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养殖技术 > 生猪价格上行周期拐点到了吗?生猪企业很难长期“躺着挣钱”吗?

生猪价格上行周期拐点到了吗?生猪企业很难长期“躺着挣钱”吗?

  随着产能恢复,养猪户“躺着挣钱”的好日子也无法长久。2020年上半年,生猪养殖企业盈利数百亿元,刷新了市场认知。然而,自9月份以来,随着生猪价格震荡下行调整,市场越来越关注当前超强上行周期何时见顶。

  近日,记者通过采访龙头企业、中小散户、下游屠宰企业、行业协会和分析师了解到,虽然目前国内生猪存栏量还没有恢复到非瘟前的水平,但业内认为生猪价格将进入下行轨道的观点已经确立,这一周期的转折点已经到来,水产养殖企业的利润将逐渐萎缩。但在疫情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下,生猪价格要经过很长时间才能跌到盈亏平衡的位置。

  散户“扩容” 复养依然谨慎

  经过一年多的缓慢恢复,河南新乡原阳县农民刘宏(化名)的猪存栏数终于恢复到非洲猪瘟流行前的200头水平。

  “虽然这段时间猪价下降了一点,但是还是高的。按照现在17.5元/公斤左右的价格,一只猪能喂300多公斤,赚2000多块。”与2019年春节前猪圈里的冷清景象相比,刘虹的专栏现在又热闹起来了。她笑着说,这两年猪都卖天价了,养猪的应该过好日子。今年他们要赚几十万。“早卖了三四头猪一斤。现在的猪价比前一个时期低了一点,但是波动不大,还是可以赚大钱的。”

  虽然对目前的盈利水平感到满意,但在交易过程中,刘宏也透露了他对康复的谨慎心情。

  她告诉记者,随着生猪价格的上涨,十里八巷已经平反的人数开始不体面,一些以前没养猪的农民也会买一些母猪开始试养。“过去几年,一只小猪三五百块钱。现在刚上岸的小猪就要300块了。满月的小猪可以卖到1600多元。这些新农民只要能成功繁育小猪,就能赚钱。”

  周围村民投资养猪的热情很高,这不可避免地让从业多年的刘宏警觉起来。“如果你提高很多,价格不会下降。”

  她坦言,看现在的市场情况,明年下半年生猪价格不会太好,所以坚持自给,而不是扩大产能。细心种田考虑,一方面怕价格落后;另一方面,他们害怕非洲猪瘟复发。“现在有更多的政策支持大型养猪场,像我们这样的小家庭不好。都是从疫情的火坑里爬出来的,现在同行都不敢贸然扩大生产,怕再掉进去。”她说。

  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王村镇农民叶磊(化名),是刘宏口中的新农民。与河南浓厚的养殖氛围不同,叶磊较早的王村镇没有养猪。2019年,看到猪的高价,想发财的叶磊买了五六头母猪,开始通过自繁自养的方式储备生产能力。目前,库存母猪已达30头。

  “母猪怀孕生小猪需要5个月,所以去年的精力主要是养母猪,没赚到钱。“现在小农使用生产效率非常低的三元母猪进行养殖,但是市场上二元母猪太少,价格又高,他们别无选择。”在谈及目前的行业情况时,国内一家不知名的生猪养殖行业上市公司表示,由于仔猪价格仍处于高位,即使散户用三元母猪养殖,仍可获利。另外,也有很多散户因为没有防疫控制措施,只能买大点的小猪在市场上下注,稍微养一点就有所作为。

  卓创的分析师张丽丽也表示,在当前的市场价格形势下,散户投资者再次介入的风险已经非常大。她说正常年份的小猪价格是300-600元,现在的小猪平均价格是1500多元。目前二元母猪成本5000多元,六七头母猪成本3万元。“猪吃一辈子的饲料钱是800-1000元,现在成本太高了。散户目前投资小猪的话,一定要保证6个月后市场价不低于13-14元才能盈利。二元母猪从配种到配种到仔猪需要四个月,开发商品猪需要一年。一年后,市场无法控制。”
生猪价格上行周期拐点到了吗?生猪企业很难长期“躺着挣钱”吗?  缺猪缓解 寡头布局成效显现

