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养殖技术 > 我们会在2020年做到这一点!

我们会在2020年做到这一点!

“我们必须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更加努力,坚决取得反贫困斗争的全面胜利。”5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的经济界人士时强调。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预算报告和计划报告中也提到了“坚决战胜贫困”,这表明党决心履行到2020年使所有农村贫困人口脱贫的庄严承诺。

我们会在2020年做到这一点!

小辣椒产业

■毕去子是四川省凉山州布拖县罗蒂乡桥边村第一书记

桥边村位于布拖、昭觉、晋阳三县交界处,是罗蒂镇政府驻地,距县城58公里,人口501户,2204人,其中93户461人为已办卡贫困户。过去村民住土房,喝河水,走土路,经济发展落后。作为罗蒂乡副乡长、桥边村第一书记,如何带领贫困村民脱贫致富,是摆在我和两个村委会面前亟待解决的难题。

桥边村有多年种植青椒的经验。很多种植者去绵阳三台学习青椒矮化技术。邻村还有一位土壤学专家李,会手把手地教。经过多次会议讨论,村里下定决心要把传统青椒产业做大做强,把它打造成桥边村的“名片”。乡镇党委支持我们积极联系各部门,在布拖县注册成立米定,支持造林专业合作社在扶贫攻坚中发展。该合作社从县林草局获得132万元建设300亩青椒种植示范基地,90名村民加入合作社。

起初,村民们不愿意加入合作社。他们认为种青椒不如种水稻赚钱,担心距离太远没人买。村民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此前,青椒的分散种植规模不大,不能有效与市场接轨。此外,运输成本高,销售困难,村民们承担了很大的风险。

这时,县里通过招商计划引进种植了1300亩小米辣(辣椒的一种)。我和村里的两个村委会为村里拿下了一个200亩的小米辣种植项目,并和布拖县叠泽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签订了小米辣收购协议。以套种的形式,我们在青椒种植示范基地套种了200亩小米辣,公司以1.5元1公斤的价格收购。随着公司的推出和市场保护价,加入合作社的90多名村民不再担忧。据估计,大规模种植青椒、小辣椒,每户可增加村民收入1万元以上。未来,罗蒂乡17个村将携手桥边村,打造集青椒、核桃等农产品及服装、餐饮、畜产品、工艺品、电子商务为一体的综合农产品交易中心。

根据规划,桥边村是川滇川藏线和滇藏线新支线上的旅游景点。规划展示沿线原生态阿杜文化、高原山地自然风光和湿地生态。现在,我们已经赢得了100万元支持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在木坞建设老达酒店,并积极发展具有不同特色的彝族民宿,吸引游客前来参观。

本报记者王明峰安排

一个熟练工人正忙着工作

■甘肃东乡努拉芒村兰州理工大学扶贫队队长牛蕾

奴拉芒村位于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国源镇北部山区,平均海拔2185米,人均耕地只有0.94亩。也是干旱山区。“一方不能养水土,一方不能活”:村里312户中,有159户867人的贫困户办了卡。

2018年7月,我作为驻地队队长和一秘来到这里。脱贫有很多困难,最难的是增加收入。我们多次深入贫困家庭,分析贫困原因,探讨脱贫途径。东乡是少数民族地区。很多人文化程度低,不会说普通话,没有一技之长。对此,我们开展免费职业技能培训,积极牵线搭桥,帮助企业和劳动者满足就业和就业需求。目前全村外出打工的有487人,每个家庭都有一个稳定就业的主力劳动力。其中在广州、厦门等地电子企业工作100多人,最低月工资3000元以上。

同时,我们也鼓励大农户扩大规模,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采取奖补结合的方式,符合牛羊养殖标准的每户奖励6000元;继续落实产业发展扶持资金,加强家庭增收主导产业建设,实现收入稳定增长,确保贫困家庭不返贫。目前全村有牛羊养殖户149户,其中养羊300多户,养牛20多户。我们还提供水产养殖技术培训,为相关部门购买水产养殖保险,最大限度地解决了贫困户的后顾之忧。

