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养殖技术 > 【解读我们的全面小康社会】脱贫致富全面小康的底线任务

【解读我们的全面小康社会】脱贫致富全面小康的底线任务

采访人:张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院长,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采访者: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黄俊义

【解读我们的全面小康社会】脱贫致富全面小康的底线任务

2020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的一年,也是扶贫攻坚结束的一年。

新中国成立之初,面临着一片千疮百孔的烂摊子,穷困潦倒,徒劳无功。相当多的农村人口处于极端贫困和文盲状态。我们党始终致力于实现共同富裕,让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并取得了巨大成就。然而,消除贫困是一个非常困难的过程,需要持续和长期的努力。直到十八大前夕,中国还有7000多万贫困人口,扶贫还面临着许多硬骨头。

中国共产党十八大以来,中国贫困人口每年减少数千万。到2019年底,中国农村贫困人口只有551万。预计到2020年底,全面实现农村脱贫、贫困县脱帽、解决地区整体贫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如何理解全面扶贫与全面小康社会的关系?扶贫攻坚有哪些成功经验?中国如何克服重重困难实现这一目标?对此,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了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院长、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张琦。

【解读我们的全面小康社会】脱贫致富全面小康的底线任务

为了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我们都必须摆脱贫困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农村没有小康社会,特别是贫困地区没有小康社会,就没有全面小康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什么要强调脱贫?

张琦:脱贫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意味着各族各地区的每个人都将携手走向全面小康,而不是平均的、国富民强的“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能否如期实现,取决于我们能否战胜贫困,实现贫困人口与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小康社会。农村贫困人口不全部脱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无从谈起。这个底线任务不能打折扣。

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这是我们党确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标志性指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缩小收入差距、区域协调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国部分地区的发展水平与这些目标存在一定差距,其中地区整体贫困严重,贫困人口等群体缺乏发展。扶贫攻坚的目标是通过持续扶贫,从根本上改变弱势群体的弱势地位,与全国人民一道全面步入小康社会。只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致富”,切实解决贫困人口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彻底实现一个世纪奋斗目标的“最后一公里”,才能凸显全面小康社会,人民满意,全面小康社会才能经得起历史的考验。

摆脱贫困是建设小康社会的必要条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能少一个人;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谁也不能落后。我们要用全党全国的力量,坚决完成扶贫攻坚任务,确保承诺兑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核心在于“全面”,谁也不能少。这个“一个不能少”不仅包括56个民族,还包括社会的所有个体成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如果贫困地区长期不发达,贫困家庭的生产生活条件长期得不到改善,就不能体现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因此,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必须打赢反贫困的硬仗,完成让所有贫困人口脱贫的重任。

【解读我们的全面小康社会】脱贫致富全面小康的底线任务

中国扶贫的积极探索

记者: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十八大以来,中国在扶贫方面经历了哪些积极的探索?

张琦: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围绕扶贫开发进行了多阶段、多领域的探索和创新,大致可分为六个重要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1949-1977),中国的扶贫开发是一个初步探索阶段。这一时期,农村扶贫开发工作主要是通过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土地剥削制度,推进民族工业化来实现的。

第二阶段是扶贫阶段(1978-1985年),从农村土地制度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过渡。现阶段,经济体制改革是农村减贫的主要动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建立和统购统销制度的改革,极大地解放了农业生产力,稳步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

第三阶段是贫困县扶贫体制改革和开发式扶贫的探索阶段(1986-1993)。现阶段,扶贫机制在三个方面取得了进展:一是建立了协调的扶贫动员和组织机制。二是扶贫体系目标初步完善,资源向贫困县倾斜,以县为基本扶贫单位的扶贫资源配置和利用体制模式启动。第三,对于传统的救济型扶贫改革,通过实施“以工代赈”的发展型扶贫机制,让贫困人口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工作获得收入,改变过去“输血”的低效扶贫机制。

第四阶段是在综合目标和任务(1994-2000年)下的区域扶贫开发阶段。现阶段,中国的扶贫理念发生了重大转变,扶贫行动也实现了重要升级。扶贫开发体系初步形成,大面积连片贫困得到缓解。

第五阶段是全村推广和参与式扶贫机制创新阶段(2001-2010年)。现阶段,农村扶贫实现了贫困县向贫困村的转化,目标进一步下沉,扶贫精度进一步提高,贫困村居民受益更多。

第六阶段是2011年以后的精准扶贫阶段。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扶贫攻坚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保底线”、“补短板”的首要任务,制定了新的精准扶贫战略。在区域针对性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个体针对性,根据贫困人口造成贫困的原因量身定制支持措施。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访问湖南湘西,强调“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准确扶贫”,首次提出“准确扶贫”作为中国扶贫攻坚的基本战略。到目前为止,中国的扶贫开发工作已经正式进入了发展型扶贫和保障型扶贫相结合的精准扶贫时期。

【解读我们的全面小康社会】脱贫致富全面小康的底线任务

中国的减贫体现了人民至上

记者:你认为中国在扶贫方面取得显著成就的最根本原因是什么?

张琦:中国扶贫的伟大实践向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这是中国扶贫取得显著成效的主要原因。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贫困地区和贫困户为重点,坚持中国共产党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目标。同时,根据新的国情和现实,党中央顾全大局。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采取更加系统、全面、深入的措施,以更大的决心、信心和毅力消除贫困,创造性地提出了“精准”扶贫的理念。在扶贫开发方面形成了丰富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成果。

中国的扶贫也得益于党和政府发展经济的努力,坚持发展型扶贫和救济型扶贫相结合。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实现了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同时,经济增长带来的技术进步巩固了农业发展的基础,农产品产量大幅增加,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直接推动了贫困人口的不断减少。发展型扶贫引导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产业,提高自身“造血功能”,增加贫困家庭的就业机会和收入。对于那些缺乏工作能力的贫困群体,他们将采取救济措施帮助穷人,这些措施将由财政支付。

扶贫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记者:正如你所说,中国的扶贫攻坚拔村还在继续,党和政府发挥了关键作用。那么,如何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并发挥其作用呢?

张琦:政府主导、全社会参与的扶贫机制是扶贫的关键。扶贫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需要全社会的积极参与。目前,社会扶贫作为中国扶贫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地促进了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减贫。

中国形成了社会化驱动的扶贫格局。这主要包括中央部委和中央企业的定点帮扶,东部发达省份与23个中西部省份的帮扶合作,以及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帮扶,形成了政府、企业、事业单位参与的大规模扶贫格局。比如,关于企业参与扶贫,截至2019年6月底,已有8.81万家民营企业参与了“全民企业共助全村”精准扶贫行动,共精准帮扶10.27万个村,工业投资753.71亿元,公益投资139.1亿元,直接有效缓解了部分贫困地区发展资金不足的状况,促进了贫困地区工业发展。

通过技术培训、人才支持、志愿服务和技术输出,社会扶贫为贫困地区提供了强大的人力资源和智力支持。以定点扶贫和企业扶村为例,十八大以来,仅中央和国家机关部门就向定点扶贫单位派出了1727名村干部和一秘,培训基层干部和技术人员64.9万人。民营企业积极利用技术培训和人才培训优势,为贫困地区培养科技带头人和农村致富能手。

本文转载于中国扶贫网,由中国育种网整合而来。如有侵权,请联系f_fb#foxmail.com,我们会立即处理!

【解读我们的全面小康社会】脱贫致富全面小康的底线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