  长期以来,我国生猪养殖业集中度低的问题是造成市场价格周期性波动重大影响的主要因素。然而,在非洲猪瘟爆发后,随着过去一年左右生猪价格上涨周期的市场表现,大型企业对市场容量变化的影响迅速增加。

  “在全国范围内,新农民的现象并不十分普遍。目前养殖成本太高,加上饲料和生物安全防控成本,普通农民很难承担高成本投入。”在谈到当前市场中小散户的平反时,张丽丽说,虽然高价有暴利,但人人都想赚钱,中小散户也有不断进入的群体,但这肯定不是主流。它对市场产能的恢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更多的是资本较大、抗风险能力较强的龙头企业。目前,中小散户的复盘确实存在,但无论是什么条件,都不占优势,散户整体数量仍在减少。

  自2019年第三季度以来,业内资深人士石闻和穆源,以及新招聘的万科和阿里,都宣布了一系列产能扩张计划。随着项目落地,国内市场的猪荒有所缓解。

  “虽然没有明确的数据,但从市场总体情况来看,目前产能恢复相对较好。”文股份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市场上的仔猪产量有所增加,比疫情严重时好得多,但尚未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从饲养母猪的存量到生产仔猪,再到形成商品猪,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母猪和仔猪的存栏量提高后,短时间内不会产生大量的猪。

  根据农业和农村事务部的数据,2019年10月全国母猪数量首次转正。2020年7月,全国生猪数量比上个月增长4.8%,连续6个月增长;同比增长13.1%,是2018年4月以来首次出现同比增速转正。7月份可育母猪存栏量环比增长4%,连续10个月同比增长20.3%。

  根据卓创的数据,从2019年10月开始,湖南生猪养殖业开始批量恢复生产。规模化养殖场前期多采用业务转母模式,小散户自愈式恢复生产。根据养猪业的生产周期,产能从2020年9月开始释放,到年底逐步扩大。预计到年底,湖南生猪生产能力将恢复到正常年份的60%-70%。

  “从存量数据来看,中国生猪存栏量的恢复确实比较快。目前河南已恢复到正常状态的85%,母猪存栏量也恢复到80%以上。河南是养猪大省。大企业产能恢复比较大,政府扶持效果显著。”河南省肉类协会会长刘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尽管市场供应缺口有所缩小,但我们不得不看到,市场仍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前期南方地区的洪涝灾害对生猪生产能力的恢复产生了一定的不利影响,非洲猪瘟疫情也在全国零星发生。虽然部分地区进行了康复,但康复后的风险相对较高,部分地区复产不成功率甚至达到40%-50%。

  上述未具名的生猪养殖行业上市公司也表示,虽然大部分农户仍然使用三元母猪作为种猪,但市场上的母猪数量确实在不断增加,但生猪整体供应仍然不足。目前,大型企业正在扩大生产能力。虽然项目建设速度可以提高,但是种猪的补充过程还是比较慢的,具体什么时候能填补缺口还不得而知。

  屠企规模减半 集中度将提升

  根据近期生猪养殖上市公司8月份数据的密集披露,企业出栏数量有增有减,总体变化不大。但目前终端需求差,屠宰厂启动水平低的问题依然突出。

  “从去年开始,生猪养殖下游的屠宰和深加工企业的生存环境一直比较艰难。猪价高,卖的价格涨不到猪价,市场还有接受的问题。所以以现在的价格,大部分屠宰企业都在赔钱。”刘告诉记者,正常情况下,屠宰企业只有生猪价格在每斤7、8元左右才能恢复到盈利水平。在目前的市场情况下,虽然深加工还是有利可图的,但是肉的价格高,成本高,盈利不好。

