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养殖技术 > 后疫情时代如何防控蓝耳病?

后疫情时代如何防控蓝耳病?

自2018年8月初第一例非洲猪瘟报告传入我国以来,全行业的焦点都集中在非洲猪瘟的防控上。诚然,当务之急是做好非鼠疫防控工作。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忽视或减少其他重大疾病的防控。比如猪流行性腹泻、蓝耳病、胸部传播,尤其是蓝耳病的防治,要放在提高猪的抵抗力和保护易感动物的首位。

2018年之前,蓝耳病一直是养猪户的棘手疾病。这种情况在短短两年内有改变吗?没有!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更难,原因有三:

第一,临床症状相似,避免早期误诊

非洲猪瘟潜伏期很长(4-19天)。当一些猪出现临床症状时,一些猪已经被感染了。如果不及时治疗,很容易造成整群爆发。

第二,感染机制相似

猪蓝耳和非鼠疫感染的巨噬细胞。巨噬细胞内的PH环境有利于病毒复制。

第三,蓝耳病是一种免疫抑制性疾病,会降低机体的免疫系统,增加非洲猪瘟病毒的感染几率

蓝耳病病毒快速突变;多种菌株并存!近3-5年来,重组和新品系日益成为菌株的优势。结果表明,公猪精液质量下降,发情异常,发情率高,产仔率低,死木乃伊数增加,弱仔数增加,呼吸道压力大

蓝耳病毒感染可降低肺泡巨噬细胞功能,诱导感染细胞凋亡,引起免疫抑制,产生免疫麻痹和免疫耐受,引起猪免疫功能下降。而且蓝耳病对各年龄段、各品种的猪都有传染性,其中仔猪和怀孕不满一个月的母猪最易感。因此,养猪场的母猪种群长期处于亚健康、免疫抑制和生殖损伤状态,这可以解释为什么母猪种群是第一个无鼠疫发病率最高的群体。

后流行时代防治蓝耳病的四步法

1.评估-科学评估

猪蓝耳感染的评价:通过生产指标、临床诊断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综合评价。

2.免疫——合理免疫

根据猪场蓝耳综合评价结果,开展相关疫苗免疫;

1)蓝耳抗体阳性率80%以上:不建议免疫;

2)猪蓝耳抗体阳性率在80%以下,s/p值在1.0以上且不超过20%:不建议免疫;

3)蓝耳抗体阳性率小于80%,s/p值大于1.0且大于20%:可考虑免疫减毒疫苗;

4)建议蓝耳弱毒疫苗的毒株与源场免疫毒株一致,建议做基因测序。

3.管理——完美管理

1)、全部进出。不同批次的仔猪不宜混养,不同月份的猪不宜同栏饲养。

2)压力管理。减少各种压力,包括合并、转移、接种,尽量不要量力而行。

3)合理的保健:根据猪的情况有策略地用药(控制继发感染,中西医结合)。

4)严格管理产房外伤,切牙、阉割、注射时注意消毒。

5)病猪护理:合理营养;护理方法;合理淘汰。

6)环境管理:饲养密度;环境卫生;通风。

4.生物安全——严格的生物安全保护

1)外部生物安全:防止蓝耳病毒新品系的引入,科学引进或购买精液,对母猪进行隔离驯化,稳定后进行蓝耳牧养。

2)、人员进出隔离、消毒、洗浴、更衣。

3)进出场馆车辆的清洗消毒。

4)如果可能,不要随意使用外用精液。如果公猪站能做到公猪伪狂躁,蓝耳朵,双阴(正式出具报告),那就考虑一下。

5)避免猪群内或不同猪群之间蓝耳病病毒的循环感染,不跨猪舍转移仔猪,严格执行全进全出的生产工艺。

6)、人员、工具等。

5、药物保健——正确的保健观

对于蓝耳病,如果有适合自己猪场的疫苗,可以注射,同时更重要的是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比如麻杏石甘颗粒、甘草颗粒等一些中草药。如果养猪场已经患有蓝耳病,可以使用台湾霉素减轻肺损伤,控制蓝耳病的临床症状。

后疫情时代如何防控蓝耳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