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养殖技术 > 夏粮生产中的十七连丰

夏粮生产中的十七连丰

收成达到90%,提高了质量和价格稳定性

夏粮生产连续十七年丰收(新数据新亮点)

夏粮生产中的十七连丰

6月,华北平原,热浪翻腾,麦浪翻滚。联合收割机在田里疾驰,黄澄澄的谷物冲进了粮袋。

“你看这小麦,种子多大,今年这收成跑不了!”河北省高碑店市中茂合作社董事长唐阳光明媚,忙着夏收。“亩产穗数50万穗左右,亩产1100斤左右,每亩可增产100元。”祖茂大厅充满了微笑。

又是一个丰收年!根据农业和农村事务部农业形势调度的最新数据,截至6月15日,我国夏粮收获量已达到90%,小麦亩产预计平均增产4公斤,其中冬小麦主产区机产量超过2.7亿亩,机产量稳定在96%以上。根据农业和农村事务部农业形势调度和专家实地调查分析,今年夏粮丰收已成定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于一个14亿人口的大国来说,农业的基础地位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和削弱。手里有饭吃心里不慌是真的。”

“夏粮生产连续17年丰收,再次证明我们完全有能力保证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的供应。只要我们牢牢把握自己的饭碗,稳定粮食安全的基石,我们就能赢得更大的主动权,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农业和农村事务部的相关负责人说。

政策稳定,人民努力,收获来之不易

带着5万亩麦粒回到仓库,刘天华的心终于安定下来。河南省商水县天华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感慨道:“一是突发疫情打乱了春管节奏。后来小麦遇到条锈病,5月份天气干燥。今年的收获真的来之不易!”

和刘天华的经历一样,今年的夏粮生产确实走过了很多坎。当地的干旱、暖冬、“冷春”、病虫害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对田间管理的影响,“这场灾难获得了大丰收,今年的夏粮收成也不一般。”农业和农村事务部种植管理司司长潘说。

夏粮是每年收获的第一种作物。对于全年粮食生产来说,赢得夏粮丰收是一场关键战役。我们面临的风险和挑战越多,就越应该稳定农业。今年赢得夏收意义重大。

——稳定地区,政策是粮食生产的定星。

为了减少疫情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从中央到地方,一系列非常规政策措施不断加强,确保战争疫情的生产是“正确的”。在春耕管理的关键季节,中央及时出台了《当前春耕工作指导意见》,指导各地分类恢复春耕生产秩序,开辟农资供应、农机作业、农民田地等阻断点,确保农时不漏。继续实施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给农民一个“定心丸”,并“支持”他们种粮的积极性。

“现在种植小麦,每亩有125元的农业扶持保护补贴。县内每亩100元有农业社会化服务补贴。今年还接到优质小麦订单项目,每亩能卖100多元。”山东省商河县怀仁镇周家集村的一户农民周荣峰一边做账一边捶胸顿足。“政策这么好,我们都想在各种地方争取更多的粮食。”

政策稳定,我国夏粮种植面积稳定。4亿亩播种面积,为夏粮丰收奠定了坚实基础。

——减少损失,采取精准有力的措施防灾抗灾。

“今年小麦遇到了多年未见的条锈病。幸亏及时防控,不但没有减产,还比往年多打了200公斤。”陕西省大理县林炜镇刘维村村民王光说。

增产得益于硬性措施。针对今年小麦条锈病和疮痂病的再次出现,农业和农村部门尽早制定防控计划,加强监测和预警,及时进行统一预防和应急预防。统一防控率达到48.9%,比上年提高8个百分点,基本实现全防。各级政府共安排小麦病虫害防治16亿多元,共防治小麦条锈病1.97亿亩,是发生面积的3.3倍;结痂防治面积2.74亿亩,比去年同期增加14%,发病面积2927万亩,比去年同期减少30%。

通过切实措施和艰苦努力,我国夏粮单产有所提高,每亩增产4公斤。

风吹苗壮,雨吹麦更香。夏季粮油丰收,稳定了今年粮食生产的启动,稳定了100%基础上的粮食价格,稳定了百姓的“米袋子”。

强大的设备,新的技术,农民使用的“黄金杆”,增加了数量,质量和信心

“今年这种小麦至少能打到1200斤/亩,质量不错。”来自河南省华县西江庄村的村民陈说:“我种的这种优质强筋小麦是企业回收的。每斤涨价一毛钱。今年种了20亩,能适当收2000多元。”

