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养殖技术 > 村里有项目。贵州因地制宜培育和发展特色产业

村里有项目。贵州因地制宜培育和发展特色产业

种植茶叶,种植食用菌,发展蔬菜产业……近年来,贵州沿江土家族自治县、榕江县因地制宜,培育特色产业,广泛动员贫困群众参与,通过产业带动群众增收,找到致富之路。

东西方合作,先富后富

延河县中寨镇志强村山坡上,茶苗碧绿,生长得很开心。在2000英亩的茶园里,村民们正在除草和喷洒药物。“这是我们的摇钱树。我们要让一片树叶造福于民。”中寨镇党委书记谭鹏飞说。

茶园背后是东西方合作的生动写照,先富后富。茶树来自浙江安吉县黄渡村。2018年,黄渡村20名农民党员致信习近平总书记,汇报了该村种植白茶的情况,并提议捐赠1500万株茶苗,帮助贫困地区人民脱贫。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后,中寨镇成为茶苗新的落脚点之一。

中寨镇海拔1200多米,土地资源丰富,适合茶树生长。如何让这种跨越千山万水的友谊惠及广大群众?谭鹏飞介绍,志强村采用“村集体+公司+农户”模式,对茶苗进行量化,投资专业合作社;同时,农民入股土地;此外,县财政还拨出专项扶贫资金支持集体经济发展。

有了白茶苗,村民增加收入的渠道更多了。志强村71岁的贫困家庭廖杨婷(音译)说:“你一天可以赚80元,一个月将近2000元。”像廖这样受益于茶园的人还是很多的。“每年有上万人在茶叶基地工作,其中贫困户占大多数,我们的轻劳动力成本超过100万元。”沿江生态茶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勇说。

今年3月,中寨镇的茶树经过初采、摊放、焯水、烘烤和加香...新烤的茶清香宜人,无论是香味还是汤色都不逊色于安吉本地茶。现在合作社和浙江茶叶集团签订了10年的销售合同,茶农有了更好的未来。

开设特殊班促进工业发展

延河县官洲镇马瑙村,食用菌种植基地忙得不可开交,村民们把两万多根菌棒整齐地放在地上。

小型食用菌如何帮助扶贫解困?延河县食用菌产业发展班副班长李泽安为记者算了一笔账:“一方面村民可以转让土地,每年每亩700元,同时在食用菌产业公司上班,每天80元,年底从公司拿分红。”

田,一个57岁的贫困家庭,已经在基地里铺了两天的塑料薄膜。自从三月初土地被夷平后,她一直在基地工作。“今年轻工收入4000多,土地出让收入1100多,比种地划算。”田冯英(音译)说,她的丈夫在外打工,每月能挣3000多元。“党的政策很好。今年全家‘脱帽’不成问题。”

为了促进扶贫产业尽快落地,3月初,县里成立了专门的工作班进行现场指挥和监督。“从我们花了10天时间出让土地,10天平整土地,把50多万根菌棒放在地下,前后只用了40天。”广州市副市长杜介绍。

近年来,延河县把食用菌产业作为全县重点发展产业之一,计划在12个镇(街道)25个村生产黑木耳1700万支,总面积2000亩。预计年产木耳1950吨,产值过亿元,覆盖7096户26963人,其中1011户3229人办卡贫困户。

产业升级和增加附加值

“八山一水一田”,贵州山多,榕江县车江坝是个例外。坝区距离县城北部不远,一万亩良田里整齐排列着一排排钢架大棚。走进温室,黄瓜是绿色的;温室外,茄子生长旺盛。

产业升级是增加人民收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关键。有一段时间车江大坝行业“分散混乱”,又因为大坝靠近县城,交通便利,外来人口聚集,导致违章建筑和私房现象。

如何让万亩大坝成为名副其实的聚宝盆?今年2月,榕江县委、县政府统一安排对坝区进行整治,拆除违章建筑,并清除改变土地用途的苗木、鱼塘。漓江靠近广东,该县决定将该坝址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蔬菜供应基地车江坝区工业发展指挥部副总指挥吴裕彬说。

榕江县引进贵阳农业投资集团对坝区产业进行统一经营,与县农业投资公司、农业合作社联合成立项目公司。“我们以每年每亩1600元左右的价格出让农民土地,优先雇佣当地农民劳动,农民年底有固定分红。“桂阳农业投资集团榕江园区负责人孔维维介绍说,辣椒、番茄和茄子大规模种植,卖得很好。

目前,坝区迎来第二个蔬菜收获季节。这些蔬菜经过采摘、分拣、包装后,会走出“山门”,随处出售。据统计,目前榕江县蔬菜种植产值2.08亿元,覆盖贫困家庭4614户,增加收入近2万人。

本文转载于中国扶贫网,由中国育种网整合而来。如有侵权,请联系f_fb#foxmail.com,我们会立即处理!

村里有项目。贵州因地制宜培育和发展特色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