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养殖技术 > 对饲料抗性的全面禁止催生了2000万吨的行业巨头

对饲料抗性的全面禁止催生了2000万吨的行业巨头

“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和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禁抗是必然趋势。但在养殖过程中,禁止滥用抗生素。合规的合法使用还是允许的,有一个转化过程。“中餐馆品牌老湘鸡的相关负责人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对饲料抗性的全面禁止催生了2000万吨的行业巨头

2018年,农业和农村事务部发布了《减少兽用抗菌药物使用试点工作计划(2018-2021年)》,明确了饲料端减少和限制耐药性的时间表。过渡期结束后,我国饲料“抗阻令”开始正式全面实施。从2020年7月1日起,全国饲料生产企业停止生产含促生长药物饲料添加剂(抗生素)的商品饲料。

随着抗阻令的实施,水产养殖产业链普遍受到影响,淘汰升级后的饲料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对于处于产能恢复和攀升阶段的生猪养殖业来说,饲料的综合抗阻是继非洲猪瘟疫情和新冠肺炎疫情之后的新一轮挑战。另一方面,抗生素在饲料生产和养殖过程中的应用是一把双刃剑,对公共食品安全和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日益突出。饲料和养殖禁用抗生素已成为国际畜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确保食品安全的必由之路,也是提升中国农牧业企业和畜禽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必然要求。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抗生素的广泛使用掩盖了水产养殖业粗放经营的弊端。《第一财经记者》发现,包括中小农户在内的许多饲料和水产养殖企业都在积极准备行业转型升级,许多龙头企业针对水产养殖全过程制定了有针对性的抗生素替代方案和综合解决方案。目前,当抗阻时代已经开始,短期的震荡和阵痛会带来整个产业链更健康、更高效的发展。

饲料行业集中度加快

饲料中禁用抗生素,饲料生产企业放弃抗生素并不难。难点在于如何根据育种端的需要,开发生产出优质、营养配比精确、对抗生素有替代作用的新饲料。多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优质饲料的研发能力和产能规模将决定饲料企业能否在本轮产业升级和洗牌中生存和发展。

事实上,2012年饲料行业总产量进入稳定发展期后,面对养殖规模不断扩大、饲料企业间竞争加剧的局面,行业集中度开始上升。根据中国饲料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国饲料协会”)的数据,饲料企业总数从高峰期的16454家减少到2015年的6000多家。智言咨询2019年11月发布的《中国饲料加工业2019-2025年市场竞争格局及行业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显示,饲料行业集中度仍在提高,高效、规模化、产业链价值优势企业正在加速占领市场,未来两三年可能会降至3000家。2018年非洲猪瘟的爆发带来了持久的影响。行业内的中小型饲料企业,百分之八十九的利润来自猪饲料。这些企业的退出将加快行业集中度。非洲猪瘟、禁限抗、环保等多种因素的叠加,将推动优势饲料企业迎来行业大变革的机遇。

据中国饲料协会统计,2019年全国规模10万吨以上的饲料生产厂621家,比上年减少35家,饲料产量10659.7万吨,同比增长3.7%,占全国饲料总产量的46.6%,同比增长3.3%。全国有7个年产50万吨以上的生产厂,比上年减少1个,单个厂最高产量为110.7万吨。受生猪生产能力下降和国际贸易形势变化的影响,今年该国工业饲料的产值、产量和集中度均有所下降。以年产百万吨以上的饲料企业集团数量为例,2017年有35家,市场份额占62.3%(同比增长5%);2019年,只有31家企业,市场份额降至50.5%,其中3家企业集团年产量超过1000万吨。

另一方面,全国饲料生产能力逐渐集中在主产区。2019年饲料产量超过1000万吨的省份有9个,按产量排序:山东、广东、广西、辽宁、江苏、河北、湖北、四川、湖南,与上年相比。减2,其中山东、广东两省饲料工业总产值继续保持在1000亿以上;12个省产量同比增长,其中贵州、云南、甘肃、宁夏、新疆等5个西部省份增长20%以上。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副研究员朱增勇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未来饲料行业和养殖业的集中度都将趋于提高,生猪养殖与饲料的结合更加紧密,饲料生产将在主要产区集中优化。大型饲料企业将加快技术研发、质量和市场优势的整合。

此外,许多现有的单一产品的中小型饲料厂将受到其分散和区域商业模式的严重影响。未来饲料业务可能会以工厂化、集团化的综合运营模式建设,以把握大企业在采购成本控制、质量控制、品牌体系建设等方面的优势。,否则,很难在行业中获得可持续生存和竞争的机会。

根据上述报道,与欧美国家和日本市场相比,中国的低效饲料生产能力仍然占很大比例,集中度向龙头企业提供的空仍然非常可观。未来十年,中国将诞生总产量4000-6000万吨的饲料企业(包括国际市场),市场份额领先20%-30%,国际化概率高。

目前,新希望六合在全国千万吨级饲料企业中获得第一名。根据2019年年报,该公司饲料销量1872万吨,同比增长9.9%,产量创历史新高。现已发展成为中国饲料销量第一、世界第三的龙头企业。该公司首先推广的生物环保饲料的销量也翻了一番,达到210万吨。同时,公司去年饲料毛利达到34.37亿元,也创下新高,同比增长14.50%。

