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养殖技术 > 鹌鹑养殖技术及管理要点 _禽类养殖(养鹌鹑的技巧)

鹌鹑养殖技术及管理要点 _禽类养殖(养鹌鹑的技巧)

现在很多人都在养鹌鹑,但是在养殖鹌鹑的时候我们很容易遇到各种难题,所以想要养好鹌鹑,首先要了解鹌鹑,下面来看养殖鹌鹑技巧及管理要点。

养殖鹌鹑技巧及管理要点

鹌鹑养殖的管理技巧

1、适宜产蛋温度。鹌鹑体型虽小,但体表相对散热面积较大,从而御寒能力差,而抗热能力较强,当舍温低于20℃时,产蛋率会明显下降,低于l0℃时几乎停产。舍温达到36℃时对产蛋率影响不大,产蛋期最适宜的温度为25―30℃,夏季舍温达到36℃以上时,必须采取防暑降温措施。

2、合理的光照制度。鹌鹑产蛋期光照时间-般掌握在自然光照加人工补光等于l6小时、光照强度以40瓦为宜,24小时光照时间虽不会引起鹌鹑脱肛,但对于提高产蛋率没有任何意义,且蛋料比会降低,过强的光照易引起鹌鹑啄癖,突然将光照时间降为每天l0小时,大部分鹌鹑会脱毛换羽,产蛋率下降50%以上。

3、合理的鹑舍结构及适当的密度。规模化的鹌鹑养殖场要远离交通要道及有污染的水源,并且排水方便,每栋鹑舍以长l2―l4米、宽3―3.2米、高2.7米为宜,可饲养成鹑5000只左右。每栋鹑舍要建有缓冲室,并且要求通风、光照条件良好。商品鹌鹑成鹑笼以6层阶梯为宜,每层笼长90公分、宽50公分、高20公分,每层以饲养成鹑30只为宜。

4、使用自动饮水器。鹌鹑虽不适宜用乳头式饮水器,但近几年巿售的碗式自动饮水器却特别适用于鹌鹑。

5、勤清粪。鹑舍要每2天清粪l次,在保持卫生的同时,要注意搞好防蝇灭鼠工作。

由于人工干预等原因,目前鹌鹑已丧失了就巢性,必须经人工孵化来繁殖后代。目前由于缺乏专门化的育种场,故多采用外貌、体重结合选择法。

(1)种鹑的选择。种鹑应有系谱或来源,要符合该品种或品系的外貌与生长发育标准。羽毛符合该品种或品系特征,且完整丰满而有光泽,体质健壮。要求公鹑性特征明显,泄殖腔腺发达,头大,面颊呈鲜艳的红褐色(指栗褐羽型),有黑而锃亮的喙,发达的胸,结实的腿,趾爪伸展良好,爪子尖锐,鸣声脆而响亮。要求母鹑体大,头小而俊俏,眼大有神,活泼好动,颈细长,体态匀称,羽毛色彩光亮,随产蛋高峰的到来,羽色由栗褐色转淡。

(2)自然交配。一般小群配种公母比多为l:2―l:3,大群配种则为l0:20―l0:30。

(3)种鹑年龄与受精率和孵化率的关系。种鹑有其育种最佳期限,它直接影响到种蛋的受精率与孵化率。为此,必须注意年龄结构。

养殖鹌鹑技巧及管理要点(2)

高效养殖鹌鹑技巧

1、产蛋母鹑对温度、湿度有一定的要求,如环境温度低于15℃,产蛋量明显下降甚至停止产蛋,适宜的舍温应保持在18℃以上25℃以下,过高过低要及时调节。适宜的舍内温度要控制在50%-60%之间。 并要保持供足清洁饮水和切碎的青绿多汁饲料。 第四、光照对母鹑产蛋量有很大影响,鹌鹑喜红色光。每天24小时内要有15小时的光照,光照不足用电灯光补充红光最好。

2、要饲养当年的鹌鹑,注意选择体壮无病、食欲性强的个体。鹌鹑的寿命一般为2年,孵化出的母鹑35-45天开始产蛋,产8-10个月后,其产蛋量下降。因此, 饲养一年以上的鹌鹑产蛋量少,应及早淘汰产蛋一年以上的母鹑,经育肥后出售食用。

3、母鹑开始产蛋后,食欲旺盛,必须供足优质饲料。粗蛋白质一般应占饲料28%左右。鹌鹑一年中产蛋300枚以上,大量消耗钙、磷,应注意日粮中钙、磷的补充供给,因此,应饲喂配合饲料,尽量少喂或不喂谷粒整料,一般配合饲料为:玉米占48%、饼类33%、淡鱼粉6%、干草粉5%、贝壳粉5%、骨粉3%、多种维生素添加剂0.3%。

养殖鹌鹑技巧及管理要点(2)

