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养殖技术 > 发展海南省白沙县生态产业,促进扶贫,保持环境绿色和富裕双赢

发展海南省白沙县生态产业,促进扶贫,保持环境绿色和富裕双赢

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是一个极度贫困的县,也是海南唯一没有高速公路的市县。基础设施薄弱,发展条件有限,脱贫任务繁重。

“越是这样,我们就越要保持绿水青山。用这个‘最大成本’来创造最高质量的开发。”白沙县县委书记柳维说。

搬出大山,平静地生活

白沙位于琼岛的“心脏”,是海南的母亲河南渡河的发源地,也是海南最大的水库松涛水库的重要水源。是典型的热带天然林区和生物富集区。

白沙县位于热带雨林核心区,面积2117.265平方公里,57.89%的土地划为生态红线。南开镇和宋庆镇距离县城两三个小时的车程,地处雨林深处,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直试图搬迁。但由于文化差异等原因,他们来回迁移,很多人直到2015年还住在山里。

随着扶贫工作的开展,白沙完成了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在线、环境准入名单的编制,将全县定位为生态旅游区和生态特色农业基地,依托发展生态产业带动人民增收脱贫。

2015年,该县第一个生态扶贫移民村开始搬迁工作。2017年1月,崭新的联排别墅错落有致,标准的灯光篮球场吸引着邻村的年轻人,远处高大的橡胶树一片片直立...新形成的村落,是最后从波高和道阴迁来的两个自然村落,在热带的阳光下生机勃勃。他们原来的家被恢复为鹦哥岭国家热带雨林自然保护区的一部分,所有的稻田都被重新种植为当地的树种,如木棉树。县城免费为拆迁户建房,符合条件的还可以受聘为橡胶护林员。

这样,雨林就太平了,受到了保护,群众也安定下来了。据统计,到2020年,白沙的森林覆盖率已经达到81%以上。

生态产业带动扶贫

白沙63.3%的人口是黎族人,几十年来农业生产一直依靠“老三种”:橡胶、甘蔗、木薯。现在我们已经下山了,我们有了一个新的村庄,一所新的房子和新的生活。发展一定要做一些新的改变吗?

自2014年以来,海南省决定任命省市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帮助全省贫困地区。儋州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专家被派往白沙。王锴,看起来像个大男孩一样害羞,是热科学研究院的助理研究员,宋庆乡永初村的第一书记,该村的第四任第一书记。

前两位第一秘书专注于林下套种。第三个是育种专家黄海杰。黄海杰来到白沙后,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宋庆乡比其他地方更干旱,但当地的山岚水稻品种可以长到1米多高,而且极其耐旱。经过反复研究,黄海杰基本确认这与山岚水稻的生长环境密切相关——当地生态良好,土壤干净,几乎没有重金属。但在发现其价值的同时,也发现了另一个难题——这种水稻的产量极低。这是由于当地人民长期的生产方式:“晚春少了一茬,秋来就收了”,所以每年只种一茬水稻,每亩只收一袋粮食。也是因为当地人收完粮就烧地。“烧土”能产钾肥,但很缺氮肥。"

所有“智慧扶贫”的热科院专家,终于发现了良好的生态对白沙的独特价值。黄海杰、王锴等人用生物肥料成功解决了氮缺乏问题。“黑山诺兰”是从热科院的种子库中筛选出来的,从当地山岚水稻品种中筛选出优质种子,解决了产量低的问题。如今,不仅亩产量翻了一番,而且香气更浓,淀粉更少,所以山岚大米的价格一再上涨。

白沙县委、县政府建立生态旅游平台,使山岚大米迅速成为白沙生态农业的“明星产品”。短短几年,山岚水稻种植面积已扩大到全县5000亩,其中宋庆乡4000多亩。

"山岚大米的价格实际上是我们这里生态的价值!"吉亚是黄海杰教授技术、懂管理的第一批当地大户,是宋庆乡白沙仙坡岭种养专业合作社社长。除了山岚大米,通过合作组织,冀亚财还扩大和加强了近年来热科院新培育的香菇、火龙果、山岚鸭等产业,并为山岚大米注册商标。“因为生态好,这些产品病虫害少,质量过硬,所以不仅价格稳定,更重要的是,我们是独一无二的。”Gia刚说。

好的工业让小康之路越走越宽。2020年初,白沙县正式脱贫。全县44个贫困村全部挂牌,2019年农村人均年收入12912元。

发展品牌,开拓销售

李氏姐妹傅晓芳也搬出了雨林。她钓过鱼,种过果,爱读书,肯吃苦。她很早就有了创办家庭农场的梦想。2007年,福建发展生态有机白茶的故事在电视上播出,瞬间打动了她。“我们这里的生态也非常好。为什么不能种有机茶?”于是,收拾行李后,傅晓芳去福建拜师学艺。

2012年复学后,傅晓芳正式成立白沙县第一家专业生态有机茶合作社。但还没等傅晓芳高兴,一盆冷水泼了过来:生态不生态,有机不有机,怎么能说了算?

海口茶叶协会的专家告诉她,为了出口,除了注册品牌,还必须获得出口国的相关认证。这下不仅是付晓芳,县里相关部门也犯了难。因为之前没有人申请过这个内容,职能部门不知道怎么操作。

“都说我们自己基础差,看得出来有多差。要真正将良好的生态转化为“最大成本”,我们必须更新观念。”白沙县农业厅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白沙开始实施农业“品牌工程”,迎头赶上。一方面,挖掘黎族文化特色产业,优化产业结构,构建产业带,形成“一镇一品”、“一镇一特色”的产业格局;另一方面,农业部门牵头,聘请专业团队,支持专业合作社,完善产业链,培育特色品牌,推进产销一体化管理模式。

种植技术、品牌建设、应用和认证...在农业部门的推荐下,各行各业的专家前来指导,傅晓芳开发的五里路有机茶成为2018年“国家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

白沙已经认证了17个这样的农产品品牌。白沙还建成了全省第一个县级电子商务产业园。2018年11月,农业大众品牌“白沙好食品”发布。特色农产品有白沙绿茶、白沙蜂蜜、白沙红心橙。产品外包装统一标注“白沙好食品”、“白沙生态农业”,产品标注“生态印章”、“文化印章”。大山深处默默无闻的白沙农产品,不仅凭借品牌效应和电商平台飞出大山,成为大众商品,还带动当地人稳步增收,逐渐致富。

本文转载于中国扶贫网,由中国育种网整合而来。如有侵权,请联系f_fb#foxmail.com,我们会立即处理!

发展海南省白沙县生态产业,促进扶贫,保持环境绿色和富裕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