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助理 > 吉他十二平均律(十二平均律是什么意思)

吉他十二平均律(十二平均律是什么意思)

吉他十二平均律(十二平均律是什么意思)

关于吉他十二平均律,十二平均律是什么意思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今天小六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转自百度:    十二平均律 百科名片世界上通用的把一组音(八度)分成十二个半音音程的律制,各相邻两律之间的振动数之比完全相等,亦称“十二等程律”。

2、据杨荫浏先生考证,从历史记载看中国在音乐实践中开始应用平均律,约在公元前二世纪,但平均律理论的出现,则是1584年明代朱载堉 《律学新说》 问世之时。

3、实践与理论之先后出现,其间相去1685年。

4、     十二平均律,亦称“十二等程律”,是指将八度的音程(二倍频程)按频率等比例地分 成十二等份,每一等份称为一个半音即小二度。

5、一个大二度则是两等份。

6、 将一个八度分成12等份有着惊人的一些凑巧。

7、它的纯五度音程 的两个音的频率比(即 2 的 7/12 次方)与 1.5 非常接近,人耳基 本上听不出“五度相生律”和“十二平均律”的五度音程的差别。

8、同时,“十二平均律”的纯四度和大三度,两个音的频率比分别与 4/3 和 5/4 比较接近。

9、也就是说,“十二平均律”的几个主要的和弦音符,都跟自然泛音序列中的几个音符相符合的,只有极小的 差别,这为小号等按键吹奏乐器在乐队中使用提供了必要条件,因 为这些乐器是靠自然泛音级(如前文所述,自然泛音序列,其频率 是基音频率的整数倍序列,成等差数列)来形成音阶的。

10、 半音是十二平均律组织中最小的音高距离。

11、十二平均律在交响乐队和键盘乐器中得到广泛使用,现在的钢琴即是根据十二平均律来定音的,因为只有 “十二平均律”才能方便地进行移调。

12、   十二平均律是指将八度的音程(二倍频程)按频率等比例地分 成十二等份,每一等份称为一个半音即小二度。

13、一个大二度则是两 等份。

14、 将一个八度分成12等份有着惊人的一些凑巧。

15、它的纯五度音程 的两个音的频率比(即 2 的 7/12 次方)与 1.5 非常接近,人耳基 本上听不出“五度相生律”和“十二平均律”的五度音程的差别。

16、 同时,“十二平均律”的纯四度和大三度,两个音的频率比分别与 4/3 和 5/4 比较接近。

17、也就是说,“十二平均律”的几个主要的 和弦音符,都跟自然泛音序列中的几个音符相符合的,只有极小的差别,这为小号等按键吹奏乐器在乐队中使用提供了必要条件,因 为这些乐器是靠自然泛音级(如前文所述,自然泛音序列,其频率 是基音频率的整数倍序列,成等差数列)来形成音阶的。

18、 半音是十二平均律组织中最小的音高距离。

19、十二平均律在交响乐队和键盘乐器中得到广泛使用,现在的钢琴即是根据十二平均律来定音的,因为只有 “十二平均律”才能方便地进行移调。

20、曲调由音阶组成,音阶由音组成。

21、音有绝对音高和相对音高。

22、声音是靠振动(声带、琴弦等)发出的,而振动的频率(每秒振动的次数),就决定了的音的绝对高度。

23、不同的音有不同的振动频率。

24、人们选取一定频率的音来形成音乐体系所需要的音高。

25、 举钢琴为例。

26、钢琴是十二平均律制乐器。

27、国际标准音规定,钢琴的a1(小字一组的a音,对应钢琴键是49A)的频率是为440Hz;又规定每相邻半音的频率比值为12√2=1.059463,(解释:这表示“2的十二分之一次方”),根据这规定,就可以得出钢琴上每一个琴键音的频率。

28、如与a1右边相邻#a1的频率是440×1.059463=466.16372Hz;再往上,b1的频率是493.088321Hz;c2的频率是523.25099......同理,与a1左边相邻的#g1的频率是440÷1.059463=415.030473Hz.....这种定音的方式就是“十二平均律”。