"今年夏季谷物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质量持续提高。"农业和农村事务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从品质上看,今年冬小麦产量的“三因素”呈现出“一增两平”的趋势:亩产穗数明显增加,穗粒数基本持平,千粒重处于较高水平,一级小麦数量明显增加。品种方面,专用小麦比例高。我国优质强筋小麦和弱筋小麦面积占比35.8%,比上年增长2.8个百分点。

夏粮数量和质量的不断提高离不开科技的支持。在今年夏粮生产过程中,专家们提供了“关键对关键、网络对网络、面对面”等多种形式的科技服务,使科学的管理措施能够及时落实到田间。同时,各地大力推广省药、省肥、节水等绿色生产技术,河北省节水小麦品种首次实现全覆盖,比上年提高16.2个百分点。

“种小麦还是要相信技术!”丁新北是山东莱阳的一个粮食种植大户,他管理着2000多亩小麦。因为播种时的干旱,他一度觉得收获无望。“感谢专家们教给我抗旱、节水、防冻、抗寒的技术,一喷三防,亩产超过800斤。”

没有农业机械的帮助,夏粮就不能丰收。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孔祥志说:“如今,随着机械化和信息化的快速推进,农业机械的缺点正在逐渐被弥补。”

6月11日,河北省赵县姚家庄村,广汇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的农田里,麦浪翻滚,收割机来回穿梭。“有了农业机械的智慧,夏收就省心多了!以前需要六七十个人同时工作。现在10个飞行员就够了。”合作社主席姚竖起大拇指。

无人收割机、植保无人机、农业物联网...把高科技“千里眼”和“千里眼”放在夏粮生产上。据了解,今年夏季,全国各种农业机械1640万台,农业机械作业人员320万人,小麦、油菜等农作物在产区收割、秸秆处理、烘干。

农民使用进度快、效率高的“金杆”,为确保夏粮“丰收”提供了有力支撑。

坚实的基础、充足的耐力和对食品安全的信心

“目前,正是三个夏天的旺季。要做好小麦收割的收尾工作,保证颗粒返仓;还必须努力落实夏播面积,加快播种进度,提高播种质量。”农业和农村事务部的有关负责人说,“我们必须努力在全面小康社会的一年里赢得粮食和农业的丰收。”

这份夏粮“高分答题卡”为今年又一次粮食丰收注入了信心。

秋粮是全年的大宗粮食。据农业农村部消息,今年春播任务圆满完成。预计今年春季粮食播种面积9.1亿亩,比去年增加700多万亩,其中早稻增加470万亩。目前春播作物生长良好,早稻多处于孕穗期和抽穗期。东北的玉米、水稻、大豆苗健壮,比去年长势更好,广阔的田野孕育着丰收的希望。

这份夏粮“高分答题卡”也为确保粮食安全增添了信心。

“粮食安全的基础是‘能力安全’。实施“土地储粮”和“科技储粮”战略,既需要高标准的耕地作为基础支撑,又需要充分发挥新的经营主体的作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主任叶兴庆说。

土壤肥力越来越强,粮食安全基础越来越强。

“以前,春天怕干旱,秋天怕。现在运河连通了,水也通畅了,我希望田甜成为一吨粮田。”江西省余干县东河村村民张兴发真的很开心。一个高标准农田工程落户,拓宽了渠道,硬化了渠道,解决了全村农田的排灌问题。

稳定耕地,保持数量不变,提高质量。严格遵守18亿亩耕地红线,全面实施15.46亿亩以上基本农田专项保护制度,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6.5亿亩,到2020年建成8亿亩高标准农田。这些硬杠杆为保证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提供了基础支撑。

新的主体越来越强大,粮食生产潜力更加充足。

“在我自己种植这10亩土地之前,小麦至少需要20天才能犁好、准备好和播种。现在合作社的‘一站式’运营服务需要两天时间,省时省心。”山东省兰陵县金发合作社成员林传宇高兴地说。

谁来种地,怎么种地?到目前为止,中国已有221.5万农民合作社依法注册,辐射带动了中国近一半的农民。从事食品行业的合作社约占合作社总数的18%,越来越多的新商业实体率先确保粮食安全。

农业和农村事务部长韩长福说,今年,中国将确保粮食面积稳定在14亿亩以上,口粮面积稳定在8亿亩以上,粮食产量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确保“粮食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牢牢守住饭碗,使我们这个14亿人口的大国有更强的信心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

文章转载自新华社。来自中国育种网。如有侵权,请联系f_fb#foxmail.com,我们会立即处理!

夏粮生产中的十七连丰