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养殖技术 > 贵州水城元坝村科技跨越扶贫攻坚“最后一公里”

贵州水城元坝村科技跨越扶贫攻坚“最后一公里”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快讯(记者张)一场秋雨过后,地面上形成了大大小小的水坑。元坝村,村民们在敲地空,一个村落文化广场展现出雏形。

贵州水城元坝村科技跨越扶贫攻坚“最后一公里”

元坝村的村文化广场(老人活动中心)正在建设中,预计今年10月底竣工。

元坝村位于贵州省水城区盘龙镇,由三个村合并而成,居民2000余人,总人口8000余人,其中335户、1261人为已办卡贫困户。2020年初,水城县成功完成贫困县第三方专项评估,元坝村等136个贫困村全部脱贫。

来自元坝村的71岁老人朱广权说,正在建设的村文化广场包括篮球场、看台、老人活动中心和停车场,占地约5000平方米。“我们元坝村的村民集资40多万,最多的捐了5万,少数有100元。这些人包括一些以前的贫困户。他们出去打工挣钱,也想为建设家乡做点努力。这说明我们党和国家政策好,人民富裕,人民积极性高。”

元坝村第一书记田桐见证了自发捐款的全过程。他说:“自发捐款修建村文化广场,反映了贫困地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反映了农村留守老人和儿童的心声。一种人文关怀。”

除了正在建设的广场,在中科院的帮助下,元坝村还发展了特色产业。近年来,在科技的力量推动下,土豆、食用菌、姜黄等产业纷纷崛起,正在推动元坝村村民从扶贫走向致富。

年轻的一等秘书:“不要落入一户人家,不要少于一个人”

2018年9月,田桐担任元坝村第一任驻地书记。“不要落入一个家庭。”这是他常说的一句话。

贵州水城元坝村科技跨越扶贫攻坚“最后一公里”

元坝村第一书记田桐(右),村里刚脱贫的90后。

田桐1984年出生,毕业于兰州财经大学。上学的时候他特别热爱足球,他的偶像是c罗。他曾经梦想成为一名体育记者。除了扶贫工作,他还写微信官方账号。“我什么都写。有一些关于扶贫工作的内容,当然也有我非常热爱的足球比赛。”田桐不好意思地笑了。

“每天早上,我都不醒,村里的牛把我吵醒。”“等我有时间回家,今年就回去一次。”这是天童的日常和假期安排。

“村里的居民很训练。以前在中科院老干部局工作的时候,胆子挺小的,但是来村里,每次遇到群众,我说一句话,群众就问你十句话。慢慢的,我会锻炼自己的勇气。”田桐解释说:“当人们不理解一些政策安排时,就会产生一些情绪。我们要做的就是耐心地向他们解释,鼓励他们做出改变,激发他们摆脱贫困的内生动力,共同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从而推动整个元坝村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入村两个月后,来自河北保定的田桐完全听懂了当地的方言。他说自己掌握了一个好方法,就是主动和年轻人聊天,多听多练。“有些人很热情。每次我路过,他正好在家,他就从家里搬出一条板凳,让我坐下来说话。”田桐笑着说道。

田桐在村里帮扶的过程中,敏锐地察觉到了“不患寡而患不均”的现象。“村里有一些边缘户,有些人会因为待遇不同而产生心理失衡,工作时也不会配合,所以化解矛盾的工作就落在我身上。我们的第一个秘书是起关键作用,宣传中央政策,从中科院引进技术,把工作做好。村民有顾虑的时候,树立标杆,树立榜样。这些都是一秘的使命和职责。”

“今年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让我们村最后53户贫困户顺利脱贫。”田桐说。

一个姜黄大种植户:“每年给贫困户10万元”

元坝村位于贵州西南部的群山之间。在海拔1600米的山腰上,一簇簇绿色的姜黄茎叶长得喜人。50多岁的李在田里停下来,赤手空拳掏出一大块姜黄,拍在生姜表面的湿土上,用嘴把剩下的土吹掉。有一次在钢铁厂工作,他从来没有想到有一天,他会成为村里的一个大生姜种植者。2017年,他放弃了月薪一万元的机修工工作,回到了故土。“我们最初在村子里种植了2000多英亩姜黄。但是由于很多农民缺乏科学的种植经验,收获并不理想。我对这方面比较感兴趣。另外,中科院的专家组来了之后,根据气候和土壤。这些条件促使我们‘领导’,开发试验场,进行姜黄的科学示范种植,让大家一下子有了信心。”

盾叶薯蓣试验田为元坝村播下了脱贫致富的种子。“为了发展小姜黄产业,带动村民致富增收,我们引进了选姜、施足底肥、善用种肥、科学追肥、合理密植适度套种、高海拔地膜覆盖等先进栽培技术和理念。为了改变原来粗放的种植方式,我们面对面的教村民选种、开沟、施肥的技术。这是我们来到元坝村以来一直在做的事情。下一步,一定要把职业做大做强。”余德顺,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贵州水城元坝村科技跨越扶贫攻坚“最后一公里”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的余德顺(左)和村里的一位大种植园主李进(右)讨论了今年姜黄的生长情况。

据悉,水城小黄姜是贵州省生姜三大地理标志保护品种之一。“我们中科院开发的水城小黄姜品种,个头小,味浓,辣,姜酚是普通的两倍,可以作为高档的调味蔬菜或中草药原料。”余德顺介绍,下一步中科院将进一步为农民提供技术支持,考虑在猕猴桃下套种喜阴小黄姜,以增加小黄姜产量,促进优质发展。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引进生姜专用菌肥,全村种植姜黄近200亩,亩产达2335公斤,高于水城近年来的平均单产,姜黄产量明显提高。

“去年我通过转让贫困户的土地种了20亩姜黄。接下来我打算来年用这些姜黄当种苗,既保护土壤,又保证质量。它准备明年扩大到80英亩。”李进说,目前每天大约有30户贫困户在他的小黄江地里干活,这不仅帮助解决了贫困户的就业问题,还提高了他们的技能,“包括从他们手中出让土地,给工人发工资,年底分红。每年要给贫困户发放10万元以上,算是扶贫攻坚的贡献。”

科技促进了产业的繁荣,开辟了扶贫攻坚的“最后一公里”。“对于元坝村来说,下一步是解决相对贫困问题,着眼于未来农村振兴的长远发展。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不断增强当地经济的‘造血’功能。”中国科学院扶贫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韩永斌说。

本文转载于中国扶贫网,由中国育种网整合而来。如有侵权,请联系f_fb#foxmail.com,我们会立即处理!

贵州水城元坝村科技跨越扶贫攻坚“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