29、   钢琴上每相邻的两个琴键(黑白都算)的频率的差别,音乐上即为半音。

30、比如说C和#C相差半音,C和D相差两个半音(或曰一个全音),以此类推。

31、如果B再往上升半音,会发现这个音的频率刚好是C的一倍,而在音乐上称为一个八度,这两个音听起来“很相象”。

32、用小写的c来表示它,依次有#c,d……再往上走可以用c1……,c2……来表示,而往下走可以用大写的C1……,C2……来表示。

33、 [编辑本段]历史  十二平均律是中国明代音乐理论家和数学家朱载堉发明的。

34、朱载堉(公元1536-1610年),字伯勤,号句曲山人,是明仁宗后裔、郑恭王朱厚烷之子。

35、他不重爵位,潜心学术研究,著述宏富。

36、万历十二年(公元1584年),他写成 《律学新说》 ,提出了十二平均律的理论。

37、 巴赫著十二平均律  律是指音阶中每个音的音高规律。

38、至少在西周初期,中国就在一个音阶中确定十二个律了。

39、十二平均律也叫十二等程律,它把一个音阶分为十二个相等的半音,使各相邻两律间的频率差都是相等的。

40、故称十二平均律。

41、在十二平均律发明之前,中国自春秋时期起,一直使用三分损益法确定管或弦的长度和发音高低之间的关系。

42、由三分损益法计算出来的十二个律,相邻两律间的长度差(或频率差)不是都相同的,因此这种律又叫十二不平均律。

43、同时,比基音高(或低)八度的音,只能约略地比基音高(或低)一倍,而不可能正好是一倍。

44、如基音do的相对频率是一,高八度的do音的相对频率不是二,而是略高于二,其间存在着一定的差数。

45、这种情况不适宜进行\"变调\",也不便于演奏和声。

46、十二平均律则彻底取消了三分损益法得出的差数。

47、   十二平均律的发明,使十二律不能周而复始的难题得到了彻底解决。

48、现代的乐器制造都是用十二平均律来定音的。

49、十二平均律的诞生,对世界音乐文化史的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0、欧洲人发明十二平均律,已经是朱载堉之后半个世纪的事情了。

51、   将八度音等分为十二等分,其数学意义如下:   八度音指的是频率加倍(即二倍频率)。

52、因此在八度音中分为十二等分乃是分为十二个等比级数,其结果就是每个音的频率为前一个音的2开12次方,即1.059463倍。

53、   在朱载堉发表十二平均律理论之后52年,Pere Marin Mersenne在(1636年)其所著《谐声通论》中发表相似的理论。

54、   德国作曲家巴赫于1722年发表的《谐和音律曲集》 (另或译为 《十二平均律曲集》 英文:《The 48》),有可能就是为十二平均律的键盘乐器所著。

55、   明朝中叶,皇族世子朱载堉发明以珠算开方的办法,求得律制上的等比数列,具体说来就是:用发音体的长度计算音高,假定黄钟正律为1尺,求出低八度的音高弦长为2尺,然后将2开12次方得频率公比数1.059463094,该公比自乘12次即得十二律中各律音高,且黄钟正好还原。

56、用这种方法第一次解决了十二律自由旋宫转调的千古难题,他的“新法密律”(即十二平均律)已成为人类科学史上最重要的发现之一。

57、   这种律制包括了乐音的标准音高、乐音的有关法则和规律。

58、钢琴键盘上共有黑、白键88个,就是根据十二平均律的原理制作的。

59、朱载堉的“十二平均律”理论对世界音乐理论有重大贡献。

60、直到一百多年之后,德国音乐家威尔克迈斯特才提出了同样的理论。

61、19世纪末,比利时音响学家马容曾按朱载育发明的这种方法时行实验,得出的结论与朱完全相同。

62、   三分损益律、纯律、十二平均律,在中国同时存在。

63、因此,也就出现异律并用的情况。

64、在历史上,南朝宋、齐时清商乐的平、清、瑟三调和隋、唐九、十部乐的清乐中,都是琴、笙与琵琶并用;宋人临五代周文矩 《宫中图》卷中的琴阮合奏,其时,琴上所用应是纯律,签上所用当为三分损益律,琵琶与阮是平均律。

65、可见,南北朝、隋唐、五代,都存在三律并用的情况。

66、在现存的许多民间乐种中,也有琴、笙、琵琶、阮等乐器的合奏。

67、因此,这种三律并用就成了中国传统音乐中存在的一。

68、   参考   明代音乐家朱载堉最早发明十二平均律算法。

69、参考下列各书:   ·李约瑟 《中国科学技术史》第四卷第一分册   ·Robert Temple:The Genius of CHINA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的浓缩本)   ·戴念祖 《朱载堉———明代的科学和艺术巨星》   ·Cho, Gene Jinsiong. (2003). The Discovery of Musical Equal Temperament in China and Europe in the Sixteenth Century. Lewiston, NY: The Edwin Mellen Press. [编辑本段]作用  大量十二平均律就象色彩斑烂的光环,使花儿鲜艳夺目,溢香流彩,发挥着正词难以发挥的作用,表现着人们最真切的感情。

