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养殖技术 > 室外池塘养殖甲鱼的水质管理 _水产养殖(养甲鱼的技巧)

室外池塘养殖甲鱼的水质管理 _水产养殖(养甲鱼的技巧)

判别温室水质的好坏通常由其水色、味道来决定。而影响其水色的主要因素是鳖的排泄物、饲料残饵及其它藻类等有机物,味道主要由氨氮、H2s决定。下面跟360养殖网一起来看看室外池塘甲鱼的水质怎么管理吧!

室外池塘甲鱼养殖水质管理

室外池塘甲鱼养殖水质管理

1.新建池

首先,新建池应在池底保持一定量的泥土或铺一定量的沙,否则甲鱼入池后由于没有遮蔽物而活动频繁导致水质长期浑浊。其次,新建池在放苗前应先培养好水色,以便甲鱼入池后有一个稳定舒适的环境,减少甲鱼的活动,保证甲鱼的健康生长。否则,在放苗前刚进水,甲鱼入池后由于对环境的不适应,在池中频繁活动,造成水体变浑浊,而甲鱼又不适应此种水体,更加剧烈活动,从而恶性循环使水体长期浑浊,甲鱼摄食不正常,最终导致甲鱼生长缓慢,且易发病。

2.水色培养

一定数量的浮游植物对室外池塘甲鱼养殖是非常有益的,它能够利用水体二氧化碳及无机盐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达到分解有害物质的作用,改良水质,稳定水环境,同时亦可起到遮蔽作用而减少互相撕咬。但超量则易导致浮游植物衰老死亡而引起水质剧变。

酸性水环境中,甲鱼活动减弱,摄食下降,抗病力低,而强碱性环境对甲鱼的皮肤粘膜有损害,因此甲鱼池应多保持弱碱性水环境。室外池塘甲鱼养殖均处于高温情况下,所以培养藻类应以高温弱碱条件下最适合生存的微囊藻为主。培养方法为:施用生石灰60千克/亩,过磷酸钙5千克/亩,尿素2千克/亩,施肥注水培养。

水色培养好后,为了防止水体老化或倒水(水变褐色或泛白色),首先应保持经常少量的换水,使浮游植物保持肥、活、嫩、爽;其次,当浮游动物数量偏多时应及时用生石灰及一定量的“敌百虫”予以杀灭,最后再使用含氯消毒剂后换水1/4左右。

3.防水变由于水体控制不好,导致浮游植物急剧、大批量死亡,使水质严重缺氧,甚至产生有毒物质称为水变。其过程一般由原来的浓绿或蓝绿急剧变成暗黑色,以后逐渐变得澄清透明,其水体中浮游植物残存极少,光合作用停止,而增加的大量浮游植物死骸及原来的有机质在水体中剧烈氧化分解,使水体溶氧急剧下降,最终酵解而产生大量的有害物质,造成甲鱼摄食及抗病能力下降。

遇水变后应注意搞好浮游植物的培养以保证甲鱼的健康生长。首先应及时排掉部分旧水而注入新水,减少池中的有机质,降低有害物质的产生;其次应施放一定量肥料加速浮游植物的繁殖,由于水变水体总氮含量偏高,因此应以施磷肥为主,以达到调节水体氮磷比例,促进浮游植物生长的目的。

4.水体溶氧应充足虽然甲鱼是肺呼吸动物,对水体溶氧要求不高,但其养殖水体仍应保持4毫克/升以上的溶氧,这是因为甲鱼大量含丰富蛋白质的排泄物和跌落水体中的饲料如不能有氧分解,在高温的条件下进行酵解,易造成二氧化碳、硫化氢、氨氮等有害物质在水体中积累,引起水体恶化,导致甲鱼摄食下降及抗病力减弱。因此水体由于各种情况而溶氧下降时应能采取化学或物理方法来补充水体溶氧,保证甲鱼的健康生长。

室外池塘甲鱼养殖水质管理(2)

温室甲鱼养殖进程中的水质节制

如果能使鳖池达到一个生态平衡就能有效节制其水质。即使鳖的粪便及残饵经细菌分解产生NH3或NH4+部分NH3或NH4经硝化细菌的硝化作用形成NO3-, NO3-被藻类吸收利用,而藻类又是枝角类的食品,枝角类又是甲鱼的良好饵料,如此循环,从而达到生态平衡,由此需以下几方面的综合调整。

一、甲鱼池底以半沙、半网片为佳,沙质底适宜甲鱼埋伏的习惯,不致甲鱼互相咬斗,网片不但能做甲鱼的隐藏物,而且能在其网衣上形成一层生物膜,有效增长有益微生物的附着面积。

二、放养密度每平方米放养稚鳖30-40只或幼鳖20-25只,过多会超过水体的自净能力,过少会浪费有效空间。

三、供气量因温室比较封锁,与室外新鲜空气交流艰巨,所以要加大池水充气量,恳求每平方米布直径为2cm的气泡石O。3-0。5颗,风机功率为2w/m2,24小时增氧,这样能保证水体溶解氧维持在3mg/L以上。如果溶解氧不足,水质很容易发臭。

四、水位节制稚鳖期水位20-30cm,幼鳖至成鳖期40一60cm,食台离水面的距离为甲龟厚度再加2cm。太浅温室甲鱼露背易患病,太深影响甲鱼掇食。

五、消毒平时将中药装在网丝袋小,悬挂在池中四角,能有效预防疾病。而调节水质用生石灰按期倾泻,在水质过肥时倾泻光合细菌或其它微生物制剂,这样能有效调节水色和味道。

室外池塘甲鱼养殖水质管理(3)

六、换水鳖池因水量蒸发而减少,应加入池温同样的新水,当水质即将败坏时,换去一半老水,注入同温的新水。

七、温度节制水温30 1℃,气温32 1℃,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甲鱼的摄食,忌忽高忽低。如果以上各点互相和谐好,温室池水能达到均匀5-8个月才换一次水,从而大大提高经济效益,节俭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