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养殖技术 > 经济日报:粮食丰收还是要重视粮食,爱惜粮食

经济日报:粮食丰收还是要重视粮食,爱惜粮食

9月23日,农业和农村事务部宣布秋粮丰收已成定局,全年粮食产量有望高水平增长。在疫情和灾害重叠的灾难性年份,实现粮食生产丰收来之不易,意义重大,也让我们对粮食行业有了新的认识。粮食生产极其重要,也是天然的弱势产业。要夯实产业基础,弥补发展不足,在全社会形成重粮爱粮的浓厚氛围。

谷物收成很难获得。今年的粮食生产可以说是波折重重。春耕期间,通过了“新冠肺炎疫情”;南方水稻双收期间,东北秋收前通过了“台风”;也通过了甜菜夜蛾的“病虫”,最终获得了大丰收。这启示我们,农业面临的各种风险日益增加,农业灾害和极端天气引发的重大突发事件等不确定因素可能对农业产业链供应链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需要巩固农业防灾减灾体系,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

五谷丰收意义重大。今年粮食产量有望高水平增长,证明中国的饭碗有着深厚的产业基础和广阔的回旋余地,为丰富居民的“菜篮子”和农民的“钱袋”做出了贡献,赢得了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的主动权,使中国的发展基础更加深厚,社会基础更加稳定。中国粮食产量丰富,库存充足。即使一些国家限制粮食出口,也不会对中国构成实质性威胁。这表明,有了国内粮食生产的稳定来应对国际市场的不确定性,中国才能从容应对全球粮食市场的变化。

人们关注粮食安全,担心粮食供应短缺,这是可以理解的。说明吃饭问题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是非常沉重的,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这一串切不可放松。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食品供应一直没有问题。无论是人口千万的武汉,还是偏远的西村,即使采取严格的封闭管理措施,人们也不至于挨饿。实践证明,“手里有粮,心中无慌”是任何时候都有的道理,任何时候都要注意粮食,珍惜粮食才是明智之举。不能因为食品工业产值低,农业占国民经济比重小,就轻视粮食,忽视农业。

我国大米小麦产量连续多年超需求,库存逐年增加。对此,有人认为没必要种那么多粮食,只要有钱,到处都能买到粮食。但事实是,在关键时刻,很难大价格买入;就算能买到,也不够吃。毕竟全球粮食贸易量只有中国产量的一半。也有人认为不需要保持18亿亩耕地的红线,利用耕地进行非农建设可以创造更多的财富。但事实是,人口多地少的中国,必须保持一定的耕地。毕竟高标准农田只占全国耕地的40%,大部分耕地还是中低产田。

不用说,政策在粮食生产中的作用永远不能忽视,行政推动是中国粮食安全道路上的重要经验。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普遍进入增长通道,持续时间长,增长幅度大,稳定性高,这在历史上是罕见的。其中一个原因是,面对复杂的声音,中央政府始终保持支持粮食生产的战略决心,强调财政支持农业和耕地的红线。今年,国家已经将粮食面积作为一个约束性指标发放到各省。这说明近年来的粮食扶持政策体系是成功的。随着农业生产成本的增加,支持粮食发展的政策取向和力度无法改变。

今后,我们要下定决心,为粮食生产奠定坚实的基础,特别是要不断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现实中,农民面临着耕作效率低的问题,所以他们不应该因为种植粮食而在经济上遭受损失。为此,有必要促进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如耕作和种植、土地托管等。,并稀释粮食生产成本;调整完善稻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在合理确定收购金额的前提下,适当提高稻麦最低收购价;推进粮食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试点,使农业更加从容应对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

文章转载自中国新闻网,整合自中国育种网。如有侵权,请联系f_fb#foxmail.com,我们会立即处理!

经济日报:粮食丰收还是要重视粮食,爱惜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