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养殖技术 > 猪口蹄疫的免疫和疫苗应用(ⅱ)

猪口蹄疫的免疫和疫苗应用(ⅱ)

口蹄疫疫苗应该免疫多少次?

由于口蹄疫是灭活疫苗,所以灭活疫苗只免疫一次是无效的。

所以第一次免疫后,一定要做第二次免疫。

第一次免疫对抗体产生没有明显的积极作用,但可以刺激免疫细胞,起到所谓的“预刺激”作用,促进其产生口蹄疫特异性记忆细胞。第二次免疫将在第一次免疫后约4周进行,由于第一次预刺激,第二次免疫反应将得到改善。根据所用疫苗的质量,有时需要进行第三次接种。

为什么有些猪场免疫后还是会生病?

不同的猪场往往根据自己的经验确定首次免疫时间和免疫次数,导致大量免疫失败。

1.免疫年龄太早。有的母猪多次接种过口蹄疫疫苗或发病后痊愈,其仔猪往往母源抗体高;过去对仔猪的免疫程序一般是在4 ~ 5周龄进行第一次免疫。现在疫苗质量水平有所提高,母体抗体不断积累,免疫年龄过早,疫苗抗原和母体抗体被中和,无法产生有效的免疫抗体,但容易引发口蹄疫。

据报道,口蹄疫康复母猪生产的仔猪母源抗体可达90 ~ 100天,保护性强;仔猪细胞中和抗体>:当比例为1 ∶ 8时,免疫受到严重干扰。因此,免疫力强的母猪所产的仔猪在60日龄前不能免疫口蹄疫。

2.免疫是不够的。仔猪对口蹄疫的免疫应答较低,免疫效果比牛羊差。猪一次免疫后不能获得较高的抗体滴度,保护率低。猪至少要免疫两次,在感染压力大的季节还要免疫三次。

猪口蹄疫疫苗免疫持续时间一般在4个月左右,春秋两季只免疫一次远远不够。此外,口蹄疫有许多基因型,需要高抗体水平来提供有效的保护。

3.疫苗储存和冷链

运输和储存期间的温度不符合疫苗保存的要求。如果保存温度高,油佐剂疫苗会被冷冻,容易导致疫苗中有效抗原的降解或破乳,导致疫苗效力降低,甚至完全失效。

4.疫苗使用

注射操作不规范,注射器刻度不清,或注射时“飞针”导致免疫剂量不足。免疫前后,猪受到湿度过大、通风不良、过冷、过热、断奶、限饲、长途运输、脱水、突然加油、群体转移或咬架等刺激,均不同程度地造成应激,导致猪免疫应答能力减弱。

5.猪的健康状况

免疫抑制性疾病,如蓝耳病和圆环病毒病,患有这两种疾病的猪往往处于免疫抑制状态,更容易感染口蹄疫病毒;饲料中的霉菌毒素、黄曲霉毒素、烟曲霉毒素、丝孢菌素毒素会降低T、B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导致疫苗抗原免疫应答能力减弱,免疫失败。

制定科学的免疫规划

在生产实践中,选择合适的疫苗,科学免疫仔猪,是保证仔猪具有良好免疫力的重要措施。

后备猪在170日龄前应按育肥猪免疫程序每月进行两次交配前免疫;

经产母猪每年免3 ~ 4次,规模化养殖场免4次,或交配前免1次,分娩前免1个月;

公猪一年三次分两批免疫。

仔猪首次免疫年龄根据抗体监测确定,因为母猪得到有效保护后,仔猪的母体抗体保护可达80 ~ 100天;10月至次年4月生产的仔猪分别在80日龄、100日龄和130日龄免疫效果最好,5月至9月可分别在90日龄和110日龄免疫。

实践证明,三次免疫比两次好,两次比一次好,一次免疫基本无效。只有三次免疫才能产生更高的抗体,并长期维持抗体水平。

猪场在威胁大的情况下可以紧急免疫,间隔10天可以连续免疫3次,即每月免疫3次,仔猪1+1+2 mL,大猪2+2+2mL。当养猪场已经接种了口蹄疫疫苗时,这种强制免疫可以产生更好的抵抗力。

猪口蹄疫的免疫和疫苗应用(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