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养殖技术 > “二师兄”因为这个突然抬头!以后怎么走?

“二师兄”因为这个突然抬头!以后怎么走?

  今年春节以来,国内生猪价格走出了“v”字形走势。
  
  在经历了一波显著下跌后,6月份以来,猪价掉头回暖,肉价已连续六周持续上行。
  
  多省生猪价格突破40元/公斤
  
  7月13日,农业农村部召开新闻通气会透露,今年2月份以来,猪肉价格连续3个月下降,进入6月份开始上涨,7月份第2周(7月6日—7月12日),全国集贸市场猪肉平均售价每公斤53.15元,已连续6周上涨,涨幅15.6%,但比2月中旬的高点低6.49元。
  
  肉价上行,与生猪出栏价格高企息息相关。
  
  搜猪网数据显示,7月13日全国瘦肉型猪出栏均价38元/公斤,较前一日的37.82元/公斤上涨0.18元/公斤,单日涨幅0.5%;较去年同期的17.47元/公斤上涨了20.53元/公斤,同比涨幅212.76%。最几天猪价涨势虽较前期有所放缓,但整体震荡上涨态势依旧,截止13日全国均价已上涨至38元/公斤关口附近,经过短时盘整后周末两天北方猪价再次连续出现0.2-0.7元/公斤左右不等的上涨,
  
  13日全国生猪出栏价格16省上涨,9省下跌,3省与昨日保持持平,整体看猪价区域涨跌较明显,东北、华北及西南上涨为主,以上三区域除内蒙古和天津稳中伴跌外,其他各省大体出现0.2-1元/公斤左右的上涨,其中四川较昨日上涨1.3元/公斤,是13日全国涨幅最明显的地区;西北、华中及华南整体跌势为主,其中陕西和广西较昨日分别下跌1.8元/公斤和1元/公斤,为13日下跌较明显的两个省份。
  
  截止目前,华南六省除广西相对偏低外,其他各省均价均已至40元/公斤以上,多地高价至41-42元/公斤左右,与东北及华北产区37-38元/公斤整体区域价差2-4元/公斤左右。今日最高价海南均价41.8元/公斤,部分高价区涨破42元/公斤,与最低价的新疆和云南35.5元-35.8元/公斤价位水平的高低价差维持在6元/公斤左右。
  
  卓创监测数据也显示,截至7月10日,全国外三元出栏均价38.42元/公斤,较月初上涨1.9元/公斤,涨幅5.2%;最高点出现在7月8日的38.84元/公斤。
  
  7月10日山东省外三元出栏均价为36.42元/公斤,较月初上涨0.98元/公斤,涨幅2.77%;最高点出现在7月7日的37.58元/公斤。此轮上涨中山东市场猪价上涨市场较晚,且涨幅相对较小;东北市场领涨全国,涨幅最大。养殖户对低价抵触情绪浓厚,屠宰企业再度陷入收购困难,猪价止跌回稳,局部反弹。
  
  进入7月,东北猪价加速上行,逐渐逼近2019年最高价38.98元/公斤,并暂时创下了2020年的最高纪录。据卓创资讯统计,2020年7月上旬东北良杂猪主流出栏价35.74元/公斤,较上月同期上涨21.94%,较去年同期上涨92.98元/公斤。最高价为7日的37.09元/公斤,与2019年最高价仅相差1.89元/公斤。
“二师兄”因为这个突然抬头!以后怎么走?    南方汛情致供应端收紧
  
  “冬春季节仔猪腹泻、常规类其他疫情导致仔猪成活率明显降低,继而导致6-7月份国内生猪出栏断档。猪源断档成为国内猪价供应紧俏的首要原因。”谈及本轮猪价上行的原因,卓创资讯分析师 张莉莉分析称,5月份猪价超预期下跌,养殖户集中出栏情绪浓厚,亦不乏全部清栏养户,导致了6-7月正常出栏猪源提前出栏,透支了此阶段的产能。价格缓慢上涨,一再突破养殖户的心理预期,业者看涨情绪浓厚,养殖户惜售情绪亦逐步浓厚。二次育肥客户看涨后市而将小体重标猪再次回圈育肥,供应再度缩量。
  
