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养殖技术 > 三文鱼鳟鱼产业:扎根青海大放异彩

三文鱼鳟鱼产业:扎根青海大放异彩

三文鱼鳟鱼产业:扎根青海大放异彩

青海民泽龙羊峡生态水殖有限公司的深水网箱和全自动宰杀加工生产线。三文鱼鳟鱼产业:扎根青海大放异彩加冰装箱。三文鱼鳟鱼产业:扎根青海大放异彩网箱捕捞。记者罗连军摄
记者罗连军王雁王燕

从引进一种鱼,到形成一个产业;从小型方形网箱,到智能化数字管理大型网箱;从龙头企业带动,到形成龙羊峡至苏只水库网箱养殖产业带;从技术空白,到国内最大的鲑鳟鱼网箱养殖生产基地。自上世纪八十年代,青海高原引进鲑鳟鱼,便在天然洁净无污染的水域迅猛发展,实现了优质品种与优良水质条件的有机融合。

2008年,全省高起点入手、高标准投入网箱养殖,在十多年时间里鲑鳟鱼养殖突飞猛进,形成了青海农牧业“钱”景广阔的新兴朝阳产业,并成为我省农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沿黄渔(农)民重要的增收渠道。

特别在“一优两高”战略布局下,我省将生态保护理念和科学技术推广贯穿始终。十年间,作为冷水鱼的鲑鳟鱼养殖在青海得到不断发展壮大,不仅成为全国最大的养殖基地,其养殖规模、技术和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还发展为一大绿色产业,与青海的牦牛、藏羊、青稞、枸杞等优势特色产业并举,成为市场上叫得响、过得硬、有影响力的“青字号”品牌,得到了国内外市场的认可。

“白手起家”,一路走来步履坚实

说起冷水鱼,主要包括冷水性的鲑鳟鱼、亚冷水性的鲟鱼以及裂腹鱼等。特别是鲑鳟鱼,与鲤科鱼和罗非鱼同属于世界三大主养品种,在我国已有50余年的历史,但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前的青海,却是一片空白。

“鲑鳟鱼完全是一个舶来品。1985年8月,我省从甘肃省玛曲县虹鳟鱼养殖场首次引进虹鳟鱼在海晏县哈达木泉试养成功。从此,在青海水产养殖的历史上有了冷水鱼养殖的足迹,使青海水产从温水性鲤科鱼类试验、示范养殖,逐步向冷水性名贵经济鱼类、大水面增养殖发展。”

省渔业环境检测站副站长王国杰介绍,1989年,在联合国粮农组织“青海渔业发展”援助项目资助下,我省从欧洲引进虹鳟鱼集约化养殖技术和工厂化育苗技术,并在互助土族自治县南门峡水库建起了全省首座虹鳟鱼工厂化繁育车间,年繁育规模达到100万尾。

“当时,我们住在工棚里,生着火炉,每天早晨起来,眉毛上都结着冰霜。虽然条件比较艰苦,但最大的难题是没有虹鳟鱼繁育的借鉴经验、更没有相关技术指导,一切试验在摸索中展开。”

曾参与项目试验的王国杰说:“第二年,进口的鱼苗饲料出现了结块变质,全部报废,加上对冷水鱼认知较少,鱼卵孵化碰到了许多困难。之后我们土洋法结合,解决了幼苗配料和鱼苗运输大量死亡等问题。一年下来,鱼卵孵化成活率达到70%。”

此时的青海,通过“青海渔业发展”援助项目,对虹鳟鱼的养殖积累了大量的技术和经验,储备了一批养殖科研人才,并为青海找到了一条适合本地水域养殖的鱼种,还为青海找到了一条渔业经济发展的新路子。

据青海省志记载,1991年,我省在龙羊峡水库建立虹鳟鱼网箱养殖基地,并取得折合亩产75.78吨的虹鳟鱼网箱养殖的全国纪录。1995年,青海养殖的虹鳟鱼取得绿色食品认证,成为我省第一个绿色水产品。1996年,虹鳟鱼种繁育解决了自给向省外输出鱼卵,同时向省外输出鱼片、冰鲜鱼类5吨,产值达到30万元。

