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养殖技术 > 上市猪企的“二哥”就像一台印刷机

上市猪企的“二哥”就像一台印刷机

2020年,“二哥”的价值与日俱增,生猪养殖行业上市公司赚了不少钱,忙着扩大产能,拓展“钱袋子”。最近随着生猪产能的恢复,前期扩张的上市生猪企业又开始了成本大战。与此同时,生猪养殖行业期待的生猪期货终于到来,业内很多人分析,上市生猪企业有望跳出“生猪周期”。明年生猪养殖业如何发展?

涨价:上市生猪企业忙着扩大生产、数钱

今年生猪价格持续上涨,生猪短缺、产能不足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去年中国生猪数量为5.44亿头,同比下降20.93%。根据农业和农村事务部的数据,今年2月生猪价格达到最高点,突破38元/公斤的水平线,然后回落;今年7月,生猪价格再次逼近38元/公斤。

生猪价格暴涨,让上市生猪企业每天赚的越来越多。前三季度,沐源股份(002714)日均盈利7661万元;天邦(002124)、正邦科技(002157)净利润增长均超过100倍,大北农(002385)、石闻(300498)、新希望(000876)等上市生猪企业均实现巨额盈利。与此同时,上市生猪企业也试图通过扩大产能来收取更多股息。据《中国商报》记者统计,今年前三季度,从沐源、文、正邦科技、新希望、天邦、金(002548)和大北农等地投放生猪约3123.4万头。

上市生猪企业产能竞争持续。财报显示,今年沐源股份的目标是1750-2000万股。温的股票还预测,今年的生猪屠宰量将超过去年的1850万头。新希望的相关负责人曾告诉《中国商报》,其今年投产的生猪养殖项目产能为1800万头,力争明年达到2500-3000万头,2022年达到4000万头。

产能扩张增加了生猪供应,但也导致生猪价格下降。唐人神董事长陶义山(002567)近日公开表示,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各大养猪企业公布的在建或待建养猪项目将达到20亿头,而中国猪肉消费量仅为6.5亿头。未来养猪业将出现产能过剩,猪肉价格也将降至4-5元/公斤。

降温:“成本大战”即将打响

今年下半年,生猪价格开始下跌,生猪养殖业的重点是“产能过剩和成本控制”。根据农业和农村事务部的数据,10月份母猪3950万头,连续13个月增加,比去年同期增加32%。母猪的存量已经恢复到正常年份的88%左右。到11月底,全国生猪生产能力已恢复到年水平的90%以上。

农业和农村事务部畜牧兽医局副局长魏洪阳公开表示:“预计明年上半年生猪生产能力将全面恢复正常。按照六个月的育肥周期,猪将在明年下半年放生。有可能达到正常年份的水平。”

成本控制将成为明年上市生猪企业盈利的关键。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副研究员朱增勇告诉《中国商报》:“养殖仔猪的农民平均成本约为15元/公斤。一些新建工厂的固定成本摊销、母猪购买成本和人工成本相对较高,成本可能达到17-18元/公斤左右。目前国内生猪平均价格在29-30元/公斤左右,即使成本在18元/公斤左右,每公斤也有10元的利润。如果养一只120斤的猪,其盈利水平也在1200元以上,高于2016年的盈利水平。”

前期,忙于扩大产能的上市生猪企业纷纷下达成本控制计划。沐源、新希望、大北农等上市生猪企业都为降低养殖成本做出了自己的努力。沐源股份在公告中指出,明年公司将通过智能升级将成本降至11.5-11.8元/公斤;正邦科技将制定严格的考核方案和相应的奖惩措施,力争到明年年底将成本降到16元/公斤;新希望将成本控制目标定在11-12元/公斤,并在公告中表示理论最终成本可控制在9-10元/公斤。

展望:跳出“猪的周期”[br/]
实现稳定盈利,是养猪行业一直期待的。随着生猪期货上市,明年上市的生猪企业有望跳出生猪周期。上海大陆期货农产品研究员于乐告诉《中国商报》,期货的价格发现功能和套期保值功能可以帮助这些水产养殖企业规避“猪周期”中的价格波动风险,一些下游深加工集团也可以通过期货建立虚拟库存,减少资金占用。

上市生猪企业也开始布局生猪期货业务。近日,沐源股份公开表示,已成立团队准备生猪期货相关工作,新希望等头猪企业也在期货市场有所动作。于乐告诉记者,沐源、文股份等头猪企业养殖规模和技术成熟,对接期货市场得心应手。期货是他们额外的销售渠道和价值管理工具。

供大于求,价格下跌,生猪养殖业如何发展?规模化生产将成为未来生猪养殖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农业和农村事务部副部长刘焕新公开表示,目前畜牧业正在加速升级,生猪养殖规模率已超过一半,达到53%。

今年,上市生猪企业不断推进规模化养殖。根据农业和农村事务部的数据,去年,石闻股份有限公司和正邦科技等大型生猪龙头企业通过“公司+农户”、“公司+家庭农场”、托管租赁和持股等方式,帮助带动了4万多户中小农户。

实现整个产业链的发展,也可能是上市生猪企业跳出“猪周期”的途径。“生猪养殖产业链上游的饲料和下游的屠宰加工企业开始进入养殖环节,养殖企业也在探索屠宰加工领域,发展到整个产业链,比如沐源、文的。未来垂直整合企业的数量将会增加。”朱增勇说。

上市猪企的“二哥”就像一台印刷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