鹌鹑养殖技术要点

1、雏鹑的饲养管理

(1)雏鹑的培育

雏鹑生长发育迅速,羽毛脱换、生长速度很快。初生重平均7~8克,1周龄时可达20~23克,平均日增重1.86克,料重比1.4:1左右;2周龄时可达40~42克,料重比2:1左右。饲养鹌鹑,育雏是关键,雏鹑培育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日后的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为此,必须抓好以下几点。

1.接雏刚出壳的幼鹑,卵黄还未吸收完全,神经系统和生理机能不健全,体温调节能力差。因此,切不可马上就出育雏器(育雏室),应当在孵化器(箱)内10小时,待胎毛充分干燥,幼鹑适应周围环境后,再移入育雏器(箱)。远地接雏时,纸箱里要放棉花或碎布保温,也可在箱底放热水袋或电热瓶,上面铺上几层报纸,使温度不低于30℃。

2.保温接回幼雏后,应立即放入育雏器内保温。其育雏温度:前3天为38℃,4~7天37℃~33℃,8~14天29℃~32℃,15~21天25℃~28℃,以后逐渐降至常温。育雏器可利用长方形,或两头用两个不同功率的灯泡供热,使器内温度有高有低,以便幼雏自由选择适宜的栖息区域。

3.光照一般采用从初生到3~5日龄内昼夜光照24小时、光照强度4瓦/平方米。以后逐渐缩短,到5周龄时为10~12小时。种用蛋用鹑从6周龄起逐渐增加光照,到开产达到14~16小时,光照强度1~4瓦/平方米。

4.饮水和开食幼鹑接回,稍让休息后,应先饮用5%葡萄糖温水或口服补盐液。第2天起饮用0.01%高锰酸钾水。开食在出壳后24小时左右为好。开食前,先停止光照半小时,让幼鹑休息复原,待逐渐寻找食物时,再开始喂料。开食可直接饲喂正常的日粮,放置于扁平食槽内。为防止幼鹑将料扒出槽外,可在槽口加一层金属编织网。可采用昼夜不断水、不断料的自由采食,或采用定时定量饲喂,但必须保证每只个体都有足够的食槽和饮水位置。

5.密度饲养密度应合理,既不应过大,也不能太小。

(2)管理要点

1.0~4日龄幼鹑有易骚动不安和逃窜行为的野性,在加料和饮水时应特别小心。

2.做好防疫接种和清洁工作,及时打扫卫生,更换垫料,及时消毒。

3.经常观察雏鹑的精神状态、采食和排粪情况,一旦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

4.预防意外事故,防鼠害、火灾和空气中毒。

2、仔鹑的饲养管理

(1)雌雄分群

3周龄以后的仔鹑,应根据外貌特征进行雌雄分群,这样有利于种用仔鹑的选择与培育;也可避免啄癖或交配引起的骚动和损伤。

(2)适当限饲

为防止种鹑和商品蛋用鹑的性早熟,提高产蛋量和种蛋的合格率;降低饲料成本,必须适当限制饲喂量及降低蛋白质水平。限制饲喂时,对于自由采食应将粗蛋白质控制在20%左右,或每天饲喂标准量的90%,到产蛋率达5%时再改用种鹑或产蛋鹑的饲料。

(3)控制光照

采用10小时光照时间,降低强度,与限饲相结合,达到控制体重与正常性成熟期的目的和效果。

(4)定期称重

为确保限饲的顺利进行,每月应定期抽样称重(空腹)一次;饲养量少时应全称,饲养量大时可抽10%称。根据体重情况,及时调整营养水平和饲喂量。

(5)其他管理

做好各种疾病的预防工作,保持环境清洁干燥。转群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按时转入种鹑舍及产蛋鹑舍或肥育仔鹑舍。

3、种鹑及产蛋鹑的饲养管理

种鹑与产蛋鹑除了在配种技术、笼具规格、饲养密度、饲养标准等方面有所不同外,其余的日常管理技术都基本相似。

(1)产蛋规律

母鹑的性成熟期多因品种、品系及饲养管理水平而异,而产蛋性能,尤其是产蛋高峰期的产蛋量与饲养管理水平密切相关。正常情况下母鹑开产后1个月左右达到产蛋高峰,年平均产蛋率达75%~80%。种用鹑由于产蛋初期的蛋重小,受精率低,而产蛋后期又因蛋壳质量下降,孵化率低,故这两阶段的蛋不宜作孵用蛋,因此,生产上对蛋用种母鹑仅利用8~10个月的做种时间,而肉用型母鹑的做种时间则更短些,仅为6~8个月。母鹑在一天内产蛋时间主要集中在午后至晚上8时前,而以下午3~4时产蛋最多。因此,食用蛋可于次日早晨一次性采集,而种蛋收取则要每日收集2~4次,以确保孵化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