  刘说,目前中国的屠宰量大幅下降,比去年同期下降了50%左右。“企业的屠杀减少了。以前可以宰四五千头,现在宰一两千头。以前杀四五百头的,现在一百了。大多数公司为了维持基本客户,不得不赔钱。”

  据卓创监测数据,2017-2019年非洲猪瘟发生前,屠宰企业的经营率保持在40%-60%之间。但从近五年的运营率趋势来看,第四季度的运营率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目前,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卓创预计2020年第四季度的提振将是有限的,国内屠宰企业的开工率可能会上升到20%。

  作为国内肉类加工业的龙头老大,双汇发展相关人士与记者沟通,称近两年国内屠宰企业规模确实有所下降。根据有关部门公布的数据,工业企业数量已从2018年的1万多家减少到5000多家。其中,除了生猪价格上涨、屠宰企业盈利能力差之外,还与非洲猪瘟疫情下国家有关部门加强市场管控确保食品安全等因素密切相关。

  在近两年生猪价格高企的背景下,屠宰加工企业也加强了上游布局。今年5月,双汇发展宣布,计划筹集70亿元用于生猪养殖能力建设项目。

  “企业发展农业部门不是为了从农业中获利,而是为了支持主业。随着行业规模的发展,如果企业本身没有上游产能布局,就会受到前端的极大制约。上游的合理布局可以提高前端的议价能力,对调整成本起到一定的作用。”上述双汇开发商表示,过去一年左右生猪价格高企,对下游屠宰企业产生了成本影响,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过去不规范屠宰的企业退出市场,减少了私宰烂宰现象,提高了大企业集中度。从公司财报中也可以看出,虽然生猪价格处于高位运行,市场供应萎缩,但双汇生鲜产品的销量并没有明显下降,这与疫情下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的提高和对品牌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有关。

  拐点已至 疫情“黑天鹅”尚存

  随着市场生产能力的逐步恢复,生猪养殖上下游对周期下行拐点到来的看法已基本确立。

  “往年生猪均价最高在25元/公斤左右,而这个周期的生猪高价在35元-40元/公斤上下波动。这个价格太高,持续时间太长。这种现象注定是长期存在的。过程。”文股份相关人士表示,随着行业产能的缓慢恢复,生猪价格将不可避免地回落,回到正常的盈利状态,这本身就是一个自然循环,不要过于悲观。

  据他分析,从生猪价格本身来看,去年国内生猪屠宰价格一度超过40元/公斤,是周期最高点。虽然价格在今年7月左右再次飙升,但并没有超过之前的高位,这只能说明市场 产能的恢复仍然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高价持续时间长,产能反弹比较高,但高水平已经过去。“虽然去年9月母猪拐点的数据不是特别充分,但这是一个逐渐见底的过程。从目前市场上母猪的库存情况来看,猪价的拐点应该已经出现了。”

  分析师冯永辉也表示,去年9月是官方发布的母猪屠宰数据的转折点。按照生理周期,生猪价格的拐点会出现在今年的8、9、10月份。现在已经进入9月份,生猪价格还是比较坚挺的,没有出现明显的下跌。所以真正对销量影响较大的因素还没有出现,10月份的趋势可能会变得更清晰。根据官方数据,目前的工业产能比最低水平恢复了25%以上。市场对猪价走势方向的基本看法是一致的,幅度略有不同。基本时间点可以确定为10月。

  “生猪市场拐点不是一个准确的数值,产能拐点受疫情、季节性需求变化、养猪户周期性屠宰积极性等诸多因素影响。目前各种因素混杂在一起,导致市场容量持续恢复的不确定性。比如非洲猪瘟的疫情在中国还是零星的。虽然不能说疫情是影响周期变化的主要因素,但疫情最终会体现在价格上。分析价格走势时忽略这个因素是不现实的。”他说。

