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养殖技术 > 我国肉鸭养殖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我国肉鸭养殖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近年来,中国肉鸭育种取得了很大进展,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巨大的多样化进步。肉鸭产业逐渐探索出一条依托特色产业,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的新途径。然而,肉鸭养殖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找到相应的策略进行改进和完善,以提高肉鸭的养殖技术和质量。让我们具体看看肉鸭养殖业面临的挑战和对策。

1.面临的挑战

1.1水产养殖污染越来越严重,环境资源约束越来越多。

近年来,我国肉鸭养殖规模不断扩大,鸭粪和废弃物不断增加。未经处理的废物直接或间接排入河流、湖泊和海洋,造成水污染和空气体污染等一系列环境问题。针对畜禽养殖污染控制,2013年11月,国务院发布《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从立法角度加强了养殖污染控制;2015年,农业部、国家发改委等八部委制定了《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5-2030年)》,进一步明确了畜禽污染控制的目标和方法。2016年,江苏省政府提出并开展专项行动,对江苏省畜禽养殖污染控制提出具体要求,部署畜禽养殖污染控制专项行动。东海县也面临着环境污染治理的问题。大量的养鸭粪不仅容易造成部分水体富营养化,污染养殖场周围空气体,还会传播疫病,影响农畜产品质量安全和人体健康。近年来,东海县大力推广生态畜牧业,加强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全县规模化养殖场处理率达到52%,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率达到92%。尽管如此,要实现2020年规模化养殖场(小区)处理率达到90%,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率达到98%的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1.2疾病防控难度大,需要加强。

鸭病不仅容易给肉鸭生产带来损失,而且容易损害消费者健康。鸭病的防治一直是肉鸭养殖的重中之重。近年来,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和集约化饲养的不断提高,养殖的环境压力越来越大。此外,由于养殖过程中抗生素使用不当和活鸭运输频繁,病原微生物广泛存在并在养殖场间传播。新老鸭传染病不断出现,混合感染病例增多,疾病诊断和防控难度加大。鸭病的防控措施与疾病风险不断增加不相适应,风险因素不断积累。东海县历来十分重视畜禽疾病的防治。但由于长期缺乏资金、设备、设施和交通,机构仍不完善,人员仍不足,使得肉鸭疾病的防控在技术手段、人员配备、执法密度和监管等方面仍显不足,亟待加强。

1.3各种费用的刚性增长和养殖成本的不断增加

近年来,像其他畜禽养殖一样,人工、土地和材料成本不断增加,养殖总成本不断增加。此外,肉、蛋、奶等产品价格波动频繁,养鸭收入相对下降,增加了农民增收的压力。近10年来,养鸭的平均人工成本、材料成本和总成本分别增长了270%、80%和90%。养殖成本明显增加挤占了养殖利润,肉鸭养殖收入下降,带来很大压力。

1.4价格波动频繁而剧烈,市场风险不断增加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不断发展,畜禽产品市场开放程度不断加深,国内市场供求影响因素不断增加,市场运行波动更加频繁和剧烈,由此产生的市场风险不断增加。肉鸭市场价格波动较大,价格差异较大。养鸭户利润小,风险高,市场竞争力弱,个体农户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在市场监管机制不完善的背景下,市场价格的大幅波动容易给农民和企业造成巨大损失,不利于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2.对策

2.1与时俱进,保护环境

全面落实中央和地方发展畜牧业的重大政策,按照中央、省、市、县政府的决策部署,根据东海县的资源状况和环境承载力,牢固树立和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调整结构确保供给,转变方式提高水平,强化主体推动转型。 以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为突破口,以绿色发展为路径,以保障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改革为主线。 提高标准化规模养殖水平,加强政策支持和科技支撑,推进粮经饲一体化和一、二、三产业融合,促进种植业、渔业和养鸭业生态循环发展,不断提高产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建设高产、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养鸭产业。

2.2全面规划、平衡和持续

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遵循现代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的原理和规律,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推广生态养鸭模式,提高肉鸭养殖水平。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构建养鸭循环经济体系,实行全程控制、协调平衡、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并举等措施,推进肉鸭养殖业“资源产品和可再生资源”的反馈运行过程,协调种植业、渔业、肉鸭养殖业及相关加工业的发展,协调产业链各环节的利益,解决肉鸭养殖业经济增长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和问题,促进肉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3农牧结合,优化布局

根据肉鸭生产的产业基础、饲料资源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科学规划发展空期和约束空期,调整优化肉鸭养殖区域布局。同时,合理引导种植业和渔业结构调整,加快构建粮、经、饲协调的产业结构,鼓励种植养殖方式使用鸭粪,推进地方粪便无害化处理还田,积极吸收各种社会资本。投资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大力发展农牧结合、畜地平衡的适度规模养殖,不断提高标准化规模养殖水平,推动肉鸭养殖业向绿色、高附加值、产销一体化方向发展,促进养殖业实现效益

