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养殖技术 > 用文字镌刻这一壮丽的历程——扶贫解困之路的文学之光

用文字镌刻这一壮丽的历程——扶贫解困之路的文学之光

在过去的两年里,作家莫言经常回到他的家乡山东高密,亲眼目睹村民们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如何用辛勤的劳动和智慧脱贫致富。“老百姓不仅在物质上摆脱了贫困,精神生活也从未丰富多彩过。只要能深入一点,这是一个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伟大事实。”莫言说。

人也够辛苦,应该能稍微健康一点。脱贫致富是中国人几千年来的梦想。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把扶贫攻坚放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组织实施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大的反贫困斗争。1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上指出,经过八年的不断奋斗,我们如期完成了新时期扶贫攻坚的目标任务。

从张北、河北、遵义、贵州、赤峰、内蒙古、章丘、山西、梁家河、陕西、赣州、江西、兰考、河南,到雪域西藏、南疆沙漠,中国作家从未缺席过这场让世界瞩目的反贫困斗争。他们走遍全国各地,用激动人心、热情有力的话语,为党和政府、290多万扶贫干部和群众服务多年

“这场影响千家万户情感的大战役,是时代给予中国文学和中国作家的重要机遇。它不仅仅涉及贫穷的村庄。有千千万万个家庭共同的社会情怀和关切。作家在这里投以敏锐的目光,意义重大。”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铁凝说。

扶贫攻坚战的火爆场面是作家创作的最生动源泉

“这里有泉水,就停在这里。”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火热场面,扶贫攻坚的决战,是中国作家最生动的创作源泉。

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湘西十八栋村首次提出“精准扶贫”。无数被贫穷束缚了几千年的“十八洞村”,从蝴蝶变成了蝴蝶,展翅奋进。

生活是一口井。找到一口井,就有水喝。作家李迪经常谈到这句话。2019年11月,作为“扶贫攻坚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25位作家之一,李迪迫不及待地走进了18洞村。在这里,人民的富裕生活使他幸福——他为村民们脱贫致富的艰辛流过几次眼泪,甚至为他们正在走向小康社会而欢欣鼓舞。

今年5月,李迪口述了他最后一部作品《十八洞村十八个故事》的最后五个故事。“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支持着他。十八洞村发生的巨大变化,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巨大变化,激励着他,使他在临死前把一个作家最后的精力献给了人民。”铁凝评论说,李迪是时代的记录者,是人民的歌者。

李迪走了,但讲故事的人还在继续,一直没有停在脚下。

“自2019年9月以来,中国作家协会与国务院扶贫办合作,规划并实施了‘扶贫攻坚主题报告文学创作项目’。作家们来到国家重点扶贫地区,用文字镌刻了这段壮丽的旅程。”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李敬泽。

今年11月1日至21日,在中国作协组织的“2020中国一天,更好的小康社会——中国作家行动起来”活动中,50位作家分两批回到他们写作的扶贫村,通过写文章或全媒体直播,讲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好扶贫攻坚战、攻坚进村的故事。

“2020年,我们消除了绝对贫困,实现了中国人民期待已久的幸福小康。在这样一个值得纪念的时刻,和作家走进故事,重温脱贫致富的历程,一定会引起很多人的兴趣和关注。”作家王蒙说。

在河南兰考许昌村,数千亩的泡桐树直立在道路两旁。作家郑再次走进“中国民族乐器村”,耳边传来村民徐玉顺的长琴声。今年9月,徐玉顺的小儿子娶了另一个村子的女孩。郑感叹道:“天下所有的好事都是环环相扣的。焦在带领村民种植泡桐的时候,一定没想到这片森林不仅在风沙中守护着许昌村,还带来了火热的古琴产业。现在它实现了这样的婚姻。”

在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奇的扫帚博物馆里,通过绑扫帚摆脱贫困的党桂梅告诉作家艾平,他今年的收入有所增加。他在家里建了一个很大的牛圈,院子里用砖头盖着,他回家再去面试就不用踩脚了。

新时期的中国作家和中国农民共同成长

“真正的艺术必须是动人的。”作家姜维在撰写扶贫攻坚报告文学时,给自己定下了一个标准,那就是感动。

2019年9月至2020年6月,姜维游历五省七地,创作了长篇报告文学《国家气温——我2019年至2020年的野外考察》。“40后”姜维笑着说,他是一个不回家的人:无论走到哪里,都有台灯和电脑陪伴,心中充满了辽阔土地上的新鲜面孔,他们传递的温度就是国家的温度。姜维笑破涕为笑很正常。坐在贵州“中国日”的演播室里,姜维讲着扶贫主战场上的人们,眼睛还是红了。

“邓,山里的妻子,下定决心要和村民们一起开山修路。13年后,她在悬崖上凿出了一条“麻的出路”,为全村致富开辟了新的希望。老兵王明利上山像只苍蝇一样走着,他看不出自己是一个断了两条腿的残疾士兵。他创办茶山是为了安排村民和贫困同志就业。他的手机铃声就是喇叭,天天在山里响。”因为他,姜维把手机铃声改成了军号。

这种号声令人振奋,也代表了新时代中国农村普通人的精神。

在江西井冈山茅坪乡神山村,作家丁小平被彭的姐姐的话深深打动。彭是村里最穷的人。她的丈夫受伤了,她的新房子倒塌了,她摔倒了...她家被认定为蓝卡贫困户。彭不仅屡遭失败,而且在政府的帮助下,自己也摆脱了贫困。2017年底,彭主动给村里写申请,要求给予“比我更需要的人”援助。

她说:“党和政府可以支持我们,但不能支持我们。”

