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养殖技术 > 超级猪循环结束?上市生猪企业“量补价”决战下半年

超级猪循环结束?上市生猪企业“量补价”决战下半年

  进入6月,猪价继续攀升。截至今日,广东、海南等少部分地区猪价已经达到19元/斤,高价区真要进入“20”时代吗?

  但在国内存栏量见底、产能逐步恢复的趋势下,生猪行业本轮景气周期的顶点已经过去。而上市猪企均将2020年的销售重心放在了下半年

  随着产能的逐步恢复,生猪价格重新回到2019年10月份的高点似乎已不现实。

  6月16日,国家发改委新闻发布会指出,今年下半年猪肉价格有望保持稳步回落的态势,并可能随着季节性和节日性的需求变化而有所波动。

  头部猪企“决战”下半年

  “从调研的情况来看,当前生猪复产的势头还是比较好的。能繁母猪存栏量和生猪存栏量比去年9、10月份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回升。新生仔猪量连续多月在增多,预计今年3季度育肥猪的供应将趋于改善。”国家发改委16日新闻发布会上指出。

  事实上,就下半年的增量来看,供给端会出现较为明显的提升,各家龙头企业均将2020年的销售重心放在了下半年。

  牧原股份2019年年报给出的销售目标为,“2020年公司计划出栏生猪1750万头至2000万头。”该公司今年前5个月的销售总量为525.8万头,按此计算,下半年必然放量。

  正邦科技今年生猪出栏量计划达到900-1100万头。其中,上半年出栏30%左右,下半年出栏70%左右。

  新希望则在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中给出更为明确的目标,全年出栏目标800万头,二季度大约是120万头,三季度是200万头,四季度是400万头左右。今年5月,该公司已经出现明显放量,当月销量环比增加59%。

  需要指出的是,近两年国内头部猪企市占率持续提高,在下半年确定放量的背景下,生猪价格能否回升面临不小压力。

  “三季度供给端会少量增加,但不会突然爆量,毕竟存栏数据摆在那。”生意社生猪行业分析师李文旭16日评价称。
超级猪循环结束?上市生猪企业“量补价”决战下半年  “以量补价”效果待考

  按第三方行研机构2019年的预判,今年6、7月份国内生猪出栏量将出现明显提升,只是受疫情因素干扰,多家养殖企业在建产能进度一度受到影响,产能释放可能会有所延后,进而间接延长行业景气周期。

  而就当前情况来看,生猪养殖行业仍然处于高利润区间。

  继续以新希望为例,公司资产自产仔猪育肥成本是13.7元/公斤,全年预计成本在13-14元/公斤。

  今年5月,该公司又是4家头部猪企当中销售均价环比下降幅度最大的一家,较今年4月的32.88元/公斤下降4.35元,但可以维持在28.53元/公斤。

  结合2019年生猪养殖运行节奏来看,今年二季度上市猪企盈利能力仍将继续同比增长。先行一步的部分上市公司,对此已有验证。

  截至6月16日,已经发布中报预告的558家上市公司中,新五丰、大北农以2562%和2279%的利润增幅,分列第1、2位。

  这与全行业当年5月才迈过盈亏平衡点,2019年上半年较低的利润基数有关。不过,进入三季度后,情况会逐步改变。

  2019年三季度,国内生猪价格连续上涨,各家生猪养殖企业盈利能力持续看涨,直至四季度单季度利润规模创下历史峰值。

  仅以生猪业务集中度最高的牧原股份为例,该公司2019年三、四季度净利润分别为15.43亿元、47.27亿元,至今年一季度小幅回落至41.31亿元。

  面对2019年下半年较高的利润基数,包括牧原股份在内的养殖业龙头的持续增长压力随之增加。

  对此,各家企业也早有预判,这才有了下半年出栏量要远高于上半年规模的计划,希望通过销量的提升来平滑猪价下滑的影响。

  另外一个潜在的带动因素是,2020年生猪出栏体重的增加。数据显示,正邦科技1月生猪出栏均重为112.44公斤,至今年5月已增加至136.84公斤。

  一方面是下半年出栏数量的增加,另一方面则是生猪出栏体重的同比提升,都是从量的层面进行拉动。只是,就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带动上看,销量提升的效果不如产品涨价那般明显。

  此外,在国内存栏量见底、产能逐步恢复的趋势下,生猪行业本轮景气周期的顶点已经过去。

  下半年猪价或降至11-13元/斤区间

  公开数据信息显示,在全国31个省区市,仅4月就有800多亿元布局养猪产业,这其中,既有牧原集团、新希望集团、温氏集团等大型农牧企业扩大养猪规模,也有一些房地产知名企业纷纷进入养猪行列。中国房地产业龙头企业——万科集团3月成立了食品事业部,明确提出要布局生猪养殖,并公开招聘生猪养殖行业的优秀技术人才。

  业内人士认为,今年下半年,虽然养猪利润会有显著下滑,但仍然有丰厚利润,预计生猪均价在11-13元/斤区间的概率较大,自繁自养的盈利不低于1000元。若是专业育肥,利润情况就不理想了,利润超过300元/头的概率不大,如果是高价购买仔猪,养殖水平再差点,甚至可能出现亏损。

  未来3年,养猪行业的规模化程度会大幅提升,由于大量散户退出市场,加上大型企业持续扩张,预计3年后前20强养猪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可能会达到35%-40%。整个养猪行业的生物安全防控水平、信息化水平、智能饲喂程度都会有显著提升,养猪行业的生产水平会加速提升,生产效率会显著提高,环保工作会明显改善。6月,生猪价格继续上涨。截至目前,广东、海南等少数地区生猪价格已达到19元/公斤。高价区真的想进入“20”时代吗?

