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养殖技术 > 中国首个“细胞培养肉”诞生,将人造肉市场分割1000亿元

中国首个“细胞培养肉”诞生,将人造肉市场分割1000亿元

原标题:“细胞培养肉”来了,我要把人造肉市场分1000亿

中国第一个“细胞培养肉”诞生,全球四家相关公司准备进入中国市场,降低成本成为最大的问题

“植物肉”的热度还没有消退,“细胞培养肉”已经层出不穷。日前,中国首个“细胞培养肉”在南京农业大学诞生,全球约有30家公司投入该领域的研发。美国的“细胞培养虾肉”有望在两年内推出。

业内预测,当“细胞培养肉”成本降至10美元/公斤时,将达到市场门槛,仍有技术突破有待实现。但由于未来市场前景乐观,全球已有4家“细胞培养肉”公司加入中国蔬菜食品产业联盟,为进军中国市场做准备。

中国首个“细胞培养肉”诞生,将人造肉市场分割1000亿元

中国第一块“养殖肉”问世

11月18日,南京农业大学宣布研制出国内首个肌肉干细胞培养肉。食品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周带领一个团队,利用第六代猪肌肉干细胞在营养液中培养20天,最终获得了重5克的“养殖肉”。

今年9月,中国香港的meat肉类公司也开发了“培育鱼肚肉”。该公司的联合创始人陈洁仪告诉《新京报》,其“养殖鱼肚肉”是用黄鱼鱼肚细胞培养的,50克“养殖肉”需要大约3周的时间来培养。“我们跟南京农业大学用的技术手段应该是一样的,国际化的培养方式也差不多。”

据公开信息,2013年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块“细胞培养肉”,由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大学生理学家波斯特博士在两年内完成,耗资28万美元。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美国、以色列、荷兰、新加坡、日本等国家和地区都在发展“细胞培养肉”,主要在牛肉、猪肉、海鲜等地方。

中国植物性食品产业联盟秘书长闫学表示,目前世界上约有30家公司在研发“细胞培养肉”,而中国在这一领域的研发成果相对较晚。据估计,大约两年后,美国“细胞培养虾肉”产品将大规模生产并进入市场。海鲜细胞培养肉之所以能先进入市场,是因为它比牛肉和猪肉更容易获得监管部门的批准。

将成本降低至研发难度

业内普遍认为“细胞培养肉”造成的碳排放远低于畜牧业,在环保方面有很大优势。据英国巴克莱银行预测,未来10年,包括“细胞培养肉”在内的人造肉将占肉类市场的10%,全球人造肉市场将上升至1400亿美元。

但是,像“植物肉”一样,“细胞培养肉”也面临成本高的问题。陈洁仪说,不管是牛肉、猪肉还是海鲜,1公斤“肉”的养殖成本约为2000美元,但成本迅速下降,年成本仅为前一年的1/10。他预计,到明年年底,“培育鱼肚肉”的成本将降至每公斤数百美元。如果达到50美元/公斤,产品就可以进入市场。

根据闫学的说法,有一个共同的国际成本标准,即当牛肉“文化肉”的成本降至10美元/公斤时,将达到市场进入门槛。

在影响“肉类养殖”成本的关键因素中,技术壁垒仍然是最大的障碍。陈洁仪说,用于细胞培养的营养液、蛋白质等原料都是医用级生长因子,目前成本非常高。“生长因子含有大量小牛血清。只有找到能降低成本的增长因素,才能打破成本的技术壁垒。”目前棉籽、蚕等蛋白质也可以成为商品中的生长因子,这也是目前的研发方向。

要克服的通道端问题

至于“细胞培养肉”的前景,闫学认为比植物肉更有前景。“养一头牛可能需要三年,但细胞培养肉只需要三周就能达到规模化生产,这是它的绝对优势。”陈洁瑜对未来前景也充满信心。“养殖肉类的好处是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调节肉类的口感和营养。”

中国食品行业分析师朱认为,蔬菜肉是未来食品的发展趋势。目前,“细胞培养肉”至少需要3年时间才能达到技术成熟和量产,渠道端和消费端也是急需克服的难题。

目前,全球已有4家“细胞培养肉”公司加入中国蔬菜食品产业联盟,为进入中国市场做准备。“如果植物肉在未来7、8年引领美食潮流,10年后肯定是肉类种植的天下。”闫学预测,五年内中国将有大量资本进入这一领域。

关于“细胞培养肉”监管,市场监管总局食品安全生产司副司长顾在今年11月8日举行的未来食品高峰论坛上表示,总局将按照鼓励创新空的原则保持充分发展;同时,也要求坚持质量安全底线,进一步加强技术支持。

来源:新京报记者欧阳小娟

这篇文章转载自朱彝。来自中国育种网。如有侵权,请联系f_fb#foxmail.com,我们会立即处理!

中国首个“细胞培养肉”诞生,将人造肉市场分割10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