要是推广‘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的模式,把过去只有散养户承担的风险分散到不同的参与者身上。”省畜牧兽医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散养户的信心。”

本文转载自中国饲料工业信息网,整合自中国育种网。如有侵权,请联系f_fb#foxmail.com,我们会立即处理!

生猪规模养殖首次超过散养养猪户。他们为什么等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