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养殖技术 > 养羊技术:羊蓝舌病的预防措施

养羊技术:羊蓝舌病的预防措施

蓝舌病是由昆虫传播的反刍动物病毒性传染病。主要发生在羊身上,表现为体温升高、消瘦、口、鼻、胃粘膜溃疡性炎症、舌、口腔粘膜发绀,会影响病羊尤其是羔羊的生长发育,导致胎儿畸形甚至死亡,严重损害经济效益。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羊蓝舌病的流行症状、诊断和预防。

1、疫情

绵羊是蓝舌病的易感动物,纯种美利奴羊更敏感。病羊和染病羊只是传染源,但牛、山羊等反刍动物,包括鹿、羚羊等生反刍动物也可发病,但病情较轻或未观察到明显症状,成为隐性带菌者。蓝舌病的传播主要是通过媒介昆虫的叮咬和胎盘的垂直感染。因此,在媒介昆虫大量繁殖的季节和地区,即春末夏初湿热、秋初潮湿、池塘和河流广泛分布的低洼地区,蓝舌病的病例较多,通常发生在每年的5月至10月。

2.临床症状

蓝舌病羊潜伏期为3 ~ 8天。病羊感染初期体温升至40.5~41.5℃,出现5~6天的漏诊发热。病羊厌食,精神萎靡,落后全群,流口水,嘴唇浮肿,会扩散到面部和耳朵,甚至颈部和腹部,口腔粘膜充血,然后发绀。发烧几天后,口腔、嘴唇、牙龈、脸颊和舌头粘膜被侵蚀,导致羊吞咽不便。随着病程的恶化,溃疡的受伤部位会有渗血,唾液发红,口腔有异味。羊鼻孔分泌的分泌物具有炎症性和粘性,鼻孔周围有结痂,使患羊呼吸困难,听到鼾声。有的患羊蹄冠和蹄叶发炎,对触摸敏感,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跛行,甚至跪着走路或躺着不动。患瘦弱羊,便秘或腹泻,有时伴有血性腹泻,早期白细胞减少可见。该病将持续6~14天,发病率为30%~40%,死亡率为2%~3%,有的甚至高达90%。感染后未死亡的羊,10~15天后才会恢复,6~8周后蹄子恢复正常。当母羊在妊娠4-8周感染蓝舌病时,分娩的羔羊有20%会有发育缺陷,如脑积水、小脑发育不全、沟太多。

3.病理检查

解剖死羊,可观察到口腔、瘤胃、心脏、肌肉、皮肤、蹄部有糜烂性出血点、溃疡和坏死。牙龈表皮、舌侧、舌尖、唇内侧舌面脱落,皮下组织充血,凝胶状浸润。乳房和蹄冠上皮脱落,但未出现水泡。蹄炎症可见于蹄,通常会出现溃疡。肺泡和肺间质水肿严重,肺充血严重,脾脏轻度肿胀,包膜下出血,淋巴结水肿,外观苍白,骨骼肌严重变性坏死,肌肉间有清液浸润,呈胶状外观。口腔内有糜烂、绛红色区域,舌、牙龈、硬腭、颊粘膜出现水肿。尸检死亡的羊可以看到舌头发绀,看起来像蓝色的舌头。瘤胃内可见暗红色区域,表面上皮空囊泡变性,死真皮充血、出血和水肿,肌肉出血,浆液和肌肉间蛋白胨样浸润。病情严重的皮肤毛囊周围有出血,可见湿疹样改变。蹄冠有红色或红色丝状物,并有深充血出血。心内膜和心内膜膜、心肌呼吸道和泌尿道粘膜显示点状出血。

4.诊断

初步临床诊断可以根据患羊的典型症状和病理变化。诊断该病需要采取进一步的实验室诊断措施,如人工感染病料、通过鸡胚或乳鼠和乳仓鼠分离病毒、血清学检测、琼脂扩散试验、补体结合反应和免疫荧光抗体技术等。,均可作为该病的定性检测,其中中和试验具有类型特异性,可作为鉴别蓝舌病病毒血清型的手段。鸡胚静脉接种是一种非常实用的病毒分离方法。蓝舌病病毒分离物的定性鉴定可通过免疫荧光试验进行,而最终鉴定通过病毒中和试验进行。病毒分离鉴定,病毒血症期动物全血(每毫升加2单位肝素抗凝)、肝、脾、肾、淋巴结、精液(冷藏容器保存,24小时内送实验室检查治疗)适宜,应捕获。

5.预防法

⑴蓝舌病病毒的多态性和不同血清型之间缺乏相互免疫,给免疫带来困难。如果需要免疫,首先要确定当地流行的病毒血清型,选择相应的血清型疫苗,才能获得满意的效果。减毒疫苗可引起不同程度的病毒血症,同时对胎儿有影响,导致母羊流产。使用时要注意。

⑵严禁从患有该病的国家和地区引进绵羊。

⑶加强冷冻精液管理,禁止有毒精液人工授精。

(4)放牧时,选择高地放牧,不要在外低湿地过夜,减少感染机会。

⑸定期药浴和驱虫,控制和消灭该病的病媒昆虫。

【6】可在新区进行紧急接种,消灭所有病羊。

以上是我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各位务农的朋友有所帮助。本文仅供参考。如果您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请关注我们。

养羊技术:羊蓝舌病的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