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养殖技术 > 水稻和渔业综合种植与粮食安全之间没有冲突

水稻和渔业综合种植与粮食安全之间没有冲突

水稻和渔业的综合种植和小龙虾产业的伴随发展,不仅有利于稳定粮食产量和改善水稻土质量,而且有利于提高农业效率和增加农民收入。可以说,水稻与渔业一体化种植蓬勃发展的背后是市场和农民意愿的选择,兼顾粮食安全和农业效益。作为一种新的农业产业模式,它将有利于农业的持续高质量发展。今后发展粮食产业,要鼓励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和形式创新。

日前,有人将稻田养虾扩大化视为粮食安全隐患,引起广泛关注。在我看来,这种观点不准确,有失偏颇,是对粮食安全的误读。水稻和渔业的综合种植和小龙虾产业的伴随发展,不仅有利于稳定粮食产量和改善水稻土质量,而且有利于提高农业效率和增加农民收入。稻虾共作面积的增加反映了中国传统农业正在加速向绿色农业转型,并得到基层生产者的认可。作为一种新的农业产业模式,它将有利于农业的持续高质量发展。

稻渔一体种植蕴含着中国农业的智慧,其理念在中国源远流长。2005年,具有1200多年历史的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评为世界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稻鱼一体化种植作为一种新型的水稻种植模式,近年来发展迅速,其中以稻虾共作最大,占总面积的45%。可以说,水稻与渔业一体化种植蓬勃发展的背后是市场和农民意愿的选择,兼顾粮食安全和农业效益。

从粮食安全的角度来看,水稻与渔业一体化种植可以稳定水稻生产,实现一水两用,一地双收。发展水稻和养虾业不仅可以减少水稻种植面积,还可以减少土地废弃。由于经济效益高,许多废弃的土地被重新开发并用于种植水稻和虾,许多地方使用冷浸田和其他非优质稻田进行生产。例如,湖北省将低湖地区206万亩冷浸田开发为稻虾共作基地,增加了当地水稻种植面积。稻渔一体种植不与人争粮争地。在种粮效率低的情况下,可以使粮食卖个好价钱,让农民有种粮的积极性,极大地促进粮食安全。

从农业效益来看,小龙虾的发展不仅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加,而且受到消费者的欢迎,也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众所周知,小龙虾是市场上的热门产品,受到消费者的广泛喜爱,刺激了生产方的快速发展。据权威部门调查,发展稻渔一体化种植可实现平均亩产1500元以上的效益,预计2020年农民收入将增加650多亿元。通过水稻和渔业综合种植实现的工业减贫在许多省份取得了显著成效。一种农产品能让更多的农民生活下去,脱贫致富,这是好事。

水稻和渔业的综合种植使我们能够重新理解粮食安全。

一方面,对粮食安全的认识不能片面。不是所有的农田都应该种植粮食,更不用说其他农业形式了。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的粮食安全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人均粮食占有量多年来一直超过国际粮食安全标准线。目前,全国小麦和大米的存量大致相当于全国居民的年消费量。与此同时,一个相对完整的粮食支持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小麦和水稻最低收购价政策,玉米和大豆生产者补贴,产粮大县奖励政策。可以说,我们有基础和条件在更高水平上实现粮食安全和农业增效。

另一方面,粮食安全需要数量和质量。稻渔结合种植模式下,水稻产量没有下降,但品质明显提高。由于鱼虾粪便的循环利用,鱼捕食水稻害虫,氮肥的平均投入和农药的使用量比水稻单作模式大大减少,促进了稻田环境和土壤质量的改善。很多地方的鸭饭、虾米、蟹米,因为生态好,味道好,很受消费者欢迎。可以说,稻渔一体种植等农业模式和特产不多,但也很少。今后发展粮食产业,要鼓励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和形式创新。

“现在谈食品安全,其实就是食品安全。”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人们对农产品提出了多样化的需求,这要求我们转变观念,树立大农业、大粮食观。要读《山海经》,唱《林草戏》,打《果蔬卡》,全方位多途径开发粮食资源,生产更多更好的农产品。这绝不是放弃粮食生产,而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稳定和优化粮食生产的同时,要调整产品结构,细化质量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肉、菜、蛋、奶渔业,从以满足数量需求为主转变为更加注重满足质量需求。

本文转载自中国饲料工业信息网,整合自中国育种网。如有侵权,请联系f_fb#foxmail.com,我们会立即处理!

水稻和渔业综合种植与粮食安全之间没有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