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肉价格下调推低消费物价指数
国家统计局1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环比上涨0.6%,同比下降0.2%。其中,食品价格下跌0.2%。食品价格,尤其是猪肉价格,是降低CPI的重要因素。国家统计局城市统计司高级统计师董表示,由于去年同期基数较高,猪肉价格下跌14.9%,较上月上涨11个百分点,CPI下降约0.39个百分点。
根据农业和农村事务部网站公布的最新畜产品和饲料市场价格,中国猪肉平均价格从1月第四周开始进入“下行通道”。截至2月第四周,中国猪肉平均价格为每公斤48.50元,较上周下降5.1%,较去年同期下降18.7%。
记者10日走访多家生鲜超市,发现猪肉价格确实较节前有所下降。正在猪肉柜台前挑选食材的市民王女士告诉记者,她明显感觉到这段时间猪肉价格有所下降,“比春节前便宜了好几块”。
另一方面,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也显示,工业生产者PPI环比上涨0.8%,同比上涨1.7%,环比上涨1.4个百分点。其中,以原油和金属为代表的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给生产资料PPI带来的上行压力最为突出。作为通货膨胀的先行指标,PPI的上升也引起了国内通货膨胀加剧的担忧。市场担心国际商品价格的上涨会影响国内工业品的价格水平,并进一步传导给最终消费者。
“如果真的要建立通胀,PPI必须实现至少连续6个月的大幅增长。”智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连平10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经过一轮上涨后,大宗商品和原材料价格上涨的驱动力将相应放缓。毕竟,全球市场需求不太可能继续大幅扩张。
连平认为,目前对CPI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猪肉价格和上涨。进入第二季度后,涨幅将逐渐消退,第二季度后,猪肉供求关系将趋于平衡。连平预测,今年第二季度中国CPI将小幅适度上涨,下半年将相对稳定。纵观全年,CPI保持1%到1.5%是比较温和的状态。
猪肉价格下调推低消费物价指数:等您坐沙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