2.4以市场为导向,加强调控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以国内外市场需求为导向,挖掘肉鸭养殖业的资源潜力,加快供给侧结构改革,提升肉鸭养殖业能力和质量安全监管水平,增强产业竞争力,确保市场上鸭产品的有效供给。顺应现代畜牧业发展的需要,优化宏观调控措施,提高政府宏观调控效率,利用各级政府的资金投入发展肉鸭养殖业,支持建设标准化规模养殖场、肉鸭良种工程等项目,推动全县肉鸭生产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抓好行业管理和服务,加大对肉鸭养殖业的政策支持,促进市场牵引和政府支持的有机结合,促进肉鸭生产健康发展。

2.5科技支撑,创新驱动

依托现代科技和人才,从“种、料、病、管、销”五个关键环节入手,加强肉鸭养殖领域的科技创新和研发、先进技术集成与应用,以现代发展理念和经营理念引领肉鸭养殖高新技术创新,提高肉鸭产业科技含量、鸭产品质量和农民科技文化素养及创新意识,强化以科技带动、结构调整和绿色发展的内涵式增长模式

2.6相关部门配合,管理职能明确

要加强对肉鸭养殖业发展和养殖区域优化的组织领导,建立机构,明确分工,加强管理,推进工作。一是成立领导小组,由县林牧局主要领导挂帅,相关部门、站、所参与组建领导小组,负责东海县肉鸭三新工程的实施。在县动物卫生监督所设立办公室,以执行专家为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项目实施。二是成立技术专家组,由资深动物牧师和资深兽医组成,负责项目的技术指导和宏观管理。第三,加强跨部门信息沟通。定期和不定期召开领导小组工作会议,开展跨部门协商,研究工作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改进和持续改进。

2.7加强政策支持,增加财政投入

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要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促进各项工程的顺利实施。第一,争取多渠道的资金支持。拓宽肉鸭养殖业融资渠道,通过财政贴息和补贴等方式,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增加对肉鸭养殖业生产、加工和流通的贷款规模和授信额度。积极申请与肉鸭养殖相关的国家、省、市科研建设项目。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发展肉鸭养殖相关产业;二是切实落实肉鸭养殖相关优惠政策。认真落实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扶持政策,实施粪便利用有机肥产品,享受电力、沼气等能源相关价格补贴;三是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积极整合各类支农项目资金,统筹安排农业综合开发、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农业发展资金,支持肉鸭产业可持续发展和转型升级,避免资金重复投入,填补资金缺口空。

2.8加强制度建设,创新机制建设

构建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对于保证相关工作的顺利实施至关重要。一是建立多领域、多部门的长效工作机制。在成立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分工的基础上,每年年初安排工作,每季度以现场会议、听取汇报、实地调查等形式,对各部门、各镇的工作进行检查,半年观察督促,年终总结评比;二是创新构建工作激励机制。在项目建设和工作推进过程中,采取激励措施,通过竞争性分配开展加强农村(镇)、村肉鸭竞争活动,给予优惠支持,对发展肉鸭产业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三是创新构建外部合作机制。在工作中,要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和龙头企业的合作,积极引进智力支持,邀请县内外肉鸭养殖和污染控制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参与相关建设,与各方讨论重点任务或项目,充分发挥专家学者的支持作用,确保相关工作科学、合理、有序推进。

2.9加强监督管理,确保顺利实施

实行全面监督,加强管理,是保证工作顺利实施的关键。首先,要加强施工进度的监督管理。领导小组要加强对项目实施进度的监督管理,认真落实和落实责任制,确保相关建设项目和工作按进度实施。对于进度滞后的,要沟通、督促、协调各单位,有序推进工作;二是要加强资金的财务管理,做到专款专用,专户管理,一分钱一分货;第三,加强建设工程质量管理。领导小组和有关单位要切实负起责任,严格控制计划建设项目的质量,按照有关标准或规定严格执行,努力把相关工作建设成优质工程。

2.10加强宣传教育,确保工作进度

为了保证肉鸭养殖业的长期健康发展,必须重视宣传,充分发挥舆论的积极引导作用,大力营造肉鸭养殖业发展的良好环境。第一,做好事前宣传。肉鸭生产新技术、新措施推广前,应进行广泛宣传和通报,使相关管理者、农场经营者和当地居民了解推广相关技术、新措施的目的、意义、内容和政策。二是互相沟通。在推广相关技术和新举措时,我们将通过电视、广播、报纸、互联网、手机短信、微信等方式积极推广相关信息和政策。,并不断关注和报道相应的新技术和新举措的动向,使群众获得广泛的知情权。三是事后反馈。工作开展后,要主动了解群众的建议和意见,深入农场和企业,面对面了解群众的心理和思想活动。对于工作中的不足,要主动改进和调整工作方法。解决群众疑惑,要耐心解答,精心教育,确保肉鸭养殖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顺利实施。

侵权请联系删除f_fb#foxmail.com

我国肉鸭养殖面临的挑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