“第一次听到这句话,我的内心是震惊的,我特别感动。在我们与贫困的斗争中,彭丽媛代表了新时期中国农民的形象。”在神山村,丁小平欣喜地看到,在人类扶贫解困的伟大斗争中,他的老乡们不仅财大气粗,而且头脑也很丰富。

从神山村回来后,丁小平定居了3个月,最终完成了他的作品《神山印象:一个村庄的扶贫攻坚史》。

中华文明根植于农耕文明。不了解中国农民,就无法了解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定性胜利,扶贫攻坚的决定性战役,是塑造中国农村新面貌的伟大实践。

“作家走进村里很有感触。他们对农村的巨大变化和农村观念的深刻变化感到惊讶,包括农民的审美取向、精神状态、视野和模式。”中国作家协会创作部主任彭学明说:“越来越多的作家意识到,只有跟上时代的步伐,去热练,才能创作出脚踏实地、生动活泼的好作品。”他本人有意识地投身于反贫困斗争,写出了影响广泛的长篇纪实文学《这是世界上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湖南湘西十八洞的故事》。

11月21日,丁小平回到雾蒙蒙的神山村,发现彭家门前的山坡又被加固了,村里的路也加宽了一点。他把自己的作品带给了彭。“啊?这是我们老张编的竹篮子。”彭姐姐在她的书里愉快地翻着村民的生活。在神山村,“越糯越甜”。

在扶贫攻坚的过程中,每个作家都是一个发光体

在扶贫攻坚的伟大实践中,中国作家不仅是见证人和记录者,也是见证人和参与者。

2015年3月,52岁的瑶族作家潘红日向河池市委提出申请,到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镇四门村担任扶贫小组成员。同年10月,潘红日被任命为泗门村党支部第一书记。

在西门村,留守儿童上学是个难题。“如果你没有真正走进村庄,你就无法真正感受到精准扶贫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潘红日说:“很多孩子辍学是因为家里兄弟姐妹多,父母经济压力大。要让他们进校园,首先要做思想工作。”为此,潘红日给大人小孩讲了一个励志故事,讲的是通过读书改变命运。

白天,去村里调查,建立扶贫档案;晚上,把你知道的话用文字表达出来。两年来,潘红日采访了190多名干部群众,笔记达37万字。他把留在村子里的经历融入了自己的创作中。今年,他的小说《村庄笔记》获得第12届马奖。

在这次“中国日”活动中,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龙符乡王龙村罗世林的简历引起了潘红日的注意。“从辍学到种地,再到外省挖矿截肢,再到通过政府的‘借牛还牛’产业支持建设一个100平米的牛棚,罗世林的经历就是个人在扶贫解困过程中的生活真相。”潘红日在村里做了两年的第一任书记,练就了一双发现故事的明眼。

近日,中国作家协会以“扶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主题,将《乡村笔记》、《山海经》、《海边春秋》、《乡村田园》、《十八洞村十八个故事》等16部名著列入“记录小康社会”为主题的推荐书目。中国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钱小玉说:“令人欣慰的是,全面小康、扶贫攻坚主题创作成果不断涌现,不仅数量众多,而且质量不断提高,呈现出日益丰富的面貌和越来越丰富的个性。越来越深刻的智谋。”这些作品在历史叙事的框架之外,丰富了人们对时代的记忆。

在这幅壮丽的画面中,中国作家不仅留下了他们的笔墨,也奉献了他们的智慧和力量。

今年2月底,甘肃省临潭县78个贫困村退出贫困序列,全县正式脱贫。8月,这里有了一个新的称呼——“中国文学之乡”。

临潭位于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丰富。自20世纪90年代对口支援临潭县以来,中国作家协会的工作一直是在“文化润物细无声,文学助力”的扶贫理念下进行的。从90年代末派出的第一批扶贫工作者,到近几年陆续派出的几位一秘,临潭遇到了对的人,中国作协确定了扶贫的“穴位”。这片山川秀美、文化灿烂的土地,成长为一个富有诗意、底蕴深厚的文化旅游产业,成为临潭人走出贫困和尴尬的法宝。

而且,中国作家协会在临潭培育的文学种子已经生根发芽。时不时可以在《诗刊》上看到赣南诗人的作品,人们在诗行之间找到诗歌中的临潭。如今,临潭文学部落正在崛起,丁彦、黑小白、赵倩、蒙艺、丁海龙等一批新生代作家已成长为甘肃文坛的生力军。许多当地作家的作品发表在《文学报》、《人民文学》、《中国作家》和《民族文学》上。这些人,这些作品,都是临潭宝贵的精神财富。

在报告文学《临潭拔河扶贫》中,作家高垲写道:“在扶贫攻坚的文坛上,每个作家都是一个发光体。就像高原上的阳光,文学的光照时间很长。”

文学之光不仅照亮了临潭,也温暖了今天的中国。

20世纪30年代,茅盾以上海文学学会的名义在《大公报》上写了一篇面向全国的短文,号召作家们以1936年5月21日为主题,“在一天之内发现中国的全部现实,在这一天展示中国的全貌”,为历史留下了一个珍贵的社会剪影,让我们得以穿越战火燃烧的前夜,一窥中国人在那一天的日常生活。

难忘的2020年,新时代的中国作家用脚步丈量中国,洞察时代,理解人生——从吉林延边的日出,到新疆伊犁的日落;从柴米油盐的变化到村民的笑脸。他们为这个为美而奋斗的时代交出了全新的答案,未来的人们将通过文字来触摸这不平凡的一年。

用文字镌刻这一壮丽的历程——扶贫解困之路的文学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