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养殖技术 > 虾控真的能控制虾病吗?

虾控真的能控制虾病吗?

在养虾的过程中,我们通常会遇到对虾的病,大家都在讲物控,但是物控真的能有效控制虾病吗?前期过量摄食不可否认增加了对虾肝胰腺的负担,主要表现为暴饮暴食直接造成肝胰腺超负荷,引起代偿性红肿,甚至造成肝功能损害。同时早期虾苗活动能力差,吃不到池底的饲料,过多的边角料会在水底发霉腐败,提前变质底料。

(1)如果是暴饮暴食引起的,如肝肿大发红,肠道肿胀发红,可以通过控制材料自然恢复健康。

(2)如果是细菌或病毒感染?

但这种做法往往给农民造成一种错觉:停止投喂促使健康虾吃死虾觅食,让人觉得死虾少了,“眼根”看似安静,但实际上虾池的虾数也在不断减少。而且很多池塘好像没有死虾,但是一喂,又有死虾了。因此,当细菌或病毒被感染时,通过停料控制,恢复后的存活率一般极低。

③如果是环境退化和有毒藻类过多引起的疾病,停止投饵后,投饵平台内的粪便全部呈绿色和红色,说明对虾在吃死虾和死藻,情况会和感染一样,会加速对虾发病,使肝脏萎缩,水虾增多,生长缓慢甚至死亡,恢复后存活率极低。

为了预防疾病,过度控制材料是否可取?

早期对虾生长速度快,营养需求高。所以在水分不够丰富,食物生物不够的情况下,必然会因为营养不良,蜕皮期延长,体质瘦弱,抵抗力差,导致虾苗生长缓慢。这时候只要水质、气候或病菌生长稍有变化,就很容易致病。

因此,盲目的控制投喂和停止投喂不仅可以预防和控制疾病,还会导致对虾疾病,加速感染扩大,甚至死亡。近年来,病塘产量很低,其中许多与盲目控料和停料密切相关。

那么,应该如何合理的收取材料呢?

放苗后,根据水中生物饵料的密度确定投喂时间和数量。

当水中浮游动物(俗称水蜘蛛)较多时,应适当推迟摄食。当浮游动物密度降低时,开始摄食。刚开始每天在投饵区喂20 g/万株,每天增加20-30%。放苗后16-20天(寒冷天气20-25天),根据料台的饲喂情况,开始增加或减少饲喂量。

水产养殖中后期,考虑到环境自净能力与高投喂量造成的内源污染之间的矛盾,应严格控制投喂量。但实践证明,在水中生物饵料不足的情况下,投喂率低于2%,对虾基本不长或生长缓慢。虾很瘦,生命力差,外观差。因此,中后期的物料控制是一项关键技术。

水稀时,增加投喂量,以满足对虾的生长需要;水厚时,溢出活性微生物和碳源补充总碱度,使池塘中的悬浮有机物成为“生物絮体”作为生物饵料,同时减少投喂。

虾控真的能控制虾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