  张丽丽还认为,根据大型企业披露的建设周期和生产速度,这是当前养猪周期的下行转折点。大部分产能是去年9月左右投产的,最快的一年就能形成产能,市场产能恢复确实明显。

  她还强调,目前非洲猪瘟疫情仍在持续。即使疫情稳定,最早也要到明年年底当前周期回归盈亏平衡。以前猪的周期从高到低需要一到一年半的时间。

  “除了供求关系,价格的影响因素一定是一个震荡的过程。排除非鼠疫等因素的影响,按照正常计算,水产养殖企业至少要到次年才能达到盈亏平衡点,在此之前,首先要将市场生产能力恢复到正常水平。只能说恢复产能一年后价格又回到了正常价格。所以养猪企业亏损的问题还是太遥远了。”冯永辉说。

  张丽丽还表示,国内生猪价格能否回落至之前的低点,取决于市场形势。非洲猪瘟企业在我国出现后,水产养殖企业的生物防疫成本不断增加。往年正常自养自养企业的完全成本在6.5元/头左右,因南北、大小企业差异而异。目前,即使是大型企业的养殖成本也高于这个水平。因此,预计在明年年底前,如果没有重大疫情,生猪平均屠宰价格可能会在10元/公斤以内回到正常水平。目前部分地方出现零星疫情,会对整体产能产生一定影响,延缓供需平衡的到来。

  华西证券农、林、牧、渔业首席分析师沙洲认为,今年中国投放的生猪总量约为4亿头,而非洲猪瘟爆发前的年市场产量约为7亿头。预计2022年国内产能将恢复到正常水平,目前生猪周期的下降趋势至少会持续到2022年。2021年,水产养殖企业仍将有利润,但利润水平将大幅下降,2022年整个行业将面临亏损。

  她认为,在即将到来的生猪价格下行周期中,玉米和豆粕的需求将随着生猪库存的快速恢复而成比例增加。在未来两到三年的漫长下行周期中,生猪养殖企业会遇到“猪价下跌”和“成本上涨”的双重打压,难度极大。随着产能恢复,养猪户“躺着挣钱”的好日子不会长久。2020年上半年,生猪养殖企业实现利润数百亿元,刷新了市场认知。但自9月份以来,随着生猪价格的波动和向下调整,市场越来越关注目前的超强上行周期何时见顶。

近日,记者通过采访龙头企业、中小散户、下游屠宰企业、行业协会、分析师了解到,虽然我国生猪存栏量还没有恢复到瘟疫前的水平,但生猪价格将进入下行轨道的观点已经确立,这一周期的转折点已经到来,水产养殖企业的利润将逐渐萎缩。但在疫情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下,生猪价格要经过很长时间才能跌到保本位置。

散户对于康复“扩能”还是持谨慎态度

经过一年多的缓慢恢复,河南新乡原阳县农民刘虹(化名)的生猪存量终于恢复到非洲猪瘟流行前的200头水平。

“这期间猪的价格虽然下降了一点,但是还是高的。按照现在17.5元/公斤左右的价格,一只猪能喂300多公斤,赚2000多块。”与2019年春节前猪圈里的冷清景象相比,刘虹的专栏现在又活跃起来了。她笑着说,这两年猪卖的天价,养猪的应该过好日子。他们今年会赚几十万。“早卖了三四头猪一斤。现在的猪价比上一期低了一点,但是波动不大,还是可以赚很多钱的。”

虽然他对目前的盈利水平很满意,但在交易过程中,刘虹也透露了他对康复的谨慎心情。

她告诉记者,随着生猪价格的上涨,十里八巷的平反人数开始不光彩,一些以前没有养猪的农民会买一些母猪开始试养。“这几年,一只小猪花了三五百块钱。现在刚上岸的小猪需要300块。满月的小猪可以卖到1600多元。这些新农民只要能成功繁育小猪,就能赚钱。”

