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养殖技术 > 保证国内企业供应以高价从东北农民手中收购玉米,每公顷收入将增加五六千元

保证国内企业供应以高价从东北农民手中收购玉米,每公顷收入将增加五六千元

大豆之后,中国的玉米进口量开始增加。目前,玉米市场的各种变化可谓喜忧参半:

幸运的是,价格上涨了,农民种植玉米的收入显著增加;令人担忧的是,供应紧张。玉米一旦大量进口,国内小农经济能撑得住吗?玉米会成为第二个大豆吗?

玉米种植收入的大幅增长

在过去的2020年里,国内食品价格大幅上涨,自然增加了种植土地的农民的收入。但是,从品种间的价格比较来看,玉米可谓是一棵美丽的树!

现在连黑龙江省30水最低的玉米粒价格都拿到了1.1元的位置——要知道,前两年1.1元是华北地区干玉米卖不出去的价格。

根据专业人士对黑龙江部分地区大豆、玉米、水稻种植收入的对比,与往年相比,水稻种植收入基本持平。如果得不到国家支持,米价可能要跌;大豆价格得益于涨价,每公顷收益比往年多2000-4000元左右;在玉米市场,与往年相比,每公顷收入增加到5000元左右。

玉米王回来了!

进口呢?

以前我们总说玉米实行关税配额管理,从国外进口的低价玉米不能运进来。但从2020年的进口数据来看,这种“保护”在需求的刺激下正在消退。

去年进口超过1000万吨后,今年一周内采购了近600万吨玉米,许多机构预测每年进口将达到2000多万吨——这些显然都是可预测的进口。然而,在目前的供应问题下,一些企业不再考虑价格因素,而只考虑是否能满足生产需求。

农业咨询公司天下粮仓对200多名贸易商和农民的调查显示,由于预期涨价和供应紧张,贸易商正在补充玉米库存,购买量在2000吨至4万吨之间。

某大型家禽企业的采购经理也表示,(当前采购)与价格无关,主要是为了稳定生产,需要储备一些优质玉米。今年,该公司的玉米库存翻了一番。

可以说,在目前的价格刺激下,无论是农民不愿意卖,贸易商囤积粮食,还是国内减产,最终的结果都是用粮企业现在对未来粮食供应的担忧,国内外玉米价格差至少600元/吨,进口也是不可抗拒的事实。

玉米价格高的情况下,风险其实更大?

虽然很多看好玉米价格的市场参与者表示,已经投产的深加工项目产能不会马上大幅下降,养殖场的牲畜也不会因为供应量下降而减少对粮食的需求来减肥,但是国内和进口玉米之间的博弈为未来的玉米供应埋下了很大的隐患。

与大豆相比,玉米的市场容量更大,涉及的农民范围更广。从今年玉米大放异彩来看,玉米种植面积大幅增加已经成为事实。同时,在玉米的主种植带,价格上涨带来的租金难以避免翻倍。因此,除非玉米价格今年秋天能够继续保持目前的地位,否则种植它的大多数农民都将面临损失。

从之前的大豆市场走势来看,国际市场对“中国需求”的投机,一般会导致大涨大跌,然后通过低价刺激打开中国需求市场。

目前,随着玉米进口的增加,各种进口渠道的延伸成本开始大幅下降。随着进口渠道的畅通,进口玉米所享有的各种资金成本优势将更加明显。

与国内玉米收购相比,大规模进口最大的优势是可以利用信用证提高资金周转效率,而国内玉米收购多为现金交易,由于人力、物力、稳定性等原因没有优势,这也是国内大豆输给进口大豆的核心因素。

保证国内企业供应以高价从东北农民手中收购玉米,每公顷收入将增加五六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