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养殖技术 > 保护黑土地增产增收(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保护黑土地增产增收(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差距真大!不要看同一块地,道北是保护区,道南是非保护区,产出差别很大。”站在山脊上,刘春生谈到了保护黑土地带来的好处。

刘春生是黑龙江省海伦市东兴现代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董事长。他脚下的黑土地,位于东北松辽盆地冷黑土核心区。

“对我们农民来说,黑土地是命根子。有一段时间土壤变硬的厉害,很难踩上状态。颜色还是灰的,黑土地很快变成了‘灰地’,看着就心疼。”作为一个当地人,刘春生对这片黑色的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

2018年,海伦市被农业和农村事务部确定为黑土地保护利用实施试点县,实施面积50万亩。东兴合作社的2000亩地也成了试验田。政府组织主要经营者实行农田轮作制度,增加有机肥施用量,深耕还田增加有机质含量。

“经过几年的保护,土壤肥力明显提高,粮食收入增加了5到8个百分点,合作社2000亩试验田总收入增加了近14万元。黑土地回来了,我们的日子越来越好了!”说到增加产量和收入,刘春生很兴奋。

在海伦,许多农民像刘春生一样受益于对黑土地的保护。“保护区实施秸秆还田、有机肥施肥、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先示范后推广,探索适宜的技术模式。”海伦市农业和农村局局长姚宏伟介绍说,与传统耕作方式相比,实施黑土保护利用技术模式,玉米亩产增加50公斤,大豆亩产增加22.2公斤,水稻亩产增加40公斤,达到了减重增产的效果。

全市耕地面积50万亩,涉及83个村、142个地块、70个商业实体。实施面积大,涉及乡镇多,经营实体广。如何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

海伦市农业和农村局黑土地保护项目办公室主任刘介绍,海伦市为解决项目管理中存在的联动差、信息传递慢等问题,构建了项目管理的网格化管理模式,形成了市政府主导、农业和农村局具体负责、乡镇落实、企业实体落实的四级联动工作格局。

“耕地保护指标在乡、村、农民中落实,检查验收逐级进行,既解决了问题,又保证了项目的实施和验收。此外,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区目标考核责任指标,落实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刘对说道。

“我们合作社经营的14000亩大豆,有80%在保护区项目,市里统一规划。”海伦市海北镇现代农业机械专业合作社董事长杜表示,近年来,村民们保护黑土地的意识越来越强。“好处摆在我们面前,大家越来越真诚地认可对黑土地的保护。谁都知道保护黑土地会让日子越来越好!”

保护黑土地增产增收(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