周围的村民对养猪投资热情很高,这不可避免的让工作多年的刘虹警觉起来。“如果你提高很多,价格不会下降。”

她坦言,根据目前的市场情况,明年下半年生猪价格不会太好,所以她坚持自给自足,而不是扩大产能。慎重考虑种田,一方面怕物价下跌;另一方面,他们担心非洲猪瘟会复发。“现在扶持大型养猪场的政策多了,我们这种小家庭不好。都是从疫情的火坑里爬出来的,现在同行都不敢贸然扩大生产,怕再掉进去。”她说。

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王村镇的农民叶磊,是刘虹口中的新农民。与河南浓厚的养殖氛围不同,叶磊王村镇早就没有猪了。2019年,看到猪的高价,想发财的叶磊买了五六头母猪,开始通过自养储备生产能力。目前库存母猪30头。

“母猪怀孕生小猪需要5个月,所以去年的精力主要是养母猪,没赚到钱。”现在小农使用生产效率非常低的三元母猪进行养殖,但是市场上二元母猪太少,价格又高,别无选择。“在谈到目前的行业情况时,国内一家不知名的生猪养殖行业上市公司表示,由于仔猪价格仍处于高位,即使散户使用三元母猪进行养殖,仍然可以盈利。此外,也有很多散户因为没有防疫控制措施,只能买更大的小猪,在市场上下注。

卓创分析师张丽丽也表示,在当前的市场价格形势下,散户投资者再次干预的风险已经非常高。她说正常年份的小猪价格在300-600元,现在的小猪均价在1500元以上。目前二元母猪成本5000多元,六七头母猪成本3万。”猪吃一辈子的费用是800-1000元,现在成本太高了。散户目前投资仔猪,必须保证6个月后市场价不低于13-14元,才能盈利。二元母猪从配种到配种到仔猪需要四个月,开发商品猪需要一年。一年后,市场失控。“
猪荒缓解寡头分配的有效性已经显现

长期以来,我国生猪养殖业集中度低的问题一直是造成市场价格周期性波动重大影响的主要因素。但非洲猪瘟爆发后,随着过去一年左右生猪价格上涨周期的市场表现,大企业对市场容量变化的影响迅速加大。

“新农民的现象在全国并不十分普遍。目前养殖成本太高,加上饲料和生物安全防控的成本,普通农民很难承担高额的成本投入。“在谈到中小散户在当前市场的康复时,张丽丽说,虽然高价有暴利,人人都想赚钱,中小散户也有不断进入的群体,但这绝对不是主流。它对市场容量的恢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更多的是资本雄厚、抗风险能力强的龙头企业。目前,中小散户的复盘确实存在,但无论是什么条件,都不占优势,散户整体数量仍在减少。

从2019年第三季度开始,行业老手、沐源,以及新入职的万科、阿里,都宣布了一系列扩容计划。随着项目落地,国内市场的猪荒有所缓解。

“虽然没有明确的数据,但是从整体市场情况来看,目前产能恢复还是比较好的。“文股份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市场上的仔猪产量有所增加,比疫情严重时好得多,但尚未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从饲养母猪的存量到生产仔猪,再到形成商品猪,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母猪和小猪的存栏量增加后,短时间内不会产生大量的猪。

根据农业和农村事务部的数据,2019年10月我国母猪数量首次转正。2020年7月,全国生猪数量比上个月增长4.8%,连续6个月增长;同比增长13.1%,是2018年4月以来首次出现同比增速转正。7月份可育母猪数量环比增长4%,连续10个月同比增长20.3%。

据卓创数据,从2019年10月开始,湖南生猪养殖业开始批量恢复生产。大型养殖场前期多采用业务转母模式,小散户自愈恢复生产。根据养猪业的生产周期,产能将从2020年9月开始释放,到年底逐步扩大。预计到年底,湖南生猪生产能力将恢复到正常年份的60%-70%。

