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养殖技术 > 抓好“三农”重点工作确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如期实现——中央农业办公室主任、农业和农村事务部长韩长福就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答记者问

抓好“三农”重点工作确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如期实现——中央农业办公室主任、农业和农村事务部长韩长福就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答记者问

最近,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做好“三农”工作确保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意见》,这是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在文件发布之际,中央农业办公室主任、农业和农村事务部长韩长福就文件的制定、发布和实施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问:文件的背景和意义是什么?

答: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三农”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小康社会靠乡亲。脱贫质量和小康社会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今年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的成效。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2020年的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依据。

2020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的一年,是全面战胜贫困的一年。要实现这两个目标和任务,扶贫攻坚还有一些最后的堡垒要攻克,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三农”领域还存在一些突出的不足。面对国内外风险和挑战明显上升、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复杂形势,稳定基础农业市场,充分发挥“三农”压舱石的作用至关重要。2020年做好“三农”工作尤为重要。我们必须坚持不懈地努力,确保消除贫困的斗争取得成功,同时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

以习近平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部署农业、农村、农民工作。一是明确工作重点,即对照基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集中力量完成战胜贫困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弥补“三农”领域突出不足两大任务。第二,政策措施得到加强。针对基层干部强烈反映的问题和工作实施中的薄弱环节,提出了有针对性、有针对性、有针对性的政策,并提出了一些含金量高、可操作性强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强了弥补不足的政策支持保障。第三,强调执行。着眼于弥补影响扶贫攻坚质量和全面小康质量、到2020年必须弥补的突出不足,逐项抓好落实,确保按期完成。

2020年,党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我们要坚决贯彻中央关于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的决策部署,切实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坚持农业和农村优先发展,坚定信心,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切实完成农业、农村和农民的重点任务,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第一个世纪目标的决定性胜利做出应有的贡献。

问:扶贫攻坚还有哪些堡垒,在即将结束的一年里会如何结束?

答:战胜贫困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是我们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扶贫攻坚放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总书记亲自挂帅,出征作战,监督战争,全党全社会动员起来。截至2019年底,农村贫困人口减少9500多万人,年均减贫1300多万人。770个贫困县摘下帽子,贫困发生率降至2%以下,创造了中国扶贫史上最好的成绩。

2020年是反贫困斗争结束的一年,还有一些最后的堡垒必须攻克。这些堡垒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深层次的贫困地区,自然条件差,基础条件薄弱,发展滞后,公共服务不足,是被啃了多年的硬骨头。我们必须集中力量提供强有力的援助,以确保我们能够如期摆脱贫困。还有一个特殊的贫困群体,就是老弱病残等困难群体。对于这些缺乏劳动能力的群体,通过协调各种社会保障政策,应该尽最大能力保障他们。

在反贫困斗争结束的那一年,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完成剩余的脱贫任务。目前,估计还有300万农村贫困人口没有脱贫,还有50多个贫困县尚未脱帽。重点是在普遍实现“两个担心”的基础上,全面解决“三包”和饮水安全问题,确保剩余贫困人口如期脱贫。第二,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必须牢牢抓住已经占领的阵地,对已经脱贫的人进行全面调查,检查和填补漏洞和不足。同时,要加强对不稳定贫困户和边缘户的动态认定,及时将返乡贫困人口和新兴贫困人口纳入救助范围。第三,做好检查、验收和宣传工作。严格执行脱贫标准和程序,坚决杜绝数字扶贫和虚假扶贫,确保扶贫成果经得起历史考验,积极做好扶贫攻坚宣传,讲述中国扶贫的故事。第四,研究并继续推进扶贫。在战胜贫困的艰苦斗争中,巩固扶贫成果的任务仍然艰巨,扶贫事业不会结束。要抓紧研究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推进扶贫战略和工作体制的顺利转变,把解决相对贫困问题纳入实施农村振兴战略的总体部署。

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农业、农村、农民等地方有哪些不足必须弥补?