省农业农村厅渔业渔政管理局局长许海抚认为:“此时,我省虹鳟鱼开发初步形成了集苗种繁育、饲料生产、网箱养殖、鱼品加工、保鲜贮运、包装运输、产品销售为一体的产业化经营模式。龙羊峡水库成为当时全国最大、产品最集中的虹鳟鱼网箱养殖基地。”

1999年,青海虹鳟鱼技术开发服务公司与尖扎县农牧局合作,成立李家峡虹鳟鱼养殖股份公司,继续开展虹鳟鱼网箱养殖,到2005年,年产虹鳟鱼达20万吨。此后,在黄河干流梯级电站水库以民营企业为主体的网箱养殖迅速兴起,开启我省冷水鱼养殖业持续发展和渔(牧)民增收的新途径。

科技引领,始终与国际先进技术同步

7月的龙羊峡水库,碧波万顷、风景如画,一排排整齐成组的圆形网箱分布在库区水面上。在清晨的太阳下,一艘快艇载着自动化投饵器穿梭于周长160米的网箱之间。

青海民泽龙羊峡生态水殖有限公司生产部长罗占元将记者引到自动旋转投饵的网箱前。“这是我们引进的挪威自动投饵平台,投喂器匀速旋转,将饵料均匀撒向整个网箱,可防止鱼争食擦伤。这个平台可根据网箱大小,鱼的大小和鱼的摄入量自行设置,一分钟投喂10公斤,时间到了就会自动停止。”

2008年进入公司的罗占元,一直从事水上养殖工作,经历了人工到机械化的转变。“以前运料、出鱼、投饵都是人工操作,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效率低。特别是人工投饵时,一人一天最多投8个周长25米的网箱。用上自动投饵平台后,周长160米的网箱2个人一天就能喂20个。”

“2014年,我们引进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配套有深水网箱智能化控制监测系统、自动化投喂系统的全自动、抗风浪网箱。2015年,又引进挪威全自动宰杀加工生产线。并对接国际,成为中国唯一获准出口三文鱼的企业,产品开始出口欧洲市场。”

青海民泽龙羊峡生态水殖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旭介绍,近年来,龙羊峡库区养殖技术始终与国际先进技术同步,2016年公司又投资2.5亿元,建成集展示体验、科研实验、教育培训、产品加工等功能区于一体,年产2万吨的鲑鳟鱼科技园。2017年,公司自主设计、研发智能投喂艇,实现了全自动投喂、水质数据及投喂数据的实时传输。

与国际先进技术同步更新,让青海的鲑鳟鱼养殖技术和装备始终领先全国。自引入鲑鳟鱼,从引种、培育到生产养殖,我省开展了众多科学研究,除有优势的自然条件外,鲑鳟鱼之所以扎根青海,更重要的是沿黄生产养殖者按照渔业部门制定的制度管理和要求进行布局、标准生产,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生产养殖秩序。同时,我省养殖企业与科研院所合作,加大技术难题攻坚,使科技成果融入现代化养殖生产中,一些困扰多年的难题迎刃而解。

近年来,青海降水偏多,盛夏的黄河上游出现较重汛情,洪水频发。“往年龙羊峡泄洪,对我来说就是一个恶梦。一泄洪,水中的溶氧量会增加,最高时达到200%,水中气体饱和后会升到水体表面进行释放,此时鱼就会得气泡病,因阻碍血液循环而死亡。”

拉西瓦水库养殖虹鳟鱼的青海凯特威德生态渔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朱仁强说:“今年我们不怕了,自今年龙羊峡水库开闸泄洪以来,我们的鱼一条都没死。其实方法很简单,将网箱加盖沉入水底问题就解决了。多年来,我们与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携手,列出了很多实践中碰到的技术难题进行攻关。通过试验我们了解了气泡病形成的原因,问题就变简单了,这一切归根结底还是科学养殖技术实现了新突破。”

绿色前行,高起点打造特色产业

“2008年,青海民泽龙羊峡生态水殖有限公司从国外引进鱼卵、网箱开始规模养殖,鲑鳟鱼养殖正式走上持续发展轨道。同时,我省沿黄水库以民营企业家和群众养殖为主体的虹鳟鱼网箱养殖也迅速兴起,并且每年以成倍的速度开始增长。”

