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养殖技术 > 收入有办法脱贫,也有出路

收入有办法脱贫,也有出路

道亚粉在YTO快递华东管理区浦东中转中心工作,最近有了一份新工作——云南省澜沧拉祜族自治县YTO快递劳务稳定岗专员。

道亚粉是澜沧人。这两天她一直在忙着给另外30户在澜沧建卡的贫困户统计身份证和银行卡信息,帮大家向县里申请2000元的稳定岗位补贴。

什么是稳定专员?为了促进农民工稳定就业,8月份以来,澜沧县先后在100多名农民工的企业设立了劳动服务站,并选派责任心强的员工担任平岗专员,主要负责了解农民工的生活和工作困难,并及时反馈给县人社局,以便第一时间解决。

今年3月以来,澜沧县已向上海派出5批213名农民工,其中170人在童渊公司工作。离家远,饮食清淡,工作节奏快……农民工大多是拉祜族或其他少数民族,很多是第一次出山到大城市。

道亚芬和她的丈夫是第一批在童渊工作的员工。“整理工作晚上上班是常事,刚开始不习惯。”经过一个月的坚持,夫妻俩逐渐适应了工作的节奏。第一个月工资,夫妻俩收入加起来将近一万。

“公司吃饭生活,在家赚一年多!”每当一个新来的老乡觉得苦,想辞职,刀亚粉就会去做思想工作。8月7日,澜沧县YTO快速劳动服务站正式挂牌,工作努力、待人热情的刀亚粉主动报名,成为第一批稳岗专家。

“劳务输出不是把人送到企业就结束了。需要回到调查中,向企业反映农民工的困难,尽量协调解决。”在过去的半年里,澜沧县人民社会保障局就业中心的一名工作人员李曾4次派农民工到上海,并在上海逗留了一个多月。针对澜沧员工普遍反映的清淡饮食,她与公司负责人进行了沟通。之后公司对饭菜进行改良,每一道菜都是辣的不辣的,供员工选择。

李介绍说,随着稳定岗位体系的建立和完善,目前在工作的澜沧人有85%已经稳定就业三个月以上。截至9月14日,澜沧县已实现省外转移就业27575人,其中已建档建卡的贫困劳动者11486人,通过“点对点”方式,组织51批1479人有序开展劳务输出。

澜沧县除了外出打工,还积极引进龙头企业,就近拓展当地就业渠道。位于东辉镇的亮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已种植中草药3000亩。自6月进入管护季以来,每天劳动力需求约80人。在当地政府的推动下,公司成立了一个种植中草药的扶贫车间,不仅吸收了周围村庄的大量临时工,还招聘了大量固定工人。孟浪镇蒙彬村拉祜族村民李小畅和他的妻子在一个外国的中草药种植基地工作。当他们听说在他们家附近的扶贫车间招聘的时候,他们去面试,经过试用成功录取。公司有一定的中药材管理和保护经验,与李小畅夫妇签订了40亩合同,月薪5500元。

“在家工作,工资比以前高,干得好,业绩也有起色,未来收入也不堪忧!”李小畅喜出望外。据统计,到目前为止,澜沧县已经建立了39个扶贫车间,吸收了914名贫困劳动力。

一人就业,全家脱贫。今年以来,澜沧县把稳定就业作为巩固和提升扶贫成果的重要抓手之一。以“稳定一批就业岗位,增加一批就业岗位”为目标,出台县级就业促进奖和补贴政策,设立创收奖补贴、农村劳务合作补贴等6项补贴,鼓励企业、农民工和农村群体共同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实现稳定就业、扶贫增收。目前,澜沧县有16万多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剩余贫困人口中有2449名劳动力全部实现就业。

本文转载于中国扶贫网,由中国育种网整合而来。如有侵权,请联系f_fb#foxmail.com,我们会立即处理!

收入有办法脱贫,也有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