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养殖技术 > 一场发生在现场的数字革命

一场发生在现场的数字革命

“稻田里安装了电子传感器,可以实时控制湿度、温度和害虫等数据。如果出现异常,手机会收到预警,可以用手指种庄稼。”沈,一个种了半辈子的农民,从来没有想到有一天,他的田地会被互联网技术改变。

如今,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技术正在加快与农业的深度融合。随着农村振兴的号角,数字化的“火”在这里慢慢“点燃”,智能农村的发展按下了“快进键”。

给农民装“智脑”

“我以前常年住在鱼塘边。我不得不半夜起来查看。我担心鱼会缺氧。现在有了高科技,我成了‘动手掌柜’。”沈芸,浙江省德清县管仲镇曲溪村的一个大养鱼户,已经养鱼15年了。他第一次觉得种地可以这么轻松。

打开手机里的“数字养殖”App,鱼塘实时数据一目了然:溶解氧3.4mg/L,水温12.6℃...沈高兴地说,鱼塘安装了水质监测、远程控制等智能设备后,效果显著:鱼塘产量从去年的2万公斤增加到5万多公斤。

作为浙江唯一的数字农业试点县,目前德清已建成3500个农业物联网应用示范点、农业大数据中心、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平台等“一中心四平台”,力争实现农业产业数字化转型全覆盖。

近日,浙江省德清市水木莫干山都市农业公园的西红柿被树枝覆盖,迎来了建成后的第一个收获季节。与普通大棚不同,“数码工厂”采用智能环境控制、水肥一体化等44项农业科技成果,不仅实现了从育苗到采摘全过程的自动化控制,而且可以全年连续生产。

“为此,我们已经获得了340多项专利,并为我们的作物指定了更多的工业质量控制和数字定量工业标准。40英亩的菜园只需要6个工人。”北京水木久田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晓庆说。

类似的“聪明”蔬菜厂在德清比比皆是。“水族”工程采用高科技,在半个空内实现黄瓜、番茄、鲈鱼的协同共生;新安镇亓航冬枣数码厂通过智能化综合管理,实现了年产1600元/亩的目标。这两个项目成功入选浙江省数字农业工厂试点项目。

数字化重塑农村治理体系

目前,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为代表的数字技术正在推动德清县传统农业向智能化转型。但是,“数字化”的含义并不仅限于此。近年来,德清坚持将地理信息衍生的数字技术应用于农村振兴的各个方面,有效促进了县域农村生产、生态和生活的转型和转型。

走进德清的每一个行政村,都能在电子屏幕上看到“数字村的一幅画面”。从远处看,是一张全景式的三维斜摄影矢量地图。点击鼠标,空与公共数据之间的数据相继出现,涵盖了农村规划、农村管理、农村环境、农村服务、农村治理五个领域。

德清县大数据发展管理局副局长赵方说:“这张‘地图’收集了空之间的规划、地理信息、自然环境等282种基础数据,实时共享时间空信息、基层治理、智能交通、垃圾分类、污水处理等15个系统数据,让乡镇能够以‘一张图、综合感知’的方式实时掌握农村生产生活。”。

在德清县甘源镇城北村,“地图”成为村庄治理的“中枢大脑”。以垃圾分类为例,村庄中的垃圾箱可以智能感知垃圾分类,并将数据实时传输到“数字村庄地图”。垃圾分类的情况在地图上清晰可见,这迫使村民们有意识地形成了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目前,该村垃圾分类准确率达到90%。

“这不仅是一张三维电子地图,也是一个触及全国每个角落的物联网感知网络。”德清县伍肆村党委书记孙国文说。“电线杆上有悬挂物”“路上有投掷物”“路灯不亮”……每天都可以在五四村农村数字化治理平台上实时显示和处理这样的信息。“同时,村民还可以通过手机应用获得农村医疗、养老、助残、垃圾分类等‘最后一公里’便利服务,成为数字平台的用户和受益者。”孙国文说。

目前,德清的“数字乡村地图”已初步实现农村全覆盖。德清借助大数据和地理信息技术,积极打造数字农村全景、农村服务管理移动终端、县级农村数字治理中心,使农村治理更加精准。

顶层设计促进县和村庄的整体知识治理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要实施数字农村建设发展工程。可以预见,数字村将成为“十四·五”伊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进程中推动农村发展的重要突破口。

“在农村治理中,我们必须充分利用‘城市大脑’的数据支持,为农村治理创建统一的数据库,探索一条利用数字技术激励农村振兴的新发展道路。”德清县农业和农村局局长姚说。

目前,德清正在全力推进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和全球数字化治理试验区建设,涉及城乡三维地图建模、人口动态迁移感知系统、农村治理多规则应用等20个覆盖全区域的重点实施项目,进一步推进农村治理多维度、多领域数字化。

“数字农业、农村和农民的深化过程就像是‘在地上盖高楼’。下一步,德清将继续巩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把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基础设施纳入“十四五”计划。同时,加强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与交流,进一步加快培养“数字新人才”,壮大农村数字人才队伍。”德清县副县长王振泉说。

一场发生在现场的数字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