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养殖技术 > 就业从“打渔”到“保渔”——湖北省黄冈市所有打渔归来的渔民都实现了生产转型

就业从“打渔”到“保渔”——湖北省黄冈市所有打渔归来的渔民都实现了生产转型

拥有长江干流223公里的湖北省黄冈市,是湖北省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的重要战场之一。长江禁渔政策实施后,黄冈市的渔民全部“洗脚上岸”。大部分年龄较大,文化程度较低,劳动技能单一。他们如何“上岸站稳”?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渔民最强烈的期望。目前,黄冈市3124名退休渔民中,有2418名在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和劳动意愿,全部转岗,就业率100%。城里所有的退休渔民都彻底告别了“靠水吃饭”和“洗脚上岸”的旧模式,过上了幸福的新生活。

一群退休渔民舒延国,58岁,黄冈市团风县新长江渔民。他每天早晚都在这条河上巡逻,以阻止非法捕鱼和保护生态环境。

“我的祖先都是在长江里捕鱼的,对长江有很深的感情。禁止长江,让长江休养生息,造福子孙后代。我们渔民双手赞同。”舒延国说。

团风县率先在黄冈市组建渔政队,积极探索渔政管理办法,按照“七个一”标准,制定了“一个制服、一个喇叭、一个执法记录仪、一个对讲机、一种交通工具、一种待遇、一份意外险”

10月14 -15日,黄冈2020渔民培训班在黄州举行, 其中详细介绍了长江“渔民”改造中“渔民”和“助巡”的工作做法,80多名退休渔民参加了培训。

“在全市举办渔民保护培训,目的是拓宽返乡渔民转岗渠道,帮助渔民从“渔民”角色转变为“渔民保护”,协助检查监督禁渔区,更好地保护长江水域生态环境,促进长江水生生物资源的恢复。”黄冈农业和农村局党组成员方说。

“渔夫”改成了“老板”,支持创业,安置了一批

52岁的“钓鱼二代”程长庚,16岁开始随父亲在长江钓鱼。退休后创办团风县什法打捞公司。公司目前拥有员工16人,其中包括5名就业困难的退休渔民。

今年5月21日,黄冈市出台相关政策,扶持返乡渔民自谋生路,对符合条件的提供一次性经营补贴和经营担保贷款,并按规定享受财政贴息。

黄冈各地加强政策宣传,制定明确的退休渔民就业创业培训政策卡片和小册子,挨家挨户发放给渔民。其中,黄梅县以问答形式制作了2000多张政策理解卡,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向每一位渔民宣传长江禁渔退渔政策,确保培训政策“家喻户晓”。

一批用于就业安置的“皮鞋”的“胶鞋”

龙干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黄梅县,为做好返乡渔民工作。就业援助,10月20日,黄冈市农业和农村局、市人民社会保障局、黄梅县政府联合举办“送服务到家”活动,

48家大型企业参加会议,提供2200个就业岗位,涉及纺织、机械制造、食品加工、电子信息、酒店餐饮等地方。现场有1100多名打渔归来的渔民前来申请咨询,184人达成意向。

黄梅县被捕的渔民高伦雄和严建群,都在企业仓库找到了喂食的工作。他们笑着说:“现在我们用皮鞋代替了胶鞋,渔民也成了工人。”

今年以来,黄冈市共举办了13届退休渔民专场招聘会,提供了6000多个就业岗位,达到1200多人的就业意向,为退休渔民转岗建立了服务平台。

“钓鱼”改为“养鱼”,一批渔业产业得到安置

7月30日,黄冈市长江领导小组下发通知,要求将已被抓获的渔民全部纳入各类技能培训范围和就业介绍服务,重点培训适合渔民特点的水产养殖、水产品加工等实用技术,帮助开拓就业创业。

9月份以来,黄冈市渔业发展技术服务队分别赴蕲春、习水对沿江200多名已建卡的渔民进行水产养殖技术培训,并就鱼病防治和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进行专题讲座。

“知山近鸟声,知水近鱼性”,58岁的王心宝与鱼打交道几十年了。退休上岸后,他利用就业和创业培训学习和掌握水产养殖技术。他承包了42亩鱼塘养殖,从“渔民”变成了“养鱼户”。和他一样,他也示范和促进就业。从武穴市退休的渔民张烈军说,

就业从“打渔”到“保渔”——湖北省黄冈市所有打渔归来的渔民都实现了生产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