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养殖技术 > 种植甜水果,生产“蜂蜜”生活

种植甜水果,生产“蜂蜜”生活

种植甜水果,生产“蜂蜜”生活

每天晚上,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龙安县那同镇和丁当镇的15000亩火龙果基地都会变成一片灯火通明的海洋。这是当地农业种植企业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为火龙果“催花补光”增产。

中国五分之一的火龙果来自南宁。7月21日,龙安县金夫火龙果基地果园丰收。下垂枝上的红龙果由工人快速采摘,然后快速送到冷库车间去梗、清洗、分拣、包装。几十个小时后,这些香甜多汁的红龙果实将出现在北京和上海的水果市场。

“我们使用工业管理的概念来管理农业,并使用现代技术来提高种植效率。这就是龙眼火龙果能走向全国的秘密。”顺着广西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苏的指示,记者看到基地的火龙果树干下均匀地铺设着一排排黑色的细管,是从以色列进口的水肥一体化系统。管理人员通过埋在地下的传感器定期分析土壤中的微量成分,根据果树的不同生长期进行水肥混合,然后通过滴灌管输送到田间。几个人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几千亩基地的水肥灌溉工作,与传统灌溉方式相比,每亩可节水节肥40%。

火龙果基地的黑技术远不止这些。为了防止水土流失,锁住养分,在火龙果植物之间的土地上铺设大量草席;为了调整结实期,使火龙果植株在秋冬季节继续开花结果,基地采用了模仿夜晚太阳的新技术,从台湾省来刺激花朵,补光。在数十万盏LED灯的照射下,果园不仅每年增加亩产600公斤,而且成为网络名人中游客最喜欢的出拳地点。

基地路边的“精准扶贫、贫困村集体经济分红标志”和“精准帮扶联系卡”吸引了记者的目光。在基地忙着剪蕾摘果打包的陆春娣,是一个成功脱贫的群众。

58岁的陆春迪住在丁当镇万宝村。他的家庭在2016年被确定为贫困家庭,因为他因小儿麻痹症和妻子的疾病致残。当时陆春娣家里几亩地种了点口粮,空业余时间去县城打零工,一个月几百块,家里经济很困难。得知这一情况后,万宝村第一书记立即联系了金夫农业公司,陆春迪在招聘登记后获得了他的第一份正式工作。

“进来之后,每天都有工作,每个月都有稳定的收入。”陆春迪说,2016年1月,他来这里工作,月收入2800-3000元。那年10月,他成功摆脱了贫困。在政府的帮助下,他和他的家人也搬到了龙安县镇东的扶贫搬迁区,并免费得到了一套70平方米的新房子。“以前我们家一周只吃一顿肉。现在想吃什么就吃什么,生活越来越好。”

在丁当镇,占地5000多亩的金夫火龙果种植基地,已经成为周边人民名副其实的“聚宝盆”。通过土地出让金加租金、基干工资、反包管理报酬、超产分成奖金、村企合作奖金等“硬件”模式,周边34个村累计村集体收入400多万元,惠及1万多贫困人口。苏说,自“硬件”模式实施以来,当地农民深入参与产业发展,积极性大大提高。其中,去年收入最高的贫困户,年累计收入达到9万元,通过自己的双手改变了生活。

本文转载自农业和农村事务部,并整合自中国育种网。如有侵权,请联系f_fb#foxmail.com,我们会立即处理!

种植甜水果,生产“蜂蜜”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