第一财经记者从新希望六的相关负责人处了解到,欧盟在2006年推出“饲料禁令”时,就开始了“减少和替代抗性”的研究,不断尝试逐步减少甚至停止在饲料中使用药物,同时率先推出了一系列生物环保饲料产品。在农业和农村事务部发布新的“抗阻”综合政策后,新希望六和饲料研究所团队在原有技术成果的基础上,从精准营养、原料筛选、工艺优化、生物环保、功能添加剂、标准化生产6个方面入手,制定出了养猪“6H”抗阻综合解决方案。根据猪不同生长阶段的实际需要,进行准确的营养配比。有机酸、植物提取物等功能性物质替代抗生素,提高饲料消化率调节肠道健康,通过低蛋白饮食营养模式降低饲料成本。同时严格执行6S标准化生产体系进行控制。

该公司于今年5月开始逐步生产“6H”无抗生素饲料。预计2021年饲料总销量将超过2000万吨,成为中国第一家规模超过2000万吨的饲料企业。

对抗功能添加剂的需求爆发

张峰是湖北省麻城市的一名专业养鸡户,今年年初,他在经历了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低谷后,饲养了一批近万只红壳蛋鸡。自7月初饲料禁止令发布以来,他发现饲料价格已经因为玉米和大豆价格上涨而上涨了很多,然后又上涨了。

“7月中旬,饲料厂通知涨价,每吨在前一基础上上涨50元左右。今年禽蛋价格大幅波动,大家都在适应。”张峰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他自己和附近几个中小型养鸡场的饲料是由当地一家饲料厂准备的。在正式发布抗耐药令之前,饲料中没有添加抗生素,而是用鱼肝油、多种维生素、中药等营养补充剂代替。目前,抗生素只在鸡在生长阶段发病时使用。产卵后基本不用。“我们的鸡和蛋都是承包企业收的,现在调查的挺严的。一般情况下,随意给药是不冒险的。在附近几个养猪场受正邦集团委托育肥猪后,正邦负责饲料、药品和养猪场管理,比以前更加规范。”

据多家机构预测,记者发现,随着饲料抗阻令的实施,抗阻功能性饲料添加剂的需求有望爆发,市场增量预计在空之间达到近100亿元,是现有规模的一半以上。从我国功能性饲料添加剂的快速增长可以看出这一趋势。2019年,全国饲料添加剂产量1199.2万吨,同比增长8.2%。其中,氨基酸和维生素产量分别为330万吨和127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0.5%和14.7%;酶制剂和微生物制剂产量继续快速增长,同比分别增长16.6%和19.3%。

除了新希望(000876。SZ)上面提到的,海达集团(002311。SZ),较早布局反市场的饲料龙头之一;卫兰生物(603739。SZ),从事酶制剂、微生态和动物保健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和销售,亿多丽(300381。SZ),绿康生化(002868。SZ),从事兽药的研究、开发、生产和销售等。,因为他们有禁毒产品、全面的解决方案和渠道资源等。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仍可利用的功能性饲料添加剂,如中药、有机酸、生物酶等,并不能完全替代抗生素的作用。提高配合饲料的营养精准度和适口性,对养殖环节进行优质管理,是保证养殖产量质量和数量良性增长的系统工程。

新希望六和饲料研究所所长周也在7月初的“2020饲料产业发展云峰会议”上表示,在饲料中不含抗生素的前提下,饲料企业和养殖客户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如何保证动物肠道健康,提高动物免疫力,禁止使用抗生素并不等于替代抗生素。新希望六和并没有完全专注于抗生素替代品的开发,而是专注于母婴综合营养、原料加工技术等更深层次的方面,最后是抗生素的替代。

与恶战作斗争:困难在于繁殖端

对饲料行业和水产养殖业来说,完全禁止饲料中的抗性是一个挑战,但相对来说,饲料行业面临的困难较少,因为实施“抗抗性令”的难度不在饲料端,而在水产养殖端,抗抗性的成败取决于水产养殖端能否适应这一重大转折,成功实现抗抗性养殖。抗生素禁用的效果体现在消费方,相关原料加工的食品是否能通过抗生素残留检测。

尤其是在我国,正处于生猪生产恢复的攀高阶段。以前以中小企业和散户为主的养殖业,失去了饲料中抗生素的加持作用。只有迅速完善生物安全体系,改进生产管理模式,才能显著提高综合养殖管理水平,从而在养殖过程中不过度使用抗生素的情况下,降低生猪发病率,避免生猪产量急剧下降。

一位生猪养殖行业人士告诉《第一财经》记者,禁抗对养殖过程的影响集中在各种成本增加上,包括改善养殖环境的投入增加,养殖过程中治疗药物的成本增加,饲料与肉类比例增加。同时,它还伴随着生长周期延长和生产效率降低的问题。他认为,目前可以饲养的生猪和母猪的生长都处于恢复阶段,猪肉供应仍然普遍紧张。禁止耐药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产能恢复的难度,导致一些技术管理水平较低的中小型水产养殖企业产量下降,也可能刺激其增加养殖中抗生素的使用。各种成本的增加会直接传导到猪肉价格上。

