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养殖技术 > 人造肉1000亿轨道又在兴风作浪:它依然是中外公司盈利的痛点

人造肉1000亿轨道又在兴风作浪:它依然是中外公司盈利的痛点

就像特斯拉进军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一样,国内的人造肉市场也因为一家外企的到来而再次被搅动。

9月8日,素有人造肉第一股之称的超越肉(NASDAQ:BYND)宣布,将在浙江省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设立两家工厂,并将其主要生产设施引进中国。在此之前,超越肉类产品已经进入中国市场。今年年初,部分城市的盒马生鲜、麦德龙、星巴克、肯德基等零售终端开始销售Beyond肉制品。

超越肉类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兼创始人伊森·布朗(Ethan Brown)曾告诉媒体:“中国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动物肉制品市场之一,有潜力成为最大的植物肉制品市场。”据记者了解,人造肉的主要目标群体不是素食者,而是喜欢吃肉、追求健康的人。人造肉在味道差不多的情况下可以减少50%左右的热量。

自工厂宣布成立以来,Beyond肉类的股价在9月8日上涨了6.87%,截至9月17日,美国股市收盘,过去8个交易日累计上涨27.6%,至每股157.22美元。

国内人造肉市场也很活跃。9月8日消息一出,双塔食品、金火腿、美英森、东宝生物等众多人造肉概念股股价集体上涨。

中国蔬菜食品产业联盟秘书长闫学告诉《中国时报》,超越肉类在中国的成立可以增加公众对这一新领域的关注,并在促进行业发展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目前行业处于潜伏期,高成本、高定价导致的企业盈利困难是行业痛点,实现规模化、降低成本是行业发展的关键。

人造肉1000亿轨道又在兴风作浪:它依然是中外公司盈利的痛点

中外企业抢占人造肉市场

面对中国巨大的消费市场,超越肉类及其主要竞争对手不可能食品已经采取行动。

今年年初,部分城市的Boxma现生、麦德龙、星巴克、肯德基等零售终端开始销售Beyond肉制品。此外,不可能食品的产品也进入了香港和澳门。超越肉类表示,自4月份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它对收到的反馈感到“兴奋”。不可能食品也表示,正在积极准备进入内地市场。

闫学告诉记者,中国的消费基础巨大,正处于消费者从满足食欲向健康过渡的阶段。对于外资企业来说,现在是进入中国市场的好时机。据报道,中国占世界猪肉消费量的近30%,是世界上最大的动物肉制品市场之一,也是最大的潜在蔬菜肉制品市场。

面对巨大的蓝海,本土企业也纷纷快攻。目前进入人造肉行业的企业分为四类。其中之一就是上市公司,如双塔食品(SZ:002481),在2020年半年报中提到“未来公司将利用自身优势,以发展豌豆蛋白产业为核心,开创大健康产业新格局”。植物蛋白是人造肉的主要原料。半年报数据显示,双塔食品食用蛋白收入3.68亿元,占总收入的37.89%;同比增长14.44%。毛利率为66.38%,同比增长7.05%。

此外,传统素食企业也进入了人造肉市场。深圳旗山食品品牌营销负责人周启宇告诉《中国时报》,旗山食品在素食行业已经有30年的历史,是从素食到人造肉的顺势过程。目前,公司有500多种产品可供消费者选择。他认为,目前市场的难点在于培养消费者的消费习惯,让消费者理解和接受人造肉。

人造肉的前景也吸引了一大批初创品牌进入轨道,如鲜肉、周零等。鲜肉市场总监楼凌云涛告诉《中国时报》记者,人造肉在营养和口感上与肉类相似,其热量比肉类低很多,也没有抗生素的困扰,所以消费量在空之间大幅增加。本土企业更了解中国人的饮食习惯,所以他们更注重产品研发。比如稀有肉制品有“肉馅”、“肉丸”、“小酥肉”等形式,更接近中国的餐饮需求。

盈利还是个难点

根据巴克莱银行的预测,2029年全球蔬菜替代肉类市场的销售额可能达到1400亿美元。但在行业爆发之前,盈利难是这个新兴行业面临的共同痛点。Beyond肉类自2009年成立以来一直亏损,直到2020年第一季度才扭亏为盈,但今年上半年又出现亏损。半年度报告显示,2020年上半年净利润为-839万美元,同比增长47.86%;营业收入2.1亿美元,同比增长95.81%。

闫学告诉《中国时报》记者,由于不切实际的规模,成本太高,这是该行业面临的首要问题。

人造肉以纯化的植物蛋白为原料,生产各种仿真肉制品,在外观、口感、营养等方面与真肉相似,因此技术门槛和成本相对较高。

一位未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Beyond肉类向供应链供应的牛肉价格已高达120元/公斤,而市场消费端的牛肉价格一般在50-80元/公斤。记者看到,盒子马鲜生上卖的Beyond肉226克植物蛋白汉堡肉饼售价60元;而300g牛肉汉堡肉饼的价格只有40元。

“人造肉价格高于肉类,是市场接受度低的重要原因。”娄灵运告诉记者。

Beyond肉制品表示,让产品价格低于动物蛋白是公司的核心战略。该公司设定的内部目标是到2024年将至少一种产品的价格降低到与蛋白质中类似动物的价格相同的水平。为了扩大对更多连锁餐厅的吸引力,不可能食品向经销商平均降价15%,通过规模经济控制价格,进一步扩大规模。

国内企业也在寻求扩大规模。双塔食品在半年报中提到,目前豌豆蛋白产能占行业30%-40%,公司计划三年内提高到60%左右;岐山食品在C端和B端同时工作;仅在北京,稀有肉制品就有58个品牌和数百家商店。

与此同时,投资者蜂拥而至。就在今年8月,周零获得了新一轮1000万美元的融资。投资方为经纬中国、云久资本、欢乐资本。今年上半年,真柔接受了纽约BigIdeVentures的融资,也在进行新一轮的融资。

闫学认为,该行业的爆炸性增长主要取决于第一款爆炸性产品何时上市。他预测这将需要大约三年的时间,并希望到那时,消费者将有更多的选择。

这篇文章转载自朱彝。来自中国育种网。如有侵权,请联系f_fb#foxmail.com,我们会立即处理!

人造肉1000亿轨道又在兴风作浪:它依然是中外公司盈利的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