  同时,现阶段为国内雨季,高温高湿导致局部疫情略有抬头,加之南方暴雨侵袭,部分地区猪场受损严重,生猪出栏受阻,生猪调运难度较大。
  
  搜猪网分析师冯永辉也认为,生猪价格短时盘整后再次震荡上涨,一方面由于猪价快速上涨后白条肉持续跟涨,终端需求对高价肉消化较为迟缓,另一方面时隔一段时间储备肉投放再次来袭使得屠宰企业出现一定减量压价意愿。但目前可出栏猪源十分有限,屠宰企业每一轮试探性压价难以收到明显效果。另外对猪价产生利好因素是目前南方处于雨季汛期,对生猪调运形成不利影响,外地生猪调入减少多地缺猪现象逐步加重,使得销区上涨动力增强带动了北方短时调整后继续走高。
  
  农业农村部13日对外表示,这一轮猪肉价格上涨,主要是消费拉动。此外近期南方持续出现的强降雨天气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猪及猪肉调运,推升了部分地区的活猪价格。
  
  南方因汛情导致的供应端收紧,也间接拉动了北方猪价。
  
  卓创分析师称,进入7月,断档导致的南方供应紧张状况显现,北猪大量南调,其中以东北为最。外调猪源以大猪为主,东北养殖端压栏意向明显增强,上旬猪价加速上行,价格直逼2019年高点。
  
  据悉,近期东北猪源外调区域增多,数量加大。7月初,生猪主要调至两广、两湖、苏浙皖、江西、福建地区,本地屠企收购困难,被迫提价保量。除此之外,外调多为大体重生猪,大猪与标猪价差缩小,甚至一度持平。高价位下,压栏导致的体重增加会使得盈利提升,养殖端压栏惜售意向较强,东北猪价领涨,且与山东、河北、河南等地区几无价差。
  
  猪价长期仍被看跌
  
  虽然当前猪价牛市行情尽显,但随着近年来龙头持续补栏,业者对长期价格走势依然不乐观。
  
  张莉莉认为,近期国内猪价冲高回落,屠宰企业亏损严重,压价意向强烈。但市场猪源供应有限,养殖户对低价认可程度低,价格下滑难度较大。供需博弈激烈,短时行情或难有明显变化,但长线仍看跌国内市场。
  
  她表示,在需求方面,原料成本价格不断上涨,推涨白条猪肉及终端产品价格,但终端消费却一再下滑,几无提振时间。屠宰企业屠宰量不断缩减,开工率屡创新低,7月10日屠宰企业开工率降至12.04%,较月初的13.56%再降1.52个百分点。同时,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国内进出口贸易环节受阻,国内经济亦受此拖累,中下层收入群体消费能力减弱,对高价猪肉需求热情亦较低,利空猪肉消费。此外,受全球新冠疫情影响,国内猪肉进口自6月份开始逐步减少,而国产冻品已逐步消化殆尽,自2019年8月份以来屠宰企业几无入库。随着冻品的不断消化,国内冻品亏损量或逐步减少,消息面因素对市场存在一定提振作用,但实质性影响不大。而低价冻品的出库对鲜品冲击作用亦较明显,鲜销量进一步下滑。
  
  按照其预期,进入7月中下旬,5月份北方二次育肥出栏可能较大,届时价格或有下滑,但空间极为有限。8-9月份,养殖场补栏的产能陆续进入释放期,需求仍无明显好转,供应大于求,价格或开始下滑,10月份下滑空间增大。11-12月份需求旺季来临,供应端亦不断放量,降雪等极端天气影响加大,或导致猪价低位反弹。
  
  2021年随着国内产能的不断恢复,猪价或逐步回归理性,阶段性低点或出现在2021年的5月份;2021年下半年国内产能或恢复至原有水平,尤其是北方市场,在非瘟疫情不在大面积爆发的前提下,产能或能恢复9成以上,价格或降至16元/公斤附近。
  
  卓创分析师也认为,2019年7月能繁母猪存栏量降至低位,8月开始持续上涨。推算到生猪出栏,在刨除新冠导致的配种、补栏影响之外,7月份国内生猪总出栏量开始上涨。除此之外,南方一批集中补栏的二次育肥正常需在7月中下旬出栏,供应紧张状况或缓解,下半年生猪供应或持续增加。预计7月下旬开始生猪价格缓慢回落,暂无大的疫情或突发状况情况下,下半年价格或维持震荡下滑的态势,高点难以再度重现。
  
  冯永辉则表示,华储网发布消息显示,又一批2万吨中央储备肉将于7月15日投放市场,短期生猪供应短缺对猪价支撑较强市场仍将保持高位运行态势,大涨大跌可能性不大,但当前正值高温高湿季节,生猪饲养管理及疫情防控难度较大。
  
