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养殖技术 > 四川招觉:扶贫与智慧相结合,激发内生动力

四川招觉:扶贫与智慧相结合,激发内生动力

位于大梁山深处,是四川扶贫攻坚最难的骨头之一。四川省凉山州昭觉县是我国彝族人口较多的县,也是凉山东部的交通枢纽和重要的物资集散地。作为凉山州扶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昭觉县扶贫攻坚的曙光已经提前。

深山居民的新家

“养你家,抱你宝宝,挣钱。”这是昭觉县木迪恩社区居民吉有尔格木的日常生活。今年5月,吉有尔·葛木从她在深山乡子怡村的老家搬到了县城附近的新家。她的丈夫和女儿在浙江工作,她在家照顾儿子。

“每天早上,我送孩子上学后,就开始在小区打扫卫生。这是一个公益岗位,我每个月能挣500元。”季有二古牧说,她的丈夫和女儿每个月收入超过3000元,他们赚的钱足够家庭开支。

“新房现在占地100平米,比老房子好很多。有3间卧室和1间客厅,卫生间和厨房是分开的。”季有二木说,原来家里人和动物混在一起,环境不好。现在她必须每天打扫她的新家。最让她开心的是,这里出门有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不远处还有学校、商店、卫生所。

木迪恩社区是昭觉县最大的扶贫集中安置区。全县207亩土地上有50栋住宅楼,居住着来自28个乡镇的1428户家庭和6200多名贫困人口。为了使穷人在新家生活后能够适应新环境,社区组织了一个专门的人来教每个人使用家庭设施,还举办了一些技能培训课程,如电工、焊工和刺绣。

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昭觉霍铺村时指出,“搬迁安置要与产业发展和就业安排紧密结合,让被搬迁人员留在原地、找工作、发展”。

住房保障是贫困家庭脱贫的重要标志。“十三五”期间,昭觉县实施搬迁1.2万多户,5.4万多人,占全县贫困人口的53.96%,集中安置率达到96.1%。为了确保搬迁人员的持续稳定,该县实施了一系列生计保障项目。一是通过实施奖励措施,鼓励拆迁户外出打工;为了在园区设立公益岗位和工作,让拆迁户就近工作;采取易绣和唯品会电商平台的订单服务模式,实现居家就业。二是新建13个配套农业园区,建设3.8万千瓦光伏扶贫电站,每年可实现1000万元以上的固定收益,全力支持后续发展;加快服装加工扶贫车间建设,可解决1000人就业;采取合作社和土地流转的形式,促进被拆迁户原居住地的产业发展。三是配备5个社区卫生服务站,规划建设占地5亩的新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满足居民医疗卫生需求。四是在县城新建7所中小学,解决适龄儿童上学问题。

两个女孩的新梦想

罗家的日常工作已经回到中学复读了。她说她不会气馁,会努力学习,争取明年考上理想的大学。

罗谷日佐,19岁,祖籍昭觉县三岔河乡三河村,在村里读完小学三年级后考入县寄宿制小学,后又考入县民族中学初高中。她从小热爱舞蹈,文化课成绩很好,在班里排名第一。今年高考,她的梦想是考上大学的舞蹈专业,但是因为临场发挥不好,没能通过。

“我们彝族人爱跳舞,孩子们从小就喜欢一起唱歌跳舞,尤其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大家更喜欢跳舞。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学好舞蹈,以后回村里当舞蹈老师。”罗顾日佐说。

同村女孩纪浩友,比罗谷里小3岁。有一次,为了替父母分担家庭负担,吉浩和几个老乡一起去广东打工。“我父母身体不好。家里有三个弟妹。我是老板。我想我应该分担家里的负担。”懂事的吉浩已经自告奋勇出去打工挣钱了。“那时候,我还是想继续读书。在工作的几个月里,我发现文化知识很重要。如果学历低,我只能从事最简单的工种,挣的钱也少。”吉浩有话要说。出去工作没多久。我妈打电话给我,说有了教育扶贫政策,我就回家继续读书。我立刻回到了家乡,从一个小小的打工女孩变成了一名学生。“我的愿望是成为一名乡村医生,为我的父母和村民治病。”吉浩有话要说。

据报道,昭觉县将通过教育促进扶贫作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一项基本政策。目前,全县小学和初中入学率分别达到99.1%和98.64%,24359户贫困家庭的儿童全部入学,有效保障了适龄人口的受教育权。近年来,新建义务教育学校7所,改建扩建学校70所,购置教学仪器设备,引进人才56人。义务教育办学条件不断改善,读书逐渐成为当地青少年的时尚。

三大姐姐的新技能

当她遇到来自三岔河镇的村民吉利·阿木时,她正在参加由广东省佛山市对口援建队组织的厨师培训。那天的主题是学习烹饪最有代表性的川菜。厨师的实际操作指导、肉的挑选、切片、配料、烹饪等细节从头到尾都是一样的,吉列·阿木专心致志,津津有味地学习。

“40多岁的人学习有点慢,但还是要学。”吉列·阿木笑着告诉记者,她近年来在昭觉县的一家餐馆工作,主要是上菜、洗碗和扫地,年薪约2万元。“2万元不错!但我知道,如果你学会做菜,成为厨师,你的收入就会翻倍!”

在昭觉县沙拉底坡乡界坝那大村的草莓基地,拉尔·阿牛和几名彝族妇女正在包装车间整理和包装草莓。“我们以前只在市场上见过草莓,我们知道我们可以在这里种植草莓。”拉尔·阿牛笑着说,土豆和玉米都种在这里,只够全家人每年填饱肚子。2019年,她将7亩土地转让给广东佛山的一家对口农业公司种植草莓。她在公司的草莓基地工作,年薪2到3万,学会了种植草莓。“你也可以自己种草莓,以后自己卖。”拉尔·阿牛自信地说。

蔬菜可以长在一两米高的架子上,南瓜都是彩色的,还有各种各样以前没见过的蔬菜。刚刚来到昭觉县凯斯乡福昭现代农业产业园工作的阿雅玉(音译)对此感到十分惊讶。“我种菜10多年了。我知道我们这里只种植几种蔬菜。真不知道有那么多我不知道的蔬菜。”Ayayu说,她在这里工作了一年多,学到了很多知识和技术,获得了真知灼见。

近年来,昭觉县坚持扶贫、智慧支撑、抱负支撑相结合,激发群众内生动力。近10万人接受了农民的夜校,6000多个贫困家庭参加了质量改进项目,9000多个贫困家庭参加了技能和创业培训。

该县把提高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作为扶贫的核心。传统产业与现代农业产业齐头并进,打造13个农业工业园区,带动1748户贫困户增收;共建成畜牧科技示范园178个,直接受益农户4587户,可带动近2万户走上科学养畜之路;开发高山反季节蔬菜2万亩;充分利用荒山荒坡和房后土地,加快发展核桃、花椒等特色经济林,种植核桃81万亩、华山松15万亩、花椒8.14万亩。一方面帮助贫困户在家乡发展特色产业,另一方面鼓励和支持贫困户外出打工,农民工人数从2016年的8000多人增加到今年的19446人。贫困家庭人均收入从2016年的3000多元增加到2019年底的9000多元。到今年年底,所有贫困家庭人均纯收入将达到扶贫标准。

四川招觉:扶贫与智慧相结合,激发内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