省渔业环境检测站站长张保太说,黄河青海段有大中型水电站11座,形成了75万亩(5万公顷)的水面,可供养殖的面积达57.4万亩(3.83万公顷)。随着科学技术的革新和装备的提升,至2019年,全省沿黄水库网箱养殖场发展到27家,网箱养殖面积达32万平方米,鲑鳟鱼产量达到1.52万吨,产值增升到8.36亿元。

十多年间,我省鲑鳟鱼养殖从小型方形网箱到智能化大型网箱,从人工定时投喂到自动化控制投饵,从不收集残饵粪便到半自动化收集等,鲑鳟鱼养殖从弱小到强大,从小规模到形成产业,一路走来,才形成了今天占据全国鲑鳟鱼网箱养殖产量的30%以上,良种率达到95%的良好势头。

成绩的背后,离不开渔业主管部门对鲑鳟鱼产业确定的清晰思路和打造高端产品的发展理念。高起点入手,高门槛准入,将生态保护与科技创新贯穿始终,加上对水域生态安全、疫病防治安全、生物管理安全、水产品质量和生产管理安全的严格监管,更重要的是养殖生产者能够领会政策、落实政策、遵守政策,才有了今天蓬勃发展的局面。

“最好的水域,产出最高端的产品,必须实施最严格的管理。”许海抚介绍,自2008年鲑鳟鱼养殖重启之时,青海水产技术推广中心对该产业就有了明确定位,即“树立一个理念,坚持一条道路,追求一个目标,打造一个品牌,主推三项技术,建立四个体系,实行最严格的养殖三原则。”

从生产“优质、高档、品牌水产品”,打造三倍体虹鳟、白鲑区域共同品牌,主推现代化大型网箱养殖装备技术、工厂化循环水制种育种技术、生物安全管理技术,到实行最严格的养殖容量控制、最严格的生物安全管理措施、最严格的水产品质量监管,使鲑鳟鱼产业从养殖重启之日起,就赋予了“现代化、国际化、高科技、可持续”的产业发展定位。

在遵循“三条最严格”的生产管理原则下,2018年我省农牧业科技创新冷水养殖产业技术转化研发与水生生物保护平台成立,在水生生态保护、苗种培育、营养调控和饵料研发、疫病防控、鱼品加工等方面,通过技术引进、熟化和联合攻关,养殖技术更是日新月异。

2018年,青海“三文鱼”产业联盟成立,全省冷水鱼养殖产业依托“互联网+”,推进“八个统一”,建立“企业+合作社+农户”产业联合体,构筑起了长久稳定的“服务+合作”的产业联盟架构,通过整合产业、打造品牌,拉开了构建现代渔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的序幕。

目前,我省疫病、水产品质量监测和水域质量监测工作已覆盖所有冷水鱼养殖企业和水域,全省共设立固定监测网点50个,监测疫病13种,监测水质指标17项,监测药残品种达7种。所有苗种繁育场完成了循环水养殖改造,60%的养殖网箱加装了粪便、残饵收集系统,实现了污水、污物的统一集中处理。自动投饵机、水质在线监测设备配套达到50%以上。

许海抚介绍,自2014年开展冷水鱼产地兽药残留监测工作以来,我省鲑鳟鱼连续七年药残监测为“零检出”。水霉病、烂鳃病等细菌病和小瓜虫、三代虫等寄生虫病均处于低发生、零散发生的状态。自2007年以来,黄河干流青海段水质均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Ⅱ类以上,水质优良率均为100%。2019年全省对黄河沿线全部27家冷水鱼养殖场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和备案。其中24家获得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称号,22家通过绿色食品资格认证。

2020年,随着我省重大科技专项“高原冷水鱼养殖技术研发与集成示范”项目集装箱式养殖试验正式启动,将重点解决冷水鱼养殖水、种、饵、病及加工五大环节的主要关键技术,进一步构建更加完善的青海现代渔业技术体系。特别是今年7月,我省开启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新模式,实现了冷水鱼产品“签证出厂”“带证流通”“有证上市”。