  此外,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局长杨振海13日表示,目前我国生猪存栏和仔猪供给量连续5个月恢复性增长,预示7月份以后可出栏的商品肥猪将逐步增加,猪肉市场供应将持续改善。同时,今年猪肉进口预计比去年增加100万吨以上,禽肉产量增加120万吨以上。综合分析,三季度之后猪肉供应紧张局面将逐步缓解,下半年市场供应总体有保障,猪肉价格没有持续大幅上涨的基础。今年春节以来,国内生猪价格已经走出V型走势。

经历了大幅下跌后,自6月份以来,生猪价格出现了逆转和回升,肉价连续6周持续上涨。

许多省份生猪价格超过40元/公斤

7月13日,农业和农村事务部召开新闻发布会透露,今年2月以来,猪肉价格连续三个月下跌,6月份开始上涨。7月第二周(7月6日-7月12日)全国市场猪肉,

肉类价格上涨与生猪价格高密切相关。

根据Sogou.com数据,7月13日全国瘦肉型猪均价38元/公斤,较前一天的37.82元/公斤上涨0.18元/公斤,单日涨幅0.5%;与去年同期17.47元/公斤相比,增长20.53元/公斤,同比增长212.76%。最近几天,虽然生猪价格涨幅较前期有所放缓,但总体震荡和上涨趋势保持不变。截至13日,全国均价已升至38元/公斤关口附近。经过短暂盘整,北方猪价在周末连续两天上涨0.2-0.7元/公斤。

13日全国生猪屠宰价格16省上涨,9省下跌,与昨天持平。总体而言,该地区生猪价格涨跌明显,以东北、华北和西南上涨为主。除内蒙古、天津稳中有降外,其他省份普遍上涨0.2-1元/公斤左右,其中四川较昨日上涨1.3元/公斤,是全国13日涨幅最明显的地区;西北、华中、华南是主要的低迷期,陕西和广西分别比昨天下跌1.8元/公斤和1元/公斤,是13日跌幅明显的两个省份。

到目前为止,除广西外,华南六省均价一直在40元/公斤以上,很多地方的高价在41-42元/公斤左右,与东北、华北37-38元/公斤相比,约为2-4元/公斤。今天海南最高价41.8元/公斤,部分高价区已经超过42元/公斤。海南与新疆、云南最低价格35.5元-35.8元/公斤的差价仍在6元/公斤左右。

卓创监测数据还显示,截至7月10日,境外三元均价为38.42元/公斤,较月初上涨1.9元/公斤,涨幅5.2%;最高点出现在7月8日38.84元/公斤。

7月10日,山东省外三元均价36.42元/公斤,较月初上涨0.98元/公斤,涨幅2.77%;最高点出现在7月7日37.58元/公斤。本轮上涨中,山东市场生猪价格上涨较晚,涨幅相对较小;东北市场全国领先,增幅最大。农民对低价有很强的抵抗力,屠宰企业再次陷入采购困难,生猪价格止跌企稳,局部出现反弹。

7月,东北生猪价格加速上行,逐渐逼近2019年最高价38.98元/公斤,2020年暂时创下历史新高。据卓创统计,2020年7月初,东北猪主流屠宰价格为35.74元/公斤,较上月同期上涨21.94%,较去年同期上涨92.98元/公斤。最高价7日37.09元/公斤,与2019年最高价相差仅1.89元/公斤。
南方水灾导致供应方收紧

“冬春仔猪腹泻等常规疫情导致仔猪成活率明显下降,进而导致我国6-7月生猪被宰杀。断猪源已经成为国内生猪价格供应紧张的首要原因。”卓创信息分析师张丽丽在谈到本轮生猪价格上涨趋势的原因时分析,5月份生猪价格跌幅超过预期,农民集中屠宰情绪强烈,且不存在全清户短缺,导致6-7月份正常屠宰的生猪提前屠宰,透支了现阶段产能。价格缓慢上涨,一次次突破农民心理预期,导致经营者看涨情绪强烈,农民不愿出售。二级育肥客户看好市场前景,小重量标准猪将再次圈肥,供应量将再次萎缩。

同时,现阶段是我国的雨季,高温高湿导致当地疫情略有上升。此外,由于南方暴雨,部分地区养猪场受损严重,生猪屠宰受阻,生猪运输困难。

Sogou.com分析师冯永辉也认为,生猪价格在短期盘整后波动并再次上涨。一方面,由于生猪价格快速上涨,终端需求导致高价肉消化缓慢;另一方面,储备肉的释放在一段时间后再次到来,这使得屠宰企业有一定的降低和降低价格的意愿。但目前能屠宰的猪源非常有限,屠宰企业很难在每一轮试探性降价中取得明显效果。此外,生猪价格上涨的积极因素是南方处于雨季和汛期,对生猪运输产生不利影响。外地传猪现象逐渐加剧,使得销售区域上升动力增加,带动北方短期调整后继续上升。