但是,随着国内库存见底,产能逐渐恢复的趋势,生猪行业目前景气周期的高峰期已经过去。上市生猪企业将在2020年下半年集中销售。

随着产能逐渐恢复,生猪价格在2019年10月回到高点似乎不太现实。

6月16日,国家发改委新闻发布会指出,预计今年下半年猪肉价格将持续稳定下跌,并可能随季节性和季节性需求变化而波动。

在头猪企业的“决战”后半段

“从调查来看,目前生猪复产势头还是比较好的。与去年9月和10月相比,能繁殖的母猪和猪的数量明显增加。新生仔猪的数量已经增加了很多个月,预计今年第三季度育肥猪的供应将趋于改善。”国家发改委16日在新闻发布会上指出。

其实就下半年的增量来说,供应方会有明显的改善,2020年下半年各龙头企业都会集中销售。

沐源2019年年报给出的销售目标是“2020年,公司计划屠宰1750万至2000万头猪。”公司今年前五个月的总销售额为525.8万。按照这个计算,今年下半年成交量必然会增加。

正邦科技今年计划生产900-1100万头猪。其中,上半年上映约30%,下半年约70%。

新希望在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中给出了更明确的目标,年度目标800万,第二季度约120万,第三季度约200万,第四季度约400万。今年5月,公司销量大幅增长,销售额同比增长59%。

需要指出的是,近两年国内头猪企业的市场份额持续增长,在下半年确定成交量的背景下,生猪价格能否反弹压力不小。

“第三季度供应方会有所增加,但不会突然爆发。毕竟库存数据摆在那里。”商业界生猪产业分析师李16日评论说。
按量补价的效果需要检验

根据2019年第三方研究所的预判,今年6、7月国内生猪产量将明显增加,但由于疫情因素的干扰,很多水产养殖企业在建产能进度一度受到影响,产能释放可能会延迟,从而间接延长行业景气周期。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生猪养殖业还处于高利润区间。

以新希望为例,公司资产生产的仔猪育肥成本为13.7元/公斤,预计年成本为13-14元/公斤。

今年5月,四头猪企业平均售价降幅最大,比今年4月的32.88元/公斤下降了4.35元,但仍可维持在28.53元/公斤。

按照2019年生猪养殖的运营节奏,今年第二季度上市生猪企业盈利能力将继续同比增长。一些领先的上市公司已经证实了这一点。

截至6月16日,在已发布中期报告公告的558家上市公司中,新五峰和大北农分别排名第一和第二,利润增幅分别为2562%和2279%。

这与行业在2019年5月份过了盈亏平衡点后,2019年上半年利润基数较低有关。但进入第三季度后,情况会逐渐改变。

2019年第三季度,国内生猪价格持续上涨,各类生猪养殖企业盈利能力持续上升,直至第四季度盈利规模达到历史峰值。

以生猪业务集中度最高的沐源股份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2019年第三、四季度净利润分别为15.43亿元和47.27亿元,今年第一季度略降至41.31亿元。

面对2019年下半年较高的利润基数,包括沐源股份在内的领先水产养殖公司的持续增长压力将会加大。

为此,各企业早就有了预判,以至于有了下半年销量远高于上半年规模的打算。我希望生猪价格下跌的影响可以通过销量的增加来缓解。

另一个潜在驱动因素是2020年生猪屠宰重量增加。数据显示,正邦科技1月份发布的生猪平均体重为112.44公斤,今年5月份已增至136.84公斤。

一方面是下半年屠宰量的增加,另一方面是生猪屠宰重量的同比增加,这是数量驱动的。但就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而言,促销的效果不如产品涨价的效果明显。

另外,随着国内库存见底,产能逐步恢复的趋势,生猪行业目前景气周期的高峰期已经过去。

下半年,生猪价格可能会下降到11-13元/公斤

。据公开数据显示,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仅4月份养猪业就有800多亿元。其中,沐源集团、新希望集团、石闻集团等大型农牧企业扩大了养猪规模,也有一些楼盘。中国房地产行业龙头企业万科集团3月成立食品事业部,明确提出布局生猪养殖,公开招聘生猪养殖行业优秀技术人才。

业内人士认为,今年下半年,虽然生猪利润将大幅下降,但仍会有丰厚的利润。预计生猪均价将在11-13元/公斤范围内,自养利润不低于1000元。如果是专业育肥,盈利情况就不考虑了,盈利超过300元的概率不大。如果是高价买小猪,养殖水平也会差不多,甚至可能出现亏损。

未来三年,生猪产业规模将大幅提升。由于散户大量退市,大企业不断扩张,预计三年后前20家生猪企业的市场份额可能达到35%-40%。整个养猪业的生物安全防控水平、信息化水平和智能饲养水平将显著提高,养猪业的生产水平将加快,生产效率将显著提高,环保工作将显著改善。

本文转载自中国生猪养殖网,整合自中国养殖网。如有侵权,请联系f_fb#foxmail.com,我们会立即处理!

超级猪循环结束?上市生猪企业“量补价”决战下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