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养殖技术 > 【经验贴】秋冬猪病诊断注意7个误区

【经验贴】秋冬猪病诊断注意7个误区

现在有一个共识,猪的疾病越来越复杂,诊断和预防越来越困难,危害越来越严重。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有没有什么因素造成这种情况。这几年来,猪病诊疗过程中的一些误区,是我们不能忽视的现实。今天就来说说这些误区。

1.蓝耳朵=猪蓝耳朵病?

这种观点前些年比较流行,这两年好很多。蓝耳病确实会引起猪蓝耳病,但不能只说猪有蓝耳病。猪蓝耳病是一种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以妊娠晚期厌食、发热、流产、死胎、胎儿干瘪为特征;

仔猪出现呼吸系统症状。也就是说,一方面表现为母猪繁殖障碍,另一方面表现为呼吸道症状。实际上,只有一些患病的猪有紫色的耳朵(或蓝色的耳朵)。除此之外,导致猪耳朵边缘部分发蓝的因素还有很多,如败血症、呼吸困难、寒冷刺激、局部血液循环不良等。

2.病原体分离等于疾病诊断

这个话题争议太大。简单说说自己的看法吧。先简单说一个附红身的例子。现在如果检测的话,猪附红细胞体携带率几乎是100%,但我们能说我国猪附红细胞体的发病率是100%吗?虽然允许有资质的猪场做实验室检测,但由于准确的实验室诊断技术确实可以为疾病的诊断和预防提供更全面、更可靠的参考依据,仅根据病原体分离、抗体检测等实验室诊断结果进行诊断是不合适的,不能结合猪的实际临床表现。很有可能在疾病的诊断和预防过程中出现局部失误,从而延误整头猪健康状况的诊断和治疗,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

【经验贴】秋冬猪病诊断注意7个误区

3.接种=不再发病?

现在有一类养猪户认为只要打疫苗就万事大吉,但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事:“我打了各种疫苗,为什么猪还是会生病?”这种问题。造成这类问题的原因有这么多:疫苗质量问题(如储运方法不当、使用方法不当等。);动物健康状况(如免疫抑制、免疫耐受、抗体水平均匀度不足、遗传因素等。);免疫时间来不及,出现免疫空白期。环境中病原体太多,超出身体承受能力;病原体血清型太多,接种疫苗与养殖场血清型不同,不同血清型之间交叉保护率相对较低。再进一步一点可能是病原体的致病基因发生突变,毒力增强;病原体靶受体发生变化,与相应抗体亲和力不高。说了这么多理由,大家能理解吗?疫苗是预防和控制动物疾病的必要手段,但绝对不是万灵药。

4.用量=效果更好?

这个问题说实话,一是因为过去兽药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大家都不放心,加大用药剂量成了惯例;另一个原因是长期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导致耐药菌株增多,有时按推荐剂量用药效果不明显;第三,目前猪病的复杂性在增加,治疗上过度依赖抗生素。我之前跟你说过,几年前,猪得了所谓的高烧,没有治好,猪都死了。

随着农业部对GMP和GSP的推广以及兽药监管力度的加大,兽药的质量会越来越有保障。此外,如何科学合理地使用药物已成为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的重中之重。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去关注它,尤其是我们的一线养猪户。

5.预防性保健=浪费的钱?

这种观点没有错,因为大家都参加了会议,从网上查资料,看到的或者用过的保健节目都没有得到真实的效果,所以认为保健没有用。正常情况下,身体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能够抵抗或适应不断变化的内外环境因素。适应健康,不适应就生病;它影响生长发育,却导致死亡。但是结合目前猪的生产情况,我们会发现,仅仅依靠猪的抗病能力似乎是不够的。预防性保健其实就是有效提高身体的适应能力。实践证明,在现有生产条件下,对母猪分娩前后、猪在断奶、转移、免疫、运输等疾病环节进行预防性保健是非常必要的。

6.联合用药能治愈所有疾病吗?

如遇多种疾病,也建议合用药物。但是,药物组合应该有一个联合的方法,而不是说使用的类别越多越好。在多种疾病混合感染的情况下,单靠单组分药物往往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要科学合理地联合用药,充分利用药物之间的协同作用,提高防治效果。

但这并不意味着药物组合可以解决所有问题。例如,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多由病毒、细菌、支原体、寄生虫、饲养管理等因素引起。联合用药只能解决它能解决的部分问题,但无论如何不能代替加强饲养管理,因为如果不及时有效地处理粉尘过多、有害气体过多、霉菌毒素中毒、营养不良、饲养密度过大、贼风等问题,我们真的很难真正控制猪呼吸道疾病。我觉得所有有“综合症”的问题,顾名思义都是要综合防治的。过度依赖药物,很可能导致生猪生产失去妻子,失去军队。

7.节约成本=尽可能节约?

这个我就不多说了,只是提醒大家“我要马跑得快,我要马不吃草”绝对不适合养猪。

【经验贴】秋冬猪病诊断注意7个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