“从存量数据来看,中国生猪存栏量的恢复速度确实很快。目前河南已经恢复到正常状态的85%,母猪存栏量也恢复到80%以上。河南是养猪大省。大企业产能恢复比较大,政府扶持效果显著。河南省肉类协会会长刘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尽管市场供应缺口有所缩小,但我们不得不看到,市场仍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此前中国南方的洪灾对生猪生产能力的恢复产生了一定的不利影响,非洲猪瘟也在全国零星发生。虽然有些地区已经恢复,但恢复后的风险相对较高,有些地区的再生育不成功率甚至达到40%-50%。

上述生猪养殖行业未具名上市公司也表示,虽然大部分农户仍使用三元母猪作为种猪,但市场上的母猪数量在不断增加,但生猪整体供应仍然不足。目前,大型企业正在扩大生产能力。虽然项目建设速度可以提高,但是种猪的补料过程还是比较慢的,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填补缺口。

屠宰企业规模减半,集中度提高

根据近期上市生猪养殖公司8月份数据的密集披露,屠宰企业数量有增有减,总体变化不大。然而,终端需求差、屠宰厂启动水平低的问题仍然突出。

“去年以来,生猪养殖下游的屠宰深加工企业生存环境一直比较艰难。猪的价格高了,卖的价格就升不到猪的价格,市场还是有接受的问题。所以以现在的价格,大部分屠宰公司都在赔钱。刘告诉记者,在正常情况下,生猪价格在每斤7、8元左右,屠宰企业才能恢复到盈利水平。在目前的市场情况下,深加工虽然有利可图,但是肉的价格高,成本高,利润不好。

刘说,目前中国的屠宰量大幅下降,比去年同期下降了50%左右。”对企业的屠杀减少了。以前可以杀四五千头,现在可以杀一两千头。以前杀四五百头,现在一百了。大多数公司为了维持基本客户,不得不赔钱。“

据卓创监测数据,2017-2019年非洲猪瘟发生前,屠宰企业的经营率保持在40%-60%之间。但从近五年的运营率趋势来看,第四季度的运营率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目前,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卓创预计2020年第四季度的提振将有限,国内屠宰企业的开工率可能上升至20%。

作为国内肉类加工业的龙头老大,双汇发展相关人士与记者沟通,称近两年国内屠宰企业规模确实有所下降。根据相关部门发布的数据,工业企业数量从2018年的1万多家减少到5000多家。其中除了生猪价格上涨、屠宰企业盈利能力差,还与非洲猪瘟疫情下国家有关部门加强市场管控、确保食品安全等因素密切相关。

近两年生猪价格高的背景下,屠宰加工企业也加强了上游布局。今年5月,双汇发展宣布计划为生猪养殖能力建设项目筹集70亿元。

“企业发展农业部门不是为了从农业中获利,而是为了支持主业。随着行业规模的发展,如果企业本身没有上游产能布局,就会受到前端的极大制约。上游的合理布局可以提高前端的议价能力,对调整成本起到一定的作用。“据上述双汇开发商介绍,过去一年左右生猪价格高企,对下游屠宰企业产生了成本影响,但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过去不规范屠宰的企业退出市场,减少了私宰和烂宰现象,提高了大企业集中度。从公司财报中也可以看出,虽然生猪价格处于高位运行,市场供应萎缩,但双汇生鲜产品的销量并没有明显下降,这与疫情下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的提高和品牌产品需求的增加有关。

拐点已经到了疫情“黑天鹅”依然存在的地步

随着市场产能的逐步恢复,生猪养殖上下游对周期下行拐点的到来已经基本确立了看法。

“往年生猪均价在25元/公斤左右,而这个周期的生猪高价在35元/公斤到40元/公斤之间波动。这个价格太高,持续时间太长。这种现象注定会长期存在。过程。”文股份相关人士表示,随着工业产能恢复缓慢,生猪价格必然回落,回归正常盈利,这本身就是一个自然循环,不要过于悲观。