村民康努赫一家四口中有两个是残疾人,他本人也是出狱的。以前家里靠低保生活,对未来失去信心。我们多次上门做思想工作,宣传惠民政策,扭转“有求必应”的思想,增强他一家人努力致富的信心。我们还兑现了6000元奖励资金和5万元帮助贷款。这一切都让康努黑和他的家人重拾勇气,过上了更好的生活。他们不仅主动修复羊圈,还养了80多只羊,生活重回正轨。

现在有114户615人脱贫,但还有45户252人脱贫,这是我们下一步工作最难的。实践证明,外出打工,发展种田,是努拉芒村脱贫致富的正确途径。我们将进一步增强信心,坚决完成年底脱贫任务。

我们的记者文赋正在整理

建食堂填短板

■贵州省威宁县新华村建设银行毕节支行

2018年4月,我上了公交车,行驶了4个多小时才到达我在村里工作的地方新华村。威宁县是九个没有脱帽的贫困县之一,新华村是贵州著名的贫困村。

新华村海拔高,山少。村民多为彝族,多为农民工。大多数留在村子里的老人和孩子不懂中文。语言障碍已经成为我工作中最大的障碍。在村里呆的初期,我是被村里两个居委会的干部领着挨家挨户走访,就是为了听听村民的心声,了解他们最迫切的愿望,找出贫困的根源。

这次走访让我发现,村民们“想等什么就等什么”的观念普遍存在,甚至有村民努力做贫困户,希望得到政策救助。扶贫先扶智。村里的新华小学没有食堂供学生吃饭,这给孩子们吃饭带来了不便。我向建行毕节分行反映了学校的情况,分行向上级行申请了近55万元的扶贫资金,为新华小学修建一个360平米的多功能厅,包括厨房和餐厅,预计今年竣工投入使用。

除了申请学校修建食堂的资金,我还主动向单位寻求资金,帮助村民办实事。如今,村里有幼儿园、篮球场和文化广场,大坝的硬化和贫困家庭生活环境的重建正在加快。目前,建行已通过扶贫资金、员工捐款、产业扶贫、与兄弟银行联合公益活动等方式,向新华村捐款200万元。全村种了1330多亩土豆,种了2000多亩核桃、板栗、辣椒,还建了养鸡场、牛场。贫困户既有工作收入,又有分红,拓宽了收入来源。

看着村民的生活一天天好起来,我很开心。虽然新华村已经脱贫,但仍有一些不足需要弥补。在扶贫攻坚冲刺的关键阶段,新华村正积极推进建设银行捐赠20万元人民币的新型卫生厕所项目,创造美好的生活环境。

王整理

合作市场很大

■成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江州区那龙镇任丽村第一书记

任丽村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一个深度贫困村,位于西大明山。全村1405人401户,其中590人149户为已建卡贫困户,贫困发生率高达41.99%。

贫困户主要卡在行业里。山区农产品产量低,市场小。传统农业已经触及天花板。怎样才能让所有的村民脱贫,奔小康?

我们决定另辟蹊径,打“健康牌”,搞生态农业。

山区生态环境保存完好,气候良好。生产的百香果口感好,质量高,市场供不应求。我们成立了任丽村种养合作社,采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建设百香果产业基地,吸纳了村内20户贫困户,其中6户村民未脱贫。合作社为种植者提供统一的种苗、技术和销售渠道服务。

黄金广,一个贫穷的家庭,起初对西番莲种植持怀疑态度,因为害怕投资会打击水漂。没想到,他今年的收入有望超过5万元。他给儿子打电话:“快回来,在家种地的收入不一定比出去打工差。”

山区也是发展澳洲坚果的适宜地区。我们实施了“澳洲坚果+咖啡+山鸡”、“澳洲坚果+中草药”等产业联动模式,亩产干果达300公斤,产值达9000多元。

通过开发百香果和澳洲坚果,全村的贫困家庭有望在今年摆脱贫困。

青春无悔,奋斗的青春最幸福。我相信,通过我们的驻村团队成员和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任丽村一定不会是一个人人都要走来走去的村子,村民们也不会再像以前那样贫穷,他们一定会有一把新的钥匙来开启更美好的明天。