青海省农业农村厅厅长王玉虎说,通过科技创新和制订出台一系列政策举措,就是要优化渔业养殖空间布局、加快养殖方式转变、推进养殖尾水及废弃物治理、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构建起青海冷水鱼养殖产业生态“蓝色粮仓”,使“青字号”品牌更加响亮,从而助力沿黄农牧民脱贫致富奔小康。青海民泽龙羊峡生态水产养殖有限公司深水网箱及自动屠宰生产线网箱捕鱼。记者罗连俊照片
记者罗连俊王艳王艳

从引进一条鱼到形成一个产业;从小方笼到大笼智能数字化管理;在龙头企业带动下,形成龙羊峡至苏志水库的网箱养殖产业带;从技术空到国内最大的鲑鱼、鳟鱼网箱养殖生产基地。20世纪80年代以来,鲑鱼和鳟鱼引入青海高原,在自然清洁无污染的水域中迅速发展,实现了优质品种和优良水质条件的有机融合。

2008年全省从高起点起步,高标准投入网箱养殖。近十年来,鲑鱼、鳟鱼养殖发展迅速,形成了青海农牧业前景广阔的新兴朝阳产业,成为我省农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和黄河沿岸渔民(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特别是在“一优两高”的战略布局下,我省始终贯彻生态保护和科技推广的理念。在过去的十年里,鲑鱼和鳟鱼作为冷水鱼在青海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扩大。它不仅成为中国最大的养殖基地,而且发展成为一个大的绿色产业,成为市场上著名的、硬的、有影响力的“绿色名牌”,得到了国内外市场的认可。

“从零开始”,一路稳步前行

说起冷水鱼,主要有冷水鲑鱼和鳟鱼,亚冷鲟鱼和裂腹鱼。特别是三文鱼和鳟鱼,与鲤科和罗非鱼同属于世界三大品种。他们在中国已经有50多年的历史了,但是在80年代之前,青海还是一片空白。

“鲑鱼和鳟鱼完全是进口货。1985年8月,虹鳟鱼首次从甘肃省玛曲县虹鳟鱼养殖场引进,并在海盐县哈达木泉成功养殖。从此,在青海水产养殖的历史上,出现了冷水性鱼类养殖的足迹,使青海水产品从温水鲤鱼逐渐发展为冷水珍贵经济鱼类和大水面。”

省渔业环境检查站副主任王介绍说,1989年,在粮农组织“青海渔业发展”援助项目的帮助下,我省从欧洲引进了虹鳟鱼集约化养殖技术和工厂化育苗技术,在互助土族自治县南门峡水库建成了第一个工厂化虹鳟鱼养殖车间,年养殖规模达100万头。

“那时候我们住的是带火炉的棚子,每天早上起来眉毛上都是霜。虽然条件艰苦,但最大的问题是没有虹鳟鱼养殖的参考经验,也没有相关的技术指导。一切实验都是在探索中进行的。”

参加项目试验的王说:“第二年,进口的鱼苗饲料结块变质,全部报废。此外,对冷水鱼类的了解很少,鱼卵孵化遇到很多困难。之后,我们结合土法和海洋法,解决了育苗分批和大量鱼苗运输死亡等问题。"一年后,鱼卵孵化成活率达到70% . "

此时,青海通过“青海渔业发展”援助项目,为虹鳟鱼养殖积累了大量的技术和经验,储备了一批养殖科研人才,找到了一种适合青海本地水域养殖的鱼类品种,也为青海发展渔业经济找到了一条新路。

据青海省记录,1991年,我省在龙羊峡水库建立了虹鳟鱼网箱养殖基地,获得了全国虹鳟鱼网箱养殖记录,亩产折合75.78吨。1995年,青海养殖的虹鳟鱼获得绿色食品认证,成为我省第一种绿色水产品。1996年,虹鳟鱼种培育解决了向省外出口鱼卵的自给问题,向省外出口鱼片和冰鲜鱼5吨,产值30万元。

省农业和农村事务厅渔政渔业局局长许海富说:“此时,我省虹鳟鱼的发展已初步形成了集鱼苗养殖、饲料生产、网箱养殖、鱼类加工、保鲜、储运、包装运输、产品销售为一体的产业化经营模式。龙羊峡水库成为当时中国最大、最集中的虹鳟鱼网箱养殖基地。”