据不完全统计,玉米价格从1月初的1840元/吨左右上涨到8月初的2300元/吨左右,涨幅在500元/吨左右;豆粕价格从1月初的2860元/吨波动到3000元/吨,上涨100~200元/吨。饲料原料成本和禁止抗性等因素推高了饲料价格,推高了养殖成本。

朱增勇告诉第一财经分析,自繁和外包仔猪模式的养殖成本存在显著差异,饲料价格上涨对自繁和自营模式的影响小于外包仔猪模式。目前生猪价格处于高位,自养和自养养殖成本约15元/公斤,比1月初增加1元/公斤;外包给小猪农户的成本大幅增加。仔猪价格居高不下,饲料成本不断上涨,导致养殖成本从1月初的18元/公斤提高到目前的26 ~ 27元/公斤。外包仔猪养殖面临一定的市场风险。

“中国的养殖模式主要是自给自足。尽管目前成本上升,但育种收入仍处于历史最佳水平。饲料成本的变化不会对生猪生产能力的恢复产生很大影响。影响生猪价格的主要因素是供给和需求,而目前的供需形势有了明显改善。生猪价格涨幅自8月份以来有所回落,部分主产区略有回调。随着国内供应的进一步恢复,生猪价格将逐步回落。”朱增勇说,对于农民来说,面对饲料禁售和成本上涨,最重要的是提高管理水平,提高PSY,饲料转化率和疾病防治,提高猪的成活率,降低单位养殖成本和饲料消耗,从而获得更好的利润。

在抗阻试验中,国外西欧国家如丹麦、瑞典等在80年代开始实施抗阻,但大多在抗阻初期也经历了饲料无抗阻的过程,只是在育种中增加了用药。

对此,嘉吉动物营养中国董事总经理郑红飞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根据全世界的经验,整个过程中有两个关键环节没有阻力,首先是饲料没有阻力,然后是养殖没有阻力。随着我国饲料抗阻的开放,农场和企业规范用药规定,进一步推动抗阻育种。“饲料抗阻对很多企业和养殖场来说都是挑战,但对有准备的企业来说却是巨大的机遇。这是一个大家都在争夺技术储备和核心竞争力的时代。大浪淘沙,经历了无损和抗阻双重洗礼的企业和农场,将在剧烈的变革中变得更加顽强、更加生机勃勃,脱颖而出,成为新一代的行业领袖。”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国家动物营养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简·余明教授曾明确表示,“没有单一的饲料添加剂可以替代饲料抗生素”,因此,社会、政府部门、行业协会、饲料企业和水产养殖企业需要共同努力,实现耐药性禁止。

郑红飞认为,在中国实现从饲料抗抗性到养殖抗抗性的过程中,有三个关键点需要突破。第一,我国刚刚进入饲料抗阻,实现整个育种抗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政府和行业协会的整体推动非常关键。比如无抗性猪肉和有抗性猪肉的定价分级,有助于引导消费者提高抗抗性肉的意识,进而迫使企业推动抗抗性育种。其次,要通过更准确均衡的饲料营养来提高猪的肠道健康和免疫力。今年2月,该公司推出了“5H抗动物健康解决方案”,重点关注肠道健康和免疫健康。“该计划涵盖五个方面:饲料健康、营养健康、肠道健康、免疫健康和农场健康。它是一个全过程无阻力解决方案。饲料企业未来不仅要做饲料,还要整合资源,满足养殖过程的需要。下游提供了一个整体解决方案,以应对饲料‘抗抗性’和非瘟疫的双重挑战,而不仅仅是饲料产品。”郑红飞表示,除此之外,提升养殖终端的管理水平,营造安全健康的养殖环境,也是减少养殖过程中抗生素使用的重要环节。

拥有上游肉鸡养殖产业链的中餐馆品牌家乡鸡(Honghouse Chicken)也较早开始尝试无抗养殖,以应对行业禁抗的大趋势。该公司相关负责人吴月峰告诉《第一财经》记者,该公司有30年的自营和自营经验,专门经营散养鸡。自2011年以来,它一直没有使用含抗生素的饲料,主要是通过对合作农民的严格筛选。要求有一定面积的林地和草地用于放养,为鸡、疫苗、饲料等提供管理服务。,并定期进行飞行检查。所有的鸡都放养120天后,再进行回收,集中饲养育肥。

“我们形成了长期放养、优质饲料、分段养殖等系统的养殖管理方法。可以有效控制每只鸡的养殖成本。不需要依靠其他药物来替代饲料中的抗生素。所有的方法基本上都是通过提高鸡的免疫力来降低发病率,提高鸡的品质。”吴月峰告诉记者,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和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禁用抗生素是必然趋势。但在养殖过程中,禁止滥用抗生素,仍允许合法合规使用,有转化过程。

这篇文章转载自朱彝。来自中国育种网。如有侵权,请联系f_fb#foxmail.com,我们会立即处理!

对饲料抗性的全面禁止催生了2000万吨的行业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