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价格连续九周下跌,生猪企业利润“见底”了吗
生猪价格连续九周下跌,已经见底了吗?在销售价格大幅下降的情况下,大型养猪户如何缓解成本压力?
生猪价格“见底”
生猪价格又降了。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与今年3月中旬相比,生猪(国外三元)价格报26元/公斤,较上月下降6.8%。截至4月6日,生猪价格已下跌9周。这对养猪业的参与者来说不是好消息。河南一农民告诉中国商报,当地生猪价格一度跌破12元/公斤,本应上涨的节假日并没有带来销售惊喜。
生猪价格是否已经触底?卓创信息分析师王亚南告诉《中国商报》,预计今年4月生猪市场将主要萎缩。
“一方面,今年1月,规模化猪场集中,市场生猪供应过剩;另一方面,前期有部分农户在观望市场动态,延误了生猪屠宰。目前市场上超标准体重(110-130公斤)的生猪供应量过大,而屠宰厂需求量不大,这也带动生猪价格下跌。而且,目前生猪产能恢复良好,供应充足。”王亚南说。
市场上猪的短缺已经被扭转。根据农业和农村事务部的监测,今年2月全国可育母猪数量增长1.0%,连续17个月增长;同比增长34.1%,连续9个月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在市场供应充足、价格低廉的情况下,生猪养殖业的企业并没有停止“增量加码”的步伐,也没有“以量换价”的意图。财报显示,截至今年1月,沐源、文股份、正邦科技、新希望集团的存量已达605.4万头母猪,预计到今年年底产能将再创新高。
养殖利润“见底”了吗
生猪价格“持续下跌”,企业利润“见底”?商品分析机构卓创资讯称,4月6日,生猪养殖中的自繁自养利润值为1125.81元/头,较节前下降11.73%。此外,自2021年以来,自我再生产和自我支持的利润下降了61.70%。
目前,上市生猪企业仍处于产能恢复和扩张阶段。长期来看,随着产能的恢复,生猪价格会再次下跌。值得注意的是,上市生猪企业对目前的市场仍持乐观态度。新希望集团相关负责人对《中国商报》表示,从目前的周期来看,成本和生物安全防控技术边际优势较强的生猪企业将更充分地实现绩效。同时,预计今年生猪屠宰量将低于去年底的行业预期。今年的生猪价格预计将保持高位,不会再创历史新高。
企业认为,在生猪价格下跌的下半年,能够控制养殖成本的“玩家”将成为行业赢家。上述负责人表示,在生猪价格下行周期中,优秀生猪企业通过成本优势实现跨周期增长的逻辑依然存在。如果龙头企业也亏本,那么整个行业必然会有大量产能退出,供应量会大大减少,行业将迎来生猪周期的上行趋势。同时,公司可以通过发展生猪期货和养殖下游端的屠宰加工业务,对冲生猪价格在养殖过程中的波动,适度缓解生猪价格下行趋势对公司的整体影响。
沐源股份相关负责人也表示,虽然生猪价格的波动是公司经营业绩波动的主要原因之一,但公司未来将不断提高管理水平,降低生产成本。
通过养猪降低成本
据几家中小型养猪场的工作人员介绍,生猪价格持续下跌,使得许多养猪场在3月底前完成了“清仓”,即在新的低价前卖掉了所有的猪。上市的生猪企业都在大力降低成本,重点养殖生猪。
“在成本控制方面,对于水产养殖企业来说,除了降低饲料成本外,提高母猪产仔率和仔猪活产仔率是目前最好的办法。”王亚南说。
养猪是扩大成本差距的关键。在生猪养殖产业链中,仔猪从出生到断奶的成活率或生产效率通常用PSY指数来衡量,即每头母猪每年能提供的断奶仔猪数(PSY=母猪年胎次*每窝平均活仔猪数*哺乳仔猪成活率)。PSY值越高,猪场效益和母猪繁殖性能越好。2018年非洲猪瘟爆发前,行业平均PSY数约为17,大企业通常在20以上,农民约为15。
新希望集团相关负责人对《中国商报》表示,规模化养殖和农户养殖在效率和成本上最大的区别在于种猪,而商品猪在育肥阶段的差异相对较小。自繁自养模式在生物安全防控、农场硬件设施、降低成本等方面比“公司+农户”模式更具优势。目前,“公司+农户”模式在公司屠宰结构中所占比例相对较高。后续公司将继续发展“公司+农户”的商品猪养殖模式,同时逐步加大对自营和自营模式的投入,提高自营和自营模式在总屠宰量中的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