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养殖技术 > 中国的粮食生产获得了丰收。专家:食品价格上涨的势头难以持续

中国的粮食生产获得了丰收。专家:食品价格上涨的势头难以持续

产量大丰收,库存处于历史高位,国际供应链稳定。专家认为-

食品价格上涨的势头难以维持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刘辉

从各方面来看,粮价上涨趋势难以持续。在生产方面,中国粮食生产实现丰收,种植结构不断调整优化,优质品种数量增加,粮食安全形势持续改善。从库存来看,粮食库存处于历史高位,只有地方储备能满足生产区3个月、销售区6个月、产销平衡区4.5个月以上的市场供给,政策性粮食库存巨大。从进口来看,目前的新冠肺炎疫情并未对国际食品贸易供应链和物流链造成实质性影响。

目前,秋粮收购正在全国范围内由南向北稳步推进。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和经济安全的特殊商品。粮食价格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和消费者的承受能力。

对大多数农民来说,今年又是一个高产丰收的好年,粮食市场价格比上年有所上涨。然而,粮食价格的上涨也引起了社会对粮食安全的广泛关注。确保粮价稳定,走出“便宜粮伤农,贵米伤民”的怪圈,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至关重要。

面向市场的收购比例继续上升

在黑龙江省黑河市孙武县姜妍乡大花林子村,华林现代农业机械专业合作社董事长吴德贤正在组织合作社成员出售粮食。今年,合作社种植了2.6万多亩土地,其中水稻5000亩,平均产量1100多公斤,玉米8000亩,平均产量1000多公斤,大豆1.3万亩,平均产量240多公斤。吴德贤表示,今年粮食产量虽然不如预期,但略高于去年水平,粮食收购价格也高于去年。其中,湿玉米价格为0.95元/斤,大豆价格为2.4元/斤。扣除地租、人工成本和种子、农药、化肥的投入成本,每亩租地净收入约250元,每亩承包地净收入500多元。

自秋粮上市以来,粮食市场一直火爆,价格上涨让许多农民感到不愿出售。目前粮食价格趋于稳定,按现行市场价卖粮,种植收入不错。越来越多的农民改变了卖粮的不情愿,开始积极卖粮套现。东北等主要产区的玉米、水稻、大豆已经开始增加。根据国家粮食局的数据,截至10月31日,主产区企业共收购秋粮2163万吨,比去年同期增加95万吨。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高级经济师刘东柱建议,农民要尽量均衡有序地销售粮食,既不能盲目捂粮,也不能一起卖粮,避免粮食集中销售价格下跌。未售出的粮食要从地面、楼上通风堆放,避免霉变造成损失。

近年来,国家不断推进粮食收储体制改革,市场主体的风险意识不断增强。加工企业主动增仓储备足够的原材料,贸易商和经纪人积极收粮,市场化收购比例不断提高。今年小麦和早籼稻的市场收购超过90%。在黑龙江,翔宇农产品早在9月15日就开始进入市场,已收购玉米170多万吨;在湖北,武汉邢正实业有限公司收购了600多万斤中晚籼稻。

在大米供过于求的情况下,黑龙江于11月12日开始以最低收购价格收购粳稻,是全国唯一一个以最低收购价格开始收购大米的省份。国家粮食局粮食储备司司长秦预计,今年秋粮收购也将以市场化收购为主,中晚稻最低收购价实施方案在全国范围内启动的可能性不大。

食品价格已经逐渐稳定

今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洪水等灾害影响,加上社会资本流动性充裕,国内主要粮食品种价格大幅上涨。10月份,籼稻、粳稻和小麦的平均价格分别上涨了约10%、6%和5%。食品价格的上涨引起了社会对食品稳定供应的担忧。

刘东柱说,目前,中国粮食库存丰富,储备充足,供应充足。小麦大米口粮库存处于历史高位,能满足一年以上的国民消费需求。预计小麦和大米价格将在合理范围内波动。受去库存周期结束、供需紧张等因素影响,国内玉米现货市场价格上涨约30%,但未超过2014年最高水平。进入11月后,随着主产区玉米市场的增加,玉米的临时储存继续走出仓库,进口玉米和替代品陆续抵达香港,玉米市场供应得到充分保证,价格不太可能继续大幅上涨。

需要提醒的是,在市场条件下,粮价的涨跌是市场波动的正常现象。刘东柱认为,今年的粮价上涨是在生产成本逐年上升、粮价多年走低的情况下的回升,这是合理的,充分说明了收储体制改革以来市场机制发挥了积极作用。

2014年以来,国家推进粮食仓储市场化改革,取消大豆、玉米暂储政策,调整小麦、大米最低收购价,不仅有助于消化日益高涨的粮食库存,也促进了国内粮食市场价格与国际粮食价格逐步接轨,粮食价格连续多年下跌。今年受疫情、灾情等因素影响,粮价有所回升,但仍处于正常波动区间。

秦认为,从各方面来看,粮价上涨的势头难以维持。从生产来看,中国粮食产量实现丰收,种植结构不断调整优化,优质品种数量增加,粮食安全形势持续改善,国内市场供应和维护价格总体稳定得到保障。从库存来看,粮食库存处于历史高位,政府粮食储备体系健全,库存规模可观。只有地方储备才能满足生产区3个月、销售区6个月、产销平衡区4.5个月以上的市场供应,政策性粮食库存巨大。从进口来看,目前的疫情并没有对国际食品贸易供应链和物流链造成实质性影响。今年以来,玉米和高粱等替代品的进口增加更多,有效调整了国内的过剩和短缺。

采取更多措施稳定食品价格

当食品价格稳定时,价格就稳定了。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农民、企业和食品行业专家都认为,稳定的食品价格和供应对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尤为重要。专家认为,要进一步加强稳定粮食价格的措施,确保农民能够“卖粮”,确保市场粮食来源的稳定供应。

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首先要稳定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要实施“土地科技储粮”战略,加强耕地保护,严格遵守18亿亩耕地红线。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基础土壤肥力。加强科技支撑,推广良种良法等增产技术,不断提高粮食单产水平。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实行粮食安全省长负责制,层层落实责任,扭转一些地方忽视粮食生产的倾向。

同时要调整稻麦最低收购价,稳定粮价预期,激发种粮农民积极性。今年春耕季节,国家有关部门提高了2020年水稻最低收购价,调动了农民种植水稻的积极性,扭转了早稻种植面积和产量连续7年下降的趋势。近日,国家有关部门公布2021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每斤上调1%。虽然涨幅不大,但有利于稳定粮价预期,有利于农民明年合理安排粮食种植。

此外,要充分发挥政府在粮食生产中的宏观调控作用。今年以来,国家有关部门灵活安排政策性粮食投放。截至11月12日,共组织了212次政策性粮食拍卖,总量1.037亿吨,有效满足了企业的粮食需求。为加强对政府储备粮食吞吐量的调控,部分省份采取了适当措施,如放宽地方储备收购用水要求、延长轮架空周期等,以满足加工企业阶段性粮食需求,促进区域市场平稳运行。

此外,要继续深化粮食产销合作,顺应粮食“大流通”形势,构建稳定的粮食自由流通体系,完善供应链,有序做好搞活国内粮食购销,确保粮食跨地区有序流通。翔宇农产品总经理陈代珍表示,目前,翔宇农产品已经在黑龙江建立了完整的玉米产业链管理模式,在富锦、北安、绥化等地建设了粮食加工工业园,建成了从产区到港口再到南方销售区的北方粮食南运大流通网络,年粮食周转量超过1000万吨。

中国的粮食生产获得了丰收。专家:食品价格上涨的势头难以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