据他分析,按照生猪价格来看,去年国内生猪屠宰价格一度超过40元/公斤,是周期最高点。虽然价格在今年7月左右再次飙升,但并没有超过之前的高点,这只能说明市场容量的恢复仍然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高价持续时间长,产能反弹比较高,但高水平已经过去。“虽然去年9月母猪拐点的数据不是特别充分,但这是一个逐渐见底的过程。从目前市场上母猪的库存情况来看,猪价的拐点应该已经出现了。”

分析师冯永辉也表示,去年9月是官方母猪屠宰数据的转折点。按照生理周期,今年8、9、10月份会出现猪价拐点。现在已经进入9月份,生猪价格还是比较坚挺的,没有明显的下跌。所以真正对销量有很大影响的因素还没有出现,10月份的趋势可能会变得更清晰。根据官方数据,目前的工业产能已经从最低水平恢复了25%以上。市场对生猪价格走势的基本看法是一致的,幅度略有不同。基本时间点可以确定为10月。

“生猪市场拐点不是一个准确的数值,产能拐点受疫情、季节性需求变化、生猪养殖者对周期性屠宰的热情等多种因素影响。目前各种因素混杂在一起,导致市场容量持续恢复的不确定性。比如非洲猪瘟疫情在中国是散发的。虽然不能说疫情是影响周期性变化的主要因素,但疫情最终会体现在价格上。在分析价格趋势时忽略这个因素是不现实的。”他说。

张丽丽还认为,从大企业披露的建设周期和生产速度来看,这是当前养猪周期的下行转折点。大部分产能是去年9月左右投产的,最快的一年就能形成产能,市场产能恢复确实明显。她还强调,非洲的猪瘟疫情仍在继续。即使疫情稳定,目前的周期最早也要到明年年底才能恢复盈亏平衡。以前猪从高到低需要一到一年半的时间。

“价格的影响因素除了供求关系之外,一定是一个波动的过程。排除非鼠疫等因素的影响,按照正常计算,水产养殖企业至少要到次年才能达到盈亏平衡点。在此之前,首先要把市场产能恢复到正常水平。只能说恢复产能一年后价格又回到了正常价格。所以养猪企业亏损的问题还是太遥远了。”冯永辉说。

张丽丽还表示,国内生猪价格能否回落到之前的低点,取决于市场情况。非洲猪瘟企业在中国出现后,水产养殖企业的生物防疫成本一直在增加。往年正常自养企业全成本在6.5元/头左右,因南北、大小企业差异而异。目前连大企业的养殖成本都高于这个水平。因此,预计在明年年底前,如果没有重大疫情,生猪平均屠宰价格可能在10元/公斤以内恢复正常水平。目前一些地方出现零星疫情,会对整体产能产生一定影响,延缓供需平衡的到来。

华西证券农、林、牧、渔业首席分析师沙舟认为,今年我国投放的生猪总量约为4亿头,而非洲猪瘟爆发前的年市场产量约为7亿头。预计2022年国内产能将恢复正常水平,目前的猪周期下降趋势至少会持续到2022年。2021年,水产养殖企业仍将有利润,但利润水平将大幅下降,2022年整个行业将面临亏损。

她认为,在即将到来的生猪价格下跌周期中,随着生猪库存的快速恢复,对玉米和豆粕的需求将成比例增加。在未来两到三年的漫长下行周期中,生猪养殖企业会遇到“猪价下跌”和“成本上涨”的双重打压,难度极大。

本文转载自中国生猪养殖网,整合自中国养殖网。如有侵权,请联系f_fb#foxmail.com,我们会立即处理!

生猪价格上行周期拐点到了吗?生猪企业很难长期“躺着挣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