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养殖技术 > 人往山上走:贵州农村因为路更想家

人往山上走:贵州农村因为路更想家

人往山上走:贵州农村因为路更想家

4月21日,萨金村村民陶家友(左)和妻子在照料木耳棒。新华社记者向照片

新华社贵阳电(记者向)初夏,云贵桂交界的兴义市烈日空,但峰峦掩映下的村庄凉爽宜人。

300多年前,明朝的一位旅行家徐霞客来过这个地方。面对独特的喀斯特地貌,他在游记中感叹道:“世界上有那么多山峰,只有在这里,山峰才能变成森林。”时至今日,山依旧是那些山,但散落其中的世界却历经沧桑。

当我第一次听到萨金村的名字时,它看起来并不像一个贫穷的地方。虽然离市区只有7公里左右,但是在到处都是荆棘的山坡上,分散着800多户人家。在贫瘠的土地上,种地只够基本的温饱,艰难的岁月迫使村民们纷纷进城。

刘刚是兴义高速公路管理局派出的第一任秘书,已经在这个村子住了三年。他说,在交通堵塞的贫困山区,道路承载着农村发展的所有希望。近年来,在扶贫攻坚方面,全村都有了很大的改善。

“去年在省公路局的支持下,村里两条主干道串联起来。泥泞的小路没有了,农机可以下地了,爷爷奶奶也不用抱孙子上学了。”刘刚说。

平坦的道路带来的不仅仅是这些。大柴山是萨金村的一座山,也是一座寨子。在现代人眼里,“柴火”是很遥远的事,但在当地,上山捡点干柴烧火,依然是老一辈人的生活方式。

谁能想到,这样一个古老传统、破败不堪的地方被列为农村振兴试点,将来会成为集农业和旅游业于一体的“高价值”景区。

如今,这里的风景独一无二:路边排列着木耳棒。它们由村民用绿化带和红带连接悬挂,巧妙地形成“五环”和“水立方”的形状。

再往里走,是一个叫“兴义家”的农舍。老树青翠,石瓦房翻新,院子里堆着一捆捆的干柴,还有簸箕、石磨、陶罐、木风车等旧物。

“国庆从去年开始试运行。周末和节假日人多。一般每天都有一两张桌子。”开发运营公司的工作人员说。记者看到,这些农家以柴火麻辣鸡、布依八碗等菜名命名。除了肉,食用菌也是重要的食材。

在这里当服务员的村民李说,虽然月薪只有2000多元,但总比过去出去打零工强。通常,除了农家乐生意,她还为村里的林下菌类药物基地的工人做饭。她最多得做七八百顿午饭。

记者沿着工业道路来到了2000多亩的基地。从斜坡上看,可以看到兴义市的一个大型扶贫安置点。这些建筑容纳了30,000多名重新安置的人。基地负责人陈伦波表示,政府依托沙金村的山地优势,大力发展竹荪、木耳等产业,为附近群众创造了就业机会。

目前,无论是国外的“新市民”,还是当地的原住民,食用菌都成为了一部分人增加收入的渠道。陶嘉佑和他的妻子,以前是大柴山的贫困户,不仅在基地工作,最近还在自己的大坝里搭起了木架,挂了6000根菌棒。“只要早晚洒点水,过几天就能卖钱了。”陶嘉佑说。

萨金村的振兴还在路上。刘刚说,村里换掉他们,新的专案组马上就来,干部们肯定会陆续上岗。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仅省公路局系统就向120个贫困村派出307名优秀干部,开展村同步小康救助,直接投入各类救助资金5013万元。

“十三五”以来,贵州还实施了一系列农村公路建设行动,从根本上改变了偏远山村的发展条件。也有很多萨金村因为路而繁华、富庶、美丽。

人往山上走:贵州农村因为路更想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