农业和农村事务部13日表示,本轮猪肉涨价主要是消费拉动。此外,最近南方的暴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猪和猪肉的运输,推高了一些地区的生猪价格。

南方洪水导致的供给侧紧缩也间接推高了北方的生猪价格。

卓创分析师表示,7月份,南方出现因档位故障导致的供应不足,北方大量生猪被转移到南方,尤其是东北地区。大型猪是外转猪的主要来源,东北养殖端压围栏意向明显增强。猪的价格在前十天加速上涨,价格接近2019年高点。

据报道,最近从东北转移的猪源数量有所增加。7月初,生猪主要转移到广东广西、湖北湖南、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当地屠宰企业被迫提价保量。此外,外部调剂多为大重量猪,大猪与标准猪的价差有所缩小,甚至一度持平。价格高的情况下,跨栏造成的体重增加会增加利润,东北地区的生猪价格会带动增加,与山东、河北、河南等地区价格差异不大。

生猪价格长期仍处于熊市状态

虽然目前生猪价格牛市满仓,但随着近几年市场的不断补货,经营者仍不看好价格的长期走势。

张丽丽认为,近期国内生猪价格涨跌互现,屠宰企业亏损严重,降价意愿强烈。但生猪的市场供应量有限,农民对低价认可度低,价格难以下跌。供需博弈激烈,短期市场可能不会发生明显变化,但长期市场仍然看空国内市场。

她说,在需求方面,原材料成本和价格不断上涨,推高了白猪肉和终端产品的价格,但终端消费却一次次下降,几乎没有时间提振。屠宰企业屠宰能力持续下降,开工率屡创新高。7月10日,屠宰企业开工率降至12.04%,比月初的13.56%低1.52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国内进出口贸易受阻,也拖累了国内经济。中低收入群体消费能力减弱,对高价猪肉的需求也较低,有利于空猪肉消费。此外,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自6月份以来,国内猪肉进口逐渐减少,而国内冷冻产品已逐步消化,自2019年8月以来,鲜有屠宰企业入库。随着冷冻产品的不断消化,国内冷冻产品的损失可能会逐渐减少,新闻因素对市场有一定的助推作用,但实质影响不大。但低价冷冻产品的投放对生鲜产品的影响明显,生鲜产品销量进一步下滑。

按照它的预期,7月中下旬北方第二次育肥可能会大一些,到时候价格可能会下降,但是空的周期极其有限。8-9月,农场补货产能陆续进入释放期,但需求并没有明显改善。供大于求,价格可能开始下跌,10月份下跌空上涨。11-12月,需求旺季即将到来,供应方也在增加量,降雪等极端天气影响加大,可能导致生猪低价反弹。

2021年,随着国内产能的不断恢复,生猪价格可能会逐渐回归理性,2021年5月可能出现阶段性低点;2021年下半年,国内产能可能恢复到原有水平,尤其是北方市场。在不爆发鼠疫的前提下,产能可能恢复90%以上,价格可能降至16元/公斤左右。

卓创分析师也认为,可育母猪存量在2019年7月降至较低水平,8月份开始持续上升。据估计,中国生猪总屠宰量从7月份开始上升,不包括新冠肺炎造成的养殖和补充的影响。此外,南方需要在7月中下旬放出一批二次育肥,可能缓解供应紧张,下半年生猪供应可能继续增加。预计7月下旬生猪价格将放缓。如果没有重大疫情或突发情况,下半年价格可能会持续波动下降,高点难以再现。

冯永辉表示,根据中国储备网发布的消息,7月15日将有另一批2万吨中央储备肉投放市场,短期活猪短缺将有力支撑生猪价格,市场仍将保持高位运行态势,大涨大跌的可能性不大。但目前处于高温高湿季节,生猪饲养管理和疫情防控难度较大。

此外,农业和农村事务部畜牧兽医局局长杨真海13日表示,中国生猪和仔猪供应已连续5个月恢复,这表明7月后可屠宰的商品肥猪数量将逐步增加,猪肉市场供应将继续改善。同时,今年的猪肉进口预计将比去年增加100多万吨,家禽产量将增加120多万吨。综合分析表明,三季度后猪肉供应紧张局面将逐步缓解,下半年市场供应普遍得到保证,猪肉价格没有持续大幅上涨的基础。

本文转载自中国生猪养殖网,整合自中国养殖网。如有侵权,请联系f_fb#foxmail.com,我们会立即处理!

“二师兄”因为这个突然抬头!以后怎么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