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养殖技术 > 2021年中国水禽养殖业能否逆转干坤

2021年中国水禽养殖业能否逆转干坤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禽养殖生产和消费国,水禽总产量超过1000亿只,其中养鸭占74.3%,养鹅占93.3%。中国水禽资源丰富,繁殖数量居世界第一。中国有37个地方鸭种和30个地方鹅种。丰富的水禽资源和优异的生产性能为水禽育种提供了大量的材料。其中世界上所有的大型肉鸭都有北京鸭血统,覆盖35个国家。绍鸭、山麻鸭、游仙鸭产蛋量达300多只。中国每年屠宰约35亿肉鸭和5亿多肉鹅,生产鸭蛋400万吨。自2014年以来,我国鸭鹅的年饲养量不断增加。

1.工厂化生产是蛋鸭行业的发展趋势,生产技术将不断改进和提高

蛋鸭产业一直没有形成,仍然以鱼塘放养和散养为主。在较差的饲养条件下,蛋鸭的产蛋水平不低于蛋鸡。浙江省农科院在黑龙江省进行了白壳1号绍鸭的饲养试验,并取得了初步成功。72周龄时,每只鸭产蛋304.06枚,总蛋重21枚。79公斤。通过改进技术克服鸭的胆小和敏感因素,是今后提高鸭蛋产量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许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R&D机构广泛开展了水禽养殖、繁殖、营养、防病和生态农业技术研究,取得了许多科研成果,也形成了一批成熟的配套养鸭技术。这些成果和配套养鸭技术在养鸭生产中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促进了我国养鸭业的发展。随着鸭育种和营养技术研究的深入,肉鸭的生长率、饲料报酬和产蛋性能可能会得到提高,蛋鸭的产蛋量和饲料报酬也会得到提高。

2.肉鸭产业还有很大发展空

据全国22个主要水禽生产省区水禽产业技术体系统计,2019年全国肉鸭总屠宰量约44.3亿只,比2018年增长33.2%,肉类总产量约944.4万吨,比2018年增长33.8%。鸭肉总产值1425.3亿元。鸭肉副产品(鸭舌、鸭胗、鸭肠)总产量约103.21万吨,总产值约201.7亿元。

目前国内有肉鸭蛋鸭现代化生产模式,但借鉴了猪、鸡养殖业的发展经验,起点非常高,产业化格局正在迅速形成。国内涌现出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龙头企业,采用公司加农户,或公司加基地加农户的生产模式。极大的促进了肉鸭的发展,后期的肉鸭养殖会越来越专业化,其健康、安全、营养标准也会越来越高,所以肉鸭养殖的前景还是很好的。

3.鸭产品加工业将加快发展步伐

前几天鸭肉蛋制品还在以分体小包装和传统烤鸭、板鸭、皮蛋、咸蛋的形式出售。国内有识之士应在保护鸭种资源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不同鸭种的营养配方和肉蛋品质,制定不同的标准,特别是对于建昌鸭肝、福建连城白鸭、莆田鸭等珍稀鸭种的产业化,黑蛋生产的机理等。,并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开发新的。

由于食品安全检查和动植物检疫更加严格,近年来出口到香港、澳门等地的活禽数量大幅减少,而冷冻产品却在增加。此外,地方政府出于公共食品安全的考虑,考虑家禽屠宰和禽肉安全控制。因此,未来直接进入流通市场的活鸭数量将逐渐减少,转而加工冷却肉产品将成为必然趋势。这样,粗加工和精加工鸭肉、蛋制品、肥肝制品和羽绒加工制品的加工业将加快发展,鸭肉制品的附加值将大大增加,鸭业的综合效益也将大大提高。

4.加强鸭病防治研究和相关原料药及化工产品的开发生产

目前我国疫苗以猪、鸡、牛疫苗为主,鸭疫苗很少生产,因此对鸭疾病的研究严重滞后于生产需求。未来将加大投入,有效的疫苗和药物将尽快达到SPF和GMP标准,以适应鸭产业发展的需要。

5.水禽产业模式将进一步调整

随着未来水禽市场竞争的加剧,为了提高规模的综合效益,水禽养殖的规模发展将进一步加快。此外,出于食品安全问题和公共卫生防疫考虑,预计政府还将通过出台食品安全、畜禽防疫等相关政策,调整畜牧业产业模式。规模小、面积大、分布分散、污染重、效益差的水禽企业和农户将逐步减少,规模化、集约化企业将大力发展,“公司+农户”的产业模式将逐步转向集约化、规模化发展模式,这将成为水禽产业调整的方向之一

6.我国水禽(鸭、鹅)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养殖模式

虽然我国养鹅量巨大,占世界93%以上,但是鹅产业从猪、鸡、鸭到现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主要是资金进入不足,养殖观念落后。我国种鹅繁育体系不健全,近亲繁殖高达60%,种鹅繁育性能低下。母鹅体重过重往往导致产蛋量显著减少,种蛋合格率低;这就是所谓的肥鹅不下蛋。鹅体重过重,繁殖能力降低,卵子受精率低,经常会出现腿病。此外,夏季应降低池塘水温,因为水温高会影响雄鹅的性欲,降低受精率。

至于肉鸭养殖业,随着环保和疾病防控压力的不断加大,无水旱作已成为我国肉鸭的主要养殖模式,主要为线上平养、立体笼养和生物发酵床养殖。

目前我国各类动物蛋白生产行业中,禽肉生产的产业化水平最高,白羽毛肉鸡成为普通老板眼中的低端食品。但水禽在家禽领域并不那么常见,将成为人们向往美好生活的一种禽肉,前景广阔。

2021年中国水禽养殖业能否逆转干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