答: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突出的问题是“三农”。农村基础设施不足和公共服务落后是农民反映最强烈的民生问题,也是城乡发展不平衡和农村发展不足的最直观表现。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八个方面的不足,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任务背道而驰。第一,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主要是推进“四好农村道路”示范创建,有序推进人口规模较大的自然村(组)硬化道路建设,支持村内道路建设改造。二是农村供水保障。重点是全面完成巩固提升农村饮水安全任务,推进有条件地区城乡供水一体化。第三,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重点是分类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全面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分步推进生活污水处理,广泛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三年行动任务,干净利落地迎接小康社会。第四,农村教育。硬件,加强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协调小规模学校布局,改善农村办学条件。软件方面,加强农村学校教师队伍建设,落实教师管理、工资待遇、职称评定、住房保障等政策。第五,农村初级卫生保健服务。在县乡三级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和消除医疗服务白点空的同时,重点加强乡村医生建设,简化乡村医生招聘程序,支持高校医学毕业生到中西部农村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优先在乡镇卫生院聘用合格的乡村医生。第六,农村社会保障。主要是适当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贴和个人缴费标准,加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动态准确管理,合理提高社会救助水平,发展互助养老。第七,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主要是扩大农村文化惠民工程覆盖面,鼓励文化下乡,实施农村文化人才培养工程。以“欢庆丰收,迎接小康社会”为主题,我们将在小康之年举办中国农民收获节。八是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主要提出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农药化肥减量、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常年禁渔、黑土地保护、农村水系综合整治等要求。

需要强调的是,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短板任务,重点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而不是现代化的短板。因此,要弥补不足,必须坚持从农村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尊重农民意愿,量力而行,一件一件地解决燃眉之急,避免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防止政策执行简单化和“一刀切”。

问:2020年城乡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硬性指标。文件在促进农民增收方面有哪些政策措施?

答:到2020年,城乡居民收入将比2010年翻一番,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量化指标。要保持农民持续快速增收势头不减,趋势不可逆转,不断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使农民在小康时期有更多的收获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农民增收形势不容乐观,需要采取主动,多渠道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第一,发展富民的农村产业。工业发展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要支持各地依托资源优势构建独特的农业产业链,促进农村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各类工业园区基地建设,重点培育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实体,通过订单农业、分红、托管服务等方式,促进小农户融入农业产业链。继续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打造地方名牌农产品,增加优质绿色农产品供给,提升农民生产经营效率。第二,稳定农民工就业。工资收入占农民可支配收入的大部分。稳定农民工就业对稳定农民收入至关重要。重点是加强职业技能培训,积极发展城市就业,加大对农民工稳定岗位的支持。要加大清理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力度,以政府投资项目和工程建设为重点,确保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农村创新创业是农民就近就业的重要渠道,因此有必要深入开展农村创新创业带头人的培养。三是稳定农民转移收入。要保持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确保农民转移收入不减少。

问:文件中提出了哪些稳定粮食生产的政策措施?

答: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一直是治国安邦的重中之重。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人民的饭碗要时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饭碗里主要是中餐。2019年,中国粮食产量创历史新高,连续五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粮食总供给充足。但是,我们的粮食安全形势不容易坐视不管,粮食生产能力基础不稳定。十几亿人需要吃饭,这是我们最大的国情。下滑容易,提粮难。供需紧张会影响社会稳定和大局。多年的经验表明,经济形势越复杂,就越需要稳定农业和粮食。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稳定粮食生产,稳定政策、稳定地区、稳定产量,发出了明确的政策信号。首先是压缩各级责任。加强粮食安全省长负责制考核,要求2020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基本稳定,确保饭碗与责任共担。第二,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进一步完善农业补贴政策,保障农民基本收入,让农民种粮不亏。第三,调动当地抓粮积极性。加大对产粮大县的奖励力度,优先安排农产品加工用地指标,支持产粮大县建设高标准农田的新耕地指标跨省调整使用,让地方抓粮不亏。第四,加强技术服务。抓好甜菜夜蛾等重大病虫害的防治,推广统一防治、以耕代种、土地托管的服务模式,提升粮食生产质量和效益。

问:文件中提出了哪些政策措施来加快恢复生猪生产?

答:猪食在世界上是安全的。生猪稳定生产和供应是当前经济工作中的一件大事。针对2019年以来生猪产量和猪肉价格的波动,中央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确保价格和供应稳定,促进了生猪产能的逐步恢复,但形势依然严峻。我们必须把稳定生猪生产和供应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像关注粮食生产一样关注生猪生产,采取综合措施,确保生猪生产能力在2020年底前基本恢复到接近正常的水平。第一,压缩地方责任。落实“省总负责制”,夯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强化确保猪肉供应的县级责任。二是落实扶持政策。严格落实支持生猪生产的各项政策措施,抓紧开辟环境影响评价、土地利用、信贷等瓶颈。纠正随意扩大禁区、禁区,搞“无猪城”、“无猪县”的问题。第三,做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严格执行非洲猪瘟报告制度和防控措施,加快疫苗研发进程。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落实防疫人员和经费保障,在猪县实施乡镇动物防疫专项计划,确保疫情不反弹。第四,推进转型升级。推进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加强中小散养户防疫服务,引导生猪屠宰加工向养殖集中区转移,促进畜牧业优质发展。第五,加强市场监管。做好猪肉供应和价格保障工作,打击扰乱市场行为,及时启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价格上涨挂钩机制,坚决防止断档和价格上涨。

问: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在加强“人地财”保障方面有哪些政策亮点?

