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养殖技术 > 安庆千山:用“精神扶贫”推进“精准扶贫”

安庆千山:用“精神扶贫”推进“精准扶贫”

从去年开始,千山市深入贯彻“先扶贫后扶志愿者”、“扶贫必须扶智”的理念,正确处理外部救助与贫困群众自身努力的关系,通过“精神扶贫”消除“精神贫困”,实现“精准扶贫”。

城市将营造良好氛围与战胜贫困紧密结合,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向贫困人群传递脱贫致富的信念和理想,帮助他们摆脱精神贫困,逐步消除“靠墙晒太阳,等别人送小康生活”,“走出去太远, 怕工作累,怕搬家活,怕发展赔钱”,以弥补“精神上的不足”。 城市将贫困户的扶智与农村的向善作风有机结合,在“贴近生活、贴近现实、贴近人民”的基础上打造“三大载体”。

建立一个支持载体。这座城市改变了过去的扶贫方式,捐钱捐物,注重发展支持,帮助穷人发展智力。他们组织了“百企扶百村”运动,使工人有了工作的可能,农民有了工作的可能,游客有了旅游的可能,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经济。重点支持村级产业发展,鼓励村级经营实体带动农民从事多种形式的农业合作生产经营,让农民享受到收益分红、就近就业、技术指导、产品回购等多种利益。

搭建活动载体。全市启动“扶贫之星”和“财富之星”评选活动,营造扶贫的光辉氛围。村庄设立扶贫夜校,三级秘书带头深入一线讲述村庄的发展变化,增强村民的收获感。同时,要充分发挥村民委员会、道德委员会、禁毒委员会、红白委员会和爱心超市的作用,让群众成为核心,发挥主导作用。去年以来,该市建立了2000多所扶贫夜校,参与者超过5万人,增强了贫困家庭的“造血”功能和脱贫动机。

打造文化载体。城市建立了“一讲四会”,用地方文化引导人,宣扬孝道,倡导孝道和良好文化,用“身边的人说身边的事,身边的人说自己的事,身边的人教身边的人”。广泛开展文明创建活动,争创文明城市、文明乡村、文明家庭,文化部门常年在基层演出,以讲文明、树新风、扶贫等文化项目为重点。在一些村庄,根据农民的特点,把家风家训总结出来,挂在家家户户门口作为行为准则,具有明显的社会效果。

安庆千山:用“精神扶贫”推进“精准扶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