1999年,青海虹鳟鱼技术开发服务公司与尖扎县农牧局合作成立李家峡虹鳟鱼养殖股份公司,继续开展虹鳟鱼网箱养殖。到2005年,虹鳟鱼年产量达到20万吨。此后,以民营企业为主体的网箱养殖在黄河干流梯级水电站水库迅速兴起,为我省冷水性鱼类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渔民(牧民)的增收开辟了一条新路。

以科技为先导,始终与国际先进技术保持同步

7月份的龙羊峡水库,碧波荡漾,风景如画,库区水面上分布着一排排整齐成群的圆笼。清晨的阳光下,一艘快艇穿梭在周长160米的笼子之间。

青海民泽龙羊峡生态水产养殖有限公司生产部长罗占元带领记者来到网箱进行自动旋转投饵。“这是我们介绍的挪威自动喂食平台。喂食器匀速旋转,将鱼饵均匀撒向整个笼子,可以防止鱼争食和抓挠。这个平台可以根据笼子的大小、鱼的大小和鱼的摄入量来设置。它每分钟将被喂10公斤,时间到了就会自动停止。”

罗占元,2008年入职,从事水产养殖,经历了从手工到机械化的转变。“过去,运输材料、捕鱼和喂食都是手工操作,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效率低。特别是人工喂养,一个人一天最多可以扔8个周长25米的笼子。使用自动喂食平台后,两个周长160米的人一天可以喂20个人。”

“2014年,我们推出了全球最先进的全自动防风浪网箱,配备深水网箱智能控制监控系统和自动投饵系统。2015年,挪威引进自动屠宰加工生产线。并在国际上对接,成为中国唯一获准出口三文鱼的公司,其产品开始向欧洲市场出口。”

青海民泽龙羊峡生态水产养殖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旭介绍,近年来,龙羊峡库区的养殖技术一直与国际先进技术保持同步,2016年公司又投资2.5亿元建设了年产2万吨的鲑鱼鳟鱼科技园,集展示经验、科研实验、教育培训、产品加工等功能领域于一体。2017年,公司自主设计开发智能投饵船,实现自动投饵、水质数据和投饵数据实时传输。

与国际先进技术同步更新,使青海的鲑鱼、鳟鱼养殖技术和设备始终领先全国。自鲑鱼、鳟鱼引种以来,从引种、养殖到生产养殖,我省进行了大量的科学研究。除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外,三文鱼和鳟鱼之所以在青海扎根,是因为黄河沿岸的生产者按照渔业部门制定的制度管理和要求进行布局和标准化生产,创造了良好的生产和养殖秩序。同时,我省水产养殖企业与科研院所合作,加大技术攻关力度,将科技成果融入现代水产养殖生产,使一些困扰多年的问题迎刃而解。

近年来青海降水较多,盛夏黄河上游发生大洪水,洪水频发。“往年龙羊峡的泄洪对我来说是一场噩梦。洪水释放后,水中溶解氧会增加,最高可达200%。水中的气体饱和后,会上升到水体表面进行释放。这时候鱼就会得水泡病,因为阻碍血液循环而死亡。”

在拉西瓦水库养殖虹鳟鱼的青海凯特威德生态渔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朱说:“今年我们不怕。自今年龙羊峡水库泄洪以来,我们的鱼没有一条死亡。其实方法很简单,解决了网箱沉到底的问题。多年来,我们与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携手,列举了许多在实践中遇到的技术问题,以解决关键问题。通过实验,我们了解了气泡病的成因,问题就变得简单了。说到底,这一切都是科学种田技术的新突破。”

走绿色之路,从高起点打造特色产业

”2008年,青海民泽龙羊峡生态水产养殖有限公司从国外引进鱼卵和网箱开始规模化养殖,鲑鱼和鳟鱼养殖正式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与此同时,我省黄河水库沿岸主要由民营企业家和群众养殖的虹鳟鱼网箱养殖也迅速崛起,并开始以每年数倍的速度增长。”

