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养殖技术 > 托起繁荣之路留住乡愁——山东运城返乡创业的经验

托起繁荣之路留住乡愁——山东运城返乡创业的经验

新华社济南10月16日电(记者严香玲)星光渐散一夜空。晚饭后,村民们拿着蒲扇和凳子三三两两地聚集在小广场。孩子们在大人中间穿梭,夜色下村子变得热闹起来。王爱华,一个贫穷的家庭,匆忙吃了晚饭,所以他骑着电动车,赶到村里的扶贫车间

运城县是山东省20个脱贫攻坚县之一,王爱华所在的侯岩镇齐集村是一个脱贫攻坚村。扶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为改善人民生活条件,增强贫困人口精神面貌,当地政府在齐集村等690个行政村全面开展了农村公路入户和生活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并根据每个村的实际情况建设了高标准的人民舞台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沿街修建了花池和袖珍广场。

穷人最关心的是,在村集体土地上建起了地方扶贫作坊,向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发出了号召:在家就业,通过劳动脱贫。

王爱华响应了这一号召。在村干部的帮助下,她转让了土地,走出田地,走进车间,从农民变成了工人。

两年前,曾经在外地工作的路祥发,租下了这个扶贫车间,开了一家服装厂。作为运城人,2003年大学毕业后,路祥发在国外一家大型服装厂工作,逐渐成长为公司的业务骨干。然而,生活在家乡的父母越来越老,与子女和老人分离。回家创业的念头在他心里像乡愁一样滋长。

2016年,运城县被命名为首批农民工返乡创业试点县。当地政府开展了“返乡创业+扶贫”、“一秘叫你回家”等一系列活动,在北京、深圳、青岛等27个运城农民工较多的城市设立了返乡创业服务站。数据库收录了农民工的信息,准确认定了5000多名像陆祥发一样返乡创业意愿强烈的农民工。

根据当地政策,该县负责招聘工人,根据就业需求免费培训工人,减免税费,建设工厂,协助安装设备...一系列工作顺利对接,不到两个月,陆祥发的服装厂在齐集村顺利投产。

今年上半年,这家服装厂仍然与许多公司签订了合同,并安装了新的绗缝机和自动切割机。路祥发对发展前景充满信心:“我打算再建一个分厂,自己致富,带动更多的穷人脱贫致富。”

最近这家扎根于扶贫车间的服装厂签了一个大订单,时间紧,任务重。王爱华自愿晚上加班,她自己算了一笔账:平时,她平均一个月能挣3300元左右。虽然晚上加班很辛苦,但是每天可以多挣二三十块钱,不耽误照顾家人。

出门不到10分钟,王爱华来到扶贫车间,迅速换上工装,去了工作站,开始缝纫。世上有老人,也有年轻人,也有软弱的丈夫。多年来,王爱华一直有通过工作赚钱的想法,但从未实现。这个位于村头的扶贫作坊,实现了她打工脱贫的梦想。通过努力工作,她成功地摆脱了贫困。

一个是政策机遇,一个是游子思乡,中间是扶贫攻坚战。回国创业成了一个高效的环节。郓城县扶贫办主任石对记者说,在返乡创业等各项政策的支持下,郓城县现有扶贫办545个,其中237个为小微企业,1127名贫困人口由贫困户就业,实现了企业、贫困户、村集体三赢。

托起繁荣之路留住乡愁——山东运城返乡创业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