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养殖技术 > 超级猪周期预警应把握两个关键点

超级猪周期预警应把握两个关键点

为了保证中国居民对肉类的消费需求,我们必须避免生产的起伏,不断增加有效供应。要保持基本雌性动物的存量,保护农民的养殖积极性;要激发社会资本投资的积极性,调动规模经营实体的积极性。

根据农业和农村事务部的最新数据,全国猪肉价格连续10周下跌,同比下降23.7%。可以说,养猪业的环境已经进入“舒适区”,后期猪肉供应会越来越宽松。这种超级猪循环给了我们一个强烈的警示,凸显了加快畜牧业优质发展的紧迫性:把生猪生产提到更高的位置,建立健全支持生猪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

生猪产能下降并非没有预兆。近年来,由于生产成本、疾病风险和市场风险的影响,畜牧业的波动普遍加大。农民们还记得,2014年每头肥猪亏损110元,2016年最高时盈利近千元,2018年最差时亏损300元。这种猪循环的原因是非洲猪瘟的影响与周期性波动重叠,一些地方的养殖政策不稳定。养猪没有税收和污染风险,也不是“先进产业”,导致很多地方只想吃肉不养猪。2018-2019年生猪生产能力严重下降,暴露出支撑体系不完善、产业发展质量低下、抗风险能力不强等问题。

产能恢复不是一天的事,价格下降来之不易。2019年8月以来,10多个部门制定了生猪稳定生产和供应相结合的政策。2019年9、10月以来,可育母猪和猪的存量开始见底反弹。直到2020年6月和7月,可育母猪和猪的数量逐年增加。到目前为止,生猪生产能力已经恢复到正常年份的95%以上。所谓正常年份是指2017年,这是近年来生猪产量最高的一年。按照目前的势头,今年下半年生猪库存将全面回升。之后在三四个月内,放养增量转化为屠宰增量,每月屠宰量完全恢复。

我国每天的肉、蛋、奶消费量巨大,必须避免生产大起大落,不断增加有效供给。最根本的是把握好两个关键,即基础母畜和规模经营主体。如果粮食生产的目标是把生产能力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那么对于生猪来说,就要保证猪肉生产能力稳定在5500万吨左右。如果说粮食供应保障的重点是增加产能,那么生猪供应保障的重点就是储备产能。以加强猪肉长期供应和增强行业抗风险能力为重点,做好生猪生产能力储备。

要保持基本雌性动物的存量,保护农民的养殖积极性。行业前期亏损时,要特别注意维持基本母畜的存量,这样后期的市场价就不会太高。2010年至2014年,国内肉牛养殖热情不高,牛肉供应持续紧张,价格上涨三倍。此后,农业和农村部门在14个主要生产省份实施了多年的基础牛增量扩张项目,抑制了肉牛产量的下降趋势,保持了价格稳定。未来养猪,要以可育母猪数量变化率为核心控制指标,加强监控预警,保持可育母猪底线数量,设定分级控制区间,建立生猪生产反周期控制的自动触发机制。

虽然我国规模化养猪场的数量仅占养猪户的1%,但规模化养猪场和散养养猪户的生猪产量却占了全国的一半。在这个养猪周期中,与散养户相比,规模场恢复较快,贡献较大。生猪产业链长,涉及种子、饲养、加工、销售,以及饲料、兽药等配套产业。很大程度上也是资本密集型行业,适合工商企业进入。建设现代养猪业,应在向前延伸、向后延伸、流通加工、社会化服务等方面做出努力。,从而激发社会资本投资的积极性,调动规模经营实体的积极性。但是“家富,有毛的不算”,畜牧业风险很大,也面临融资问题。在实施生猪政策性保险的基础上,推动金融力量支持生猪产业发展。

从菜篮子的供应保障或对CPI的影响来看,猪肉仅次于食品。中国生猪养殖和消费占世界总量的一半,居民肉类消费的60%是猪肉。全球猪肉贸易量约为800万吨,不到国内生产的15%;2018年及之前,猪肉进口在中国国内生产中的比重从未超过2%。由此可见,和食物一样,保证中国人吃肉的问题应该主要靠我们自己。各地要认识到,粮食的生产和流通是对国家的贡献,猪肉的生产和流通也是对国家的贡献。要通过资源环境补偿和跨区域合作建立养殖基地,促进形成销售区补偿生产区的长效机制。

超级猪周期预警应把握两个关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