本报记者庞安排

土地流转促进就业

■杨明,英吉沙县乌恰镇拖万崖阁村新疆喀什教育局一秘

以前土地是村民的全部,但是就是这块人均不到一亩的土地,把村民锁在了贫困中。刚够吃,不好吃,口粮还悬着。

怎么办?试试土地流转。“什么,送出我自己的土地?不不!”2017年底,当我第一次提出这个方案时,大部分村民当场提出了反对意见。说到底,大家还是缺乏信心,怕自己出不了名。

在村里工作,大家都看重结果。2018年初,我们从同意出让土地的村民开始,完成了该村江格尔地区356亩高标准农田的建设。与过去相比,机械化大规模种植的小麦和玉米的产量和质量有了很大提高。收成好的时候,来合作社分红的村民排起了长队。

看到江格尔地区的变化,村民们纷纷参与其中。到2019年,该村的大部分土地已经整合,并由合作社种植和管理。

土地流转解放了劳动力,但要想脱贫,还得解决就业问题。我们要做的是为村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2018年1月,木材加工合作社成立。合作社生产的沙发、梳妆台、茶几很受欢迎,在这里工作的村民一个月能赚3000多元。2019年7月,成立了一家生产手套的村办工厂,可以吸收全村126人就近工作。特刚就是其中之一。她技艺精湛。她不到三个月就当上了组长,现在每月能领到2500元的工资。

除了在附近打工,我们还鼓励村民外出就业。目前全村109人已出村外出打工,收入稳定。

除了这些,我还能做些什么来充分利用村子里的所有资源呢?今年5月初,我们依托芦苇湿地资源打造的鸭合作社正式揭牌。随着1000只麻鸭和1000只金鸭陆续入棚,鸭产业初具规模。村里的另一批劳动者进入合作社,成为养鸭人。

到目前为止,托万牙堡村有劳动能力的769人都实现了就业。今年工资收入占全村总收入的比例预计达到60%以上,村民有信心脱贫。

我们的记者阿尔塔克安排

先动后富

■何羽杨,云南怒江彝族自治州邓谷乡马牛地村丽水CPPCC队队员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属于“三区三州”中的“三州”之一,集边疆、民族、山区、贫困于一体。所辖泸水市邓谷乡位于横断山脉纵谷,峰峦叠嶂,沟壑纵横,岩层裸露,土地贫瘠,具有典型的山地特征。我主动要求单位领导去贫困村把学到的东西带给那里的男女老少。

刚到马库阿迪村的时候,迎接我的是很多摇摇欲坠的房子,上面住着人,下面养着牲畜。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房子,人和动物住在一起。生活环境普遍脏乱差,家庭经济收入主要靠民间低保,没有工业项目支持,村民生活极度贫困。

在村里呆了一年,我和两个村委会以及驻村班子成员一起去了农民家,讲解政策,动员村民外出打工,轻松搬迁。许多村民担心搬迁,态度强硬,不支持他们的工作。我不灰心,我不灰心,我继续承受烈日,冒着细雨,一次也不会达到两三次……直到贫困户心服口服,愿意搬家。如今,贫困的村民搬出了大山,成年人找到了工作,孩子入学了,老人也得到了及时的治疗。村民们钱包鼓鼓,日子越来越好,幸福指数也在不断提高。

2020年是战胜贫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定性一年。如何让马库阿迪村的贫困村民如期脱贫成为我经常思考的问题。

第一,虽然搬迁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村民的住房问题得到了解决,但只是实现了基本目标,后续的援助措施尤为重要,如产业发展、劳动技能培训、劳务输出、安排公益岗位等。,以保证他们能够“流动、稳定、致富”。

第二,只有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道路、饮水灌溉、教育卫生、生态环境等条件,才能为贫困村民脱贫致富打下坚实基础,把荒地变成青山绿水、金山银山。

第三,要把对“等待帮助”有认真思想的贫困村民从“求我脱贫”变成“我要脱贫”,这才是脱贫致富的关键!段志斌整理

本文转载自中国扶贫网,整合自中国育种网。如有侵权,请联系f_fb#foxmail.com,我们会立即处理。

我们会在2020年做到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