省渔业环境检查站主任张保泰说,黄河青海段有11座大中型水电站,形成水面75万亩(5万公顷),可供养殖面积57.4万亩(3.83万公顷)。随着科技创新和设备的改进,到2019年,全省黄河水库沿岸已有27个网箱养殖场,网箱养殖面积达32万平方米,三文鱼、鳟鱼产量达1.52万吨,产值增至8.36亿元。

十几年间,我省的鲑鱼、鳟鱼养殖从小方笼到智能大笼,从人工定时投饵到自动投饵控制,从收集残饵粪便到半自动收集等。,而三文鱼鳟鱼养殖由弱变强,从小规模到形成产业,形成了今天全国三文鱼鳟鱼网箱养殖产量的30%以上,良种率达到95%

成就的背后,离不开渔业主管部门对三文鱼鳟鱼产业的清醒思考和打造高端产品的发展理念。从高起点、高门槛入手,生态保护和科技创新贯穿始终,严格监管水生态安全、疾病防控安全、生物管理安全、水产品质量和生产管理安全,更重要的是水产养殖生产者能够理解、执行和遵守政策,才能实现今天的蓬勃发展局面。

“最好的水,生产最高端的产品,必须实行最严格的管理。”许海富介绍,自2008年鱿鱼养殖重启以来,青海水产科技推广中心明确了行业定位,即“树立理念,坚持一条路,追求一个目标,打造一个品牌,推广三项技术。建立四大体系,实行最严格的种田三原则。”

从生产“优质、高档次、品牌水产品”,打造三倍体虹鳟、白鲑共同品牌,以推广现代规模化网箱养殖设备技术、产业化循环水种子生产养殖技术、生物安全管理技术为主,到实施最严格的养殖容量控制、最严格的生物安全管理措施、最严格的水产品质量监管,鲑鱼、鳟鱼行业由养殖转向养殖。

遵循“三严”生产管理原则,2018年,我省建立了冷水养殖业技术改造、研发和水生生物保护平台。在水生生态保护、育苗、营养调控和饵料研发、病害防治、鱼类加工等方面。通过技术引进、成熟和联合研究,水产养殖技术日新月异。

2018年,青海“三文鱼”产业联盟成立。全省冷水鱼养殖业依托“互联网+”,推进“八个统一”,建立“企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联合体。构建了长期稳定的“服务+合作”的产业联盟结构。通过产业整合和品牌建设,

目前,我省的疫病、水产品质量监测和水质监测工作已经覆盖了所有的冷水鱼养殖企业和水域。我省有固定监测网点50个,流行疾病13种,水质指标17项,药物残留7种。所有养殖场都完成了循环水养殖改造,60%的养殖笼都配备了粪便和残饵收集系统,实现了污水和污物的统一集中处理。自动加料机与水质在线监测设备的匹配达到50%以上。

许海富介绍,自2014年冷水性鱼类产地兽药残留监测以来,我省三文鱼和鳟鱼的药物残留监测连续7年“零检测”。霜霉病、烂鳃等细菌性疾病,瓜虫、三代虫等寄生虫病都处于低发生、分散发生的状态。2007年以来,黄河干流青海段水质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水质优良率100%。2019年,该省对黄河沿岸所有27个冷水养鱼场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估和备案。其中,24个获得国家水产养殖示范农场称号,22个通过绿色食品资格认证。

2020年,随着重大科技项目“R&D与高原冷水鱼养殖技术集成示范”容器养殖试验的正式启动,将重点解决冷水鱼养殖的水、种、饵、病、加工五大环节的主要关键技术,进一步构建更加完善的青海现代渔业技术体系。特别是今年7月,我省启动了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新模式,实现了冷水鱼产品“签证出厂”、“带证流通”、“带证上市”。

青海省农业和农村事务厅厅长王玉虎表示,要通过科技创新和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优化渔业养殖布局空,加快养殖方式转变,推进水产养殖尾水和废弃物处理,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打造青海冷水性养鱼产业生态“蓝色粮仓”,让“青紫号”品牌更响亮。

文章转载自水产养殖网,整合自中国水产养殖网。如有侵权,请联系f_fb#foxmail.com,我们会立即处理!

三文鱼鳟鱼产业:扎根青海大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