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养殖技术 > 遵义:数据赋权!汇川区农业配备“智脑”

遵义:数据赋权!汇川区农业配备“智脑”

遵义:数据赋权!汇川区农业配备“智脑”

距中心城市汇川70公里处,有一个叫山盆的小镇和一个叫高雄的村庄。以前这个地区的村民主要靠种植玉米和水稻为生,品种单一,效率低,经济相对落后。

如何让土地产生更多效益?是一直困扰村民的问题。

2015年,村民杨青云在高雄村成立了金川金茂云中养殖合作社,并转让300亩土地建立蔬菜种植基地,发展花椰菜种植。"种菜很容易,但卖菜变得困难了."杨青云告诉记者,在遵义消费市场,市民们已经习惯了花菜的短缺,他们种植的花菜是零散的,这使得大多数人不愿意购买。品种不对,市场不认可,销售暂时有困难。但是想想,种什么呢?多少物种?他心里没底气。他只能看到哪些品种在市场上卖得好,所以他会跟着做。但是价格低的时候,他跟不上市场的节奏,这让他很无奈。

2018年,一个转折点出现了。当年,遵义农产品产销对接智能服务中心找到了杨青云,并计划将蔬菜基地作为智能种植试点,不仅免费指导种植技术,还负责销售。这个“天上掉馅饼”让杨青云半信半疑。抱着试一试的心理,杨青云试图重新种植200英亩零散的鲜花和花椰菜。不想收割的时候,市场价很好,一上市就卖了一个空。杨青云一季就赚了20多万。“和农业投资公司签约后,他们通过分析市场给我们提供种植品种。现在蔬菜一上市就很受欢迎。”杨青云笑了。

遵义农产品产销对接智能服务中心如何获取市场需求,引导农民种植?

本来这是由于中心有一套大数据管理系统叫“蜀道坡ERP管理系统”,被称为汇川农业产业发展的“智脑”。

“通过‘东坡菜ERP管理系统’,学校会提前一周订购所需蔬菜,食堂会提前一天订购。我们会在发货前一天统计数据分发给基类,按需挑选,确保发货的蔬菜是新鲜的。”遵义农产品产销对接智能服务中心基地办公室主任胡说。

除了按需下单,这个“智脑”还会收集分析每日订单数据,形成种植分析报告。

“我们的数据中心将每天分析和汇总订单,并每月、每季度和每年生成一份数据报告。根据报告,分析市民喜欢什么蔬菜,从而协调不同品种、不同季节的各种蔬菜基地的调度,确保一年中的每一个时间都推出相应的地方菜品。”遵义农产品营销对接智能服务中心负责人李东旭说。

此外,为了探索和解决大规模种植的田间管理问题,在四都镇官坝坝区建设了一套智能农业系统。该系统采集气象数据和环境数据,用11个高清探头监测坝区,为坝区种植3000多亩茄子提供技术参数。

“茄子生产所需的土壤湿度范围是50%-70%。如果土壤湿度参数在50%以下,一定要考虑茄子补水。如果雨后土壤湿度超过70%,必须考虑开沟排水。让茄子长得更好,经济效益最大化。”四都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姚表示,四都镇开发的智能农业系统也可以通过物联网与遵义农产品产销对接智能服务中心的管理系统互联互通。

据悉,在“智慧大脑”的引领下,汇川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推进,全区14个坝区20077亩精准选种冬瓜、洋葱、茄子等龙头品种,单品率达80%以上。2020年,预计坝区总产值将达到3.5亿元,平均每亩产值1.7万元以上。

本文转载自农业和农村事务部,并整合自中国育种网。如有侵权,请联系f_fb#foxmail.com,我们会立即处理!

遵义:数据赋权!汇川区农业配备“智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