70、仔细的琢磨、认真的唱好十二平均律,多有裨益。

71、 十二平均律外国名著  显示花儿本色。

72、十二平均律保留了花儿的早期特色。

73、对花儿的源流问题,人们历来着眼在唱词、曲调和有关的历史记载上,对十二平均律很少顾及,这是很不周全的。

74、十二平均律在曲调中占有很大的位置等因素是不可忽视的。

75、从花儿的大多数曲调中,十二平均律比较固定,歌手们依曲填词的传统习惯来看,十二平均律有着比正词和曲调更强的稳定性和传承性,是探讨花儿源流的可靠依据,通过了解衬词的演变,将使更准确的把握花儿(详见《花儿曲令之源——初探》390页),演唱出花儿的韵味。

76、   2、突出地方民族特色。

77、十二平均律是人们日常生活中语言、音调的艺术再现,这些独具色彩的、常常超过正词字数的声腔的大量运用,使花儿有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充满着地道的民族和地方特色。

78、象保安族花儿中把“阿哥的肉”唱成“吾阿拉的肉”和用“呀噫”“噫嘿”等语气词;撤拉族花儿中把“阿哥的肉”唱成“尕尕尼肉”和用“阿细毛告”“哎唏”等语气词,土族花儿中用“买宁格刀得”“呀来”等语气词,大大增强了各自民族色彩,强烈地表现出了各个民族曲令鲜明的个性。

79、   3、活跃演唱气氛。

80、花儿曲令繁多,其中也有十二平均律变化而派生的音调。

81、运用十二平均律发展花儿和活跃演唱气氛,是花儿演唱的显著特征。

82、对旋律的润饰、美化;“曲首起腔”对整个曲调的启示引导;“句内衬腔”延伸着词曲的意境;旬间、句后的衬腔、衬段使曲式结构变化多姿;“垛句衬腔”赋于花儿更为热烈、活跃的情绪。

83、近年来一些学唱花儿的人,对花儿的十二平均律随意省略,妄加改动,并在十二平均律的地方多用实词填充,演唱的花儿中只有实词而没有衬词。

84、歌者“改造”花儿、演唱花儿的动机是良好的,但殊不知没有十二平均律的花儿,就象没有枝叶的枯树.是只具树形而无生命的。

85、 4、深化艺术形象。

86、十二平均律的大量运用,加强了花儿的艺术形象,使正词更具有表现力,使曲调更加优美感人。

87、象 《水红花令》 (见[谱例533)中是对正词的绝妙陪衬,“哥哥”和“妹妹”“去哩”、“坐者”的难舍情景和正词中“想烂了肝花疼烂了心”的相思情景互为表里,把一对恩爱夫妻离别后的极端痛苦和分手时的万般柔情,维妙维肖地用倒叙的手法表现了出来。

88、后面的衬腔,是前面正词音调的变化再现,曲首音调的音列上行长音(见第1至4小节)和衬腔煞尾时同音列的下行长音(见第15至第22小节、重复时的22至30小节)前后呼应,相映生辉,以显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刻划出了歌者难以抒发的思念之情。

89、还有许多曲令中,一声声“阿哥的憨肉肉”的放歌,一句句“我把我的大眼睛哈想者”的咏唱、一曲曲“尕马JL拉回了缓来我的联手”的呼唤,伴着花儿而生,随着花儿而长,也为花儿的喷芳吐艳丽增光添彩。

90、 [编辑本段]频率  十二平均律中各音的频率(0.00001 Hz)   C4: 261.62557 Hz   #C4: 277.18263 Hz   D4: 293.66477 Hz   #D4: 311.12698 Hz   E4: 329.62756 Hz   F4: 349.22823 Hz   #F4: 369.99442 Hz   G4: 391.99544 Hz   #G4: 415.30470 Hz   A4: 440.00000 Hz   #A4: 466.16376 Hz   B4: 493.88330 Hz   C5: 523.25113 Hz。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