答:编筐编筐要以收为主。2020年,将是最后胜利的最后关口,农业、农村、农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短板,离不开实实在在的货币政策支持和要素保障。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在加强“人地财”保障方面出台了含金量较高的政策。首先是人才的保障。提出促进农村人才振兴的思路,动员城市科研人员、工程师、规划师、建筑师、教师、医生等有组织地到农村服务。城市中小学教师和博士原则上应具有一年以上农村基层工作经验,方可晋升高级职称。第二,土地利用安全。建议完善农村产业发展用地政策体系,将各类农业种植、养殖辅助设施用地纳入农业用地管理,合理确定辅助设施用地规模上限,明确农业设施用地可以使用耕地。提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可以通过入股、租赁等方式直接用于发展农村产业。明确新的县乡土地空规划安排不低于10%的建设用地指标,省级制定年度土地利用计划时安排至少5%的新建设用地指标,确保农村工业用地。第三,投资担保。目前,财政收支压力很大,许多方面的支出都在减少,但要保证弥补“三农”和全面小康社会不足的投资。今年一号文件明确提出,中央和地方要加大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的投入,中央预算投资要继续向农业和农村倾斜,地方债务要针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的规模增加。要求及时印发《关于调整和完善土地出让收入使用范围,进一步提高农业和农村投资比重的意见》。要加强货币、财政和监管政策对“三农”信贷的积极激励,适度扩大支农小额贷款规模,坚持农村信用社县域法人地位,鼓励商业银行发行“三农”和小微企业等专项金融债券,明确家庭农场等符合条件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可按规定享受现行小微企业贷款减免税政策。部署并稳步推进农村普惠金融改革试点。

问:文件提出了哪些稳定农业和农村投资的政策措施?

答:从去年开始,由于宏观经济形势和产业因素的影响,农业投资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这种情况已经很多年没有出现了。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对有效扩大农业和农村投资做出了相应安排。首先,启动实施现代农业设施投资项目。以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为重点,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按期完成年度建设目标和任务,确保逐一建设。抓紧启动建设一批重大水利工程及配套设施,在做好前期工作的基础上,适时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建设。针对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突出不足,部署启动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项目,安排中央预算投资支持一批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支持各类主体建设分拣包装、冷藏保鲜、储运、初级加工等设施。,而农业生产电价是针对农村生鲜仓储设施的用电量而规定的。二是优化农业和农村投资环境。引导和鼓励工商资本下乡,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切实保障创业者的合法权益。第三,加大对农业和农村投融资的金融支持。充分发挥国家农业信用担保体系的作用,拓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担保业务。依照法律法规促进温室、养殖围栏、大型农业机械和土地经营权的抵押融资。对于县农民和中小企业,将推出更多无抵押、无担保、低利率和可持续的普惠金融产品。

问:文件对农村改革做了哪些安排?

答:改革是加快农业、农村、农民短期发展,推动农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动力。2020年是农村改革的关键一年。我们要切实把握党中央部署的改革重点,进一步激发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活力。第一,完善农村基本管理制度。重点是落实保持土地承包关系长期稳定不变的要求,在第二轮土地承包期满后,部署开展土地承包合同再延续30年的试点,并在试点的基础上研究制定具体的合同延续措施。第二,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重点是提升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有效性,抓紧制定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的配套制度。严格农村宅基地管理,扎实推进宅基地使用权登记发证,着力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和使用权分离,进一步深化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第三,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在完成清产核资的基础上,全面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有序开展确认集体成员身份、量化集体资产份额、股份合作制改革、集体经济组织登记发证等工作,活跃市场、要素和主体。积极探索和拓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道路。

此外,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还部署了供销合作社、土地复垦、国有林区林场、集体林权制度、草原承包经营制度、农业水价、农业综合行政执法等重大改革任务。这些任务很多都是以2020年为时间节点,所以要一个一个的推进执行,保证按时完成,账目交接售罄。

抓好“三农”重点工作确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如期实现——中央农业办公室主任